万博太郎

本人喜爱旅游,各地风土人情在此与各位分享
个人资料
正文

巴黎的橋

(2020-12-11 05:37:40) 下一个

都說法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而它的美多半是來源於它的精准。法語裡有許多獨特的詞,翻譯成其他語言無法準確的表達其原意。比如flâner這個詞,無論英文中文都沒有完全對應的詞,比較接近的意思是漫步、閒逛。雨果曾說:errer est humain, flâner est parisien,意思是會遊蕩的是普通人,會flâner的才是巴黎人。只有懂得flâner,才懂得巴黎生活的精髓。的確,巴黎是一座適合毫無目的悠閒漫步的城市,融合了內斂與華麗的建築、數不清的博物館與文藝展覽、漂亮的店鋪、優雅的公園……整座城市蘊藏著無窮盡的寶藏。而無論怎樣隨意的flâner,總能遇見蜿蜒而過的塞納河,那閃閃發亮流水上一座座風格各異的橋樑,串起左岸的古典浪漫和右岸繁華熱鬧。你知道巴黎的塞納河上一共有多少座橋嗎?據統計一共是37座橋,除去2座鐵路專用橋,剩餘的35座都可供行人漫步,它們每一座都帶著不同的細節和故事,用各自的方式呈現著巴黎的美麗景色和人文氣息。

巴黎最古老的橋,叫新橋Pont Neuf。1578 年,國王亨利三世親自為這座橋奠基。從1607年開始,這條優美的拱橋就一直將西岱島與塞納河的兩岸緊緊聯繫在一起。新橋是巴黎的第一座石橋,也是第一個沒有房屋阻擋的橋,它讓人們能以開闊的視野欣賞塞納河上的風光,也逐漸成為娛樂和商業活動的中心。如今這裡依然是巴黎著名的河邊舊書市的核心地帶。法語將“經久耐用”的東西比作“Pont Neuf”,即所謂“歷久彌新”。

新橋西面是藝術橋Pont des Arts。在優美的西岱島和埃菲爾鐵塔炫麗燈光的定格下,藝術橋成為觀看日出的絕佳地點。這座橋於1804年完工,其創新的設計源自於拿破崙的想法。他希望建設一座跨越塞納河的金屬橋,將法蘭西學會和藝術宮(即今天的盧浮宮)連接起來,這也是此橋名字的由來。橋上有設有長凳,還曾種植著許多灌木,被當地人稱作巴黎的“空中花園”。藝術橋也被稱作情人橋,傳說情侶如果在這裡接吻就永遠不會分開,情人們在橋上掛滿了情人鎖,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直到前幾年橋樑不堪重負而被遺憾的清除。

在很多人眼中,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Ⅲ是巴黎最華麗的橋樑。這座橋是為1900年的世界博覽會而興建開放。大橋以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名字命名,是法俄兩國間友誼的象徵。全長107米的大橋只有一個橋拱,為了不影響香榭麗舍大道和榮軍院的視野而將橋身造得特別低矮。橋上所有的裝飾雕塑幾乎都有講究。橋身的一面塑有俄國聖彼德堡的城徽以及象徵涅瓦河睡神的雕塑,另一面則是象徵巴黎與塞納河成長歷史的兩個侏儒;橋的兩端還各有兩根象徵科學與文藝的立柱以及象徵工業與商業的兩匹奔騰的駿馬。橋的每一個入口都聳立著高高的角柱,柱上是鍍銅騎士群雕像;橋的兩側還裝飾有水生動植物與花環圖案。即便是在陽光忽隱忽現的巴黎,這座精心裝飾過的大橋也是終日金光閃閃。

比爾阿克姆橋Pont de Bir-Hakeim位於埃菲爾鐵塔西側,一共兩層,上層是地鐵6號線,下層供行人和車輛通行。不管是乘地鐵還是步行,這座橋都是遠眺鐵塔的絕佳觀賞地。沿著人行道在河的中央處伸出了一個平臺,上面是一尊青銅像,策馬賓士、手執長予,前進的方向正是埃菲爾鐵塔的方向。也許比阿蓋姆橋不是塞納河上最美麗的橋,但是卻能在這裡看到巴黎最美的風景。電影《盜夢空間》的主人公創造夢中建築的那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米拉波橋Pont Mirabeau橋身用青色的鋼鐵鑄成,滿是19世紀舊工業時代特有的羅紋、鉚釘,增添了許多滄桑的味道,兩邊的橋墩各有青銅雕刻的海之女神像。米拉波橋附近的河岸最寧靜,沒有喧囂的市井聲音,就像那首依然刻在橋側的短詩《米拉波橋》一樣。這首阿玻利奈爾感歎時光流逝,被載入世界文學的史冊的詩這樣寫道:米拉波橋下,塞納河水在流淌,我們的戀情隨波蕩漾……歲月滾滾,愛情已休,恰似這塞納河水一去不回頭……

雙倍橋Pont au Double有非常特別的深紅色,在永遠灰色或者青銅色的塞納河橋中,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它17世紀建成的時候專門供當時在旁邊的教會醫院裡的修女使用。因為照料病人的修女們必須在河邊清洗醫院裡的衣物,需要方便地往來於兩岸同時又不能妨礙行人,於是政府規定橋寬的1/3供行人行走。由於禁行的橋寬恰恰是步行道的兩倍,橋名便由此而來。如今橋中央寬闊的“雙倍”空間,成了玩滑板車的少年和手鼓藝術家們的天地。

協和橋Pont de la Concorde由工程師貝豪奈設計,建於1791年,一部分築橋石料來自被拆毀的巴士底獄,目的是使“人民可以繼續藐視舊城堡”。橋上最初裝飾有拿破崙時期的將軍和君主復辟時期文武官員的雕像,後來因為有人擔心橋身會不堪重負而塌陷,這些雕像被搬到了凡爾賽宮。

西蒙·波伏娃行人橋Passerelle Simone-de-Beauvoir是巴黎塞納河上的最新的橋樑,開通於2006年,專供行人和自行車使用。橋的主體結構為鋼架,橋面為木條鋪就。橋呈弧形,但並非一跨過河,而是由高低兩條鋼架,分別連接塞納河兩側各高低兩處堤岸。“立交式”的橋面在視覺上帶來錯落感,更為閑來信步提供了路徑上的新鮮感。橋的名稱是為了紀念著名的女性主義作家西蒙·波伏娃。橋帶我們抵達彼岸,也讓我們走過一段看似很短、卻充滿歷史感的旅程。走過塞納河上的一座座橋樑,能更真切的觸碰到巴黎的過去,體會這座光之城的風雅和浪漫。巴黎這麼多身姿婀娜的橋,哪一座最令你心動呢?一座古城,一條生命之河,腰間纏繞著美玉般的虹,訴說著歷史的美,勾起心中的蕩漾。巴黎中心區的塞納河兩岸是巴黎最美的地方!但凡美麗的城市橋都很多。除巴黎外,布達佩斯、聖彼德堡、倫敦……亦如是!這些橋沒被拆建為立交真是幸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