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太郎

本人喜爱旅游,各地风土人情在此与各位分享
个人资料
正文

漫步耶路撒冷

(2014-05-30 21:34:53) 下一个

耶路撒冷是座山城,位於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中部,面積一百七十六平方公里,人口六十五萬,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共同聖地。在希伯來文耶路撒冷的原意是和平之城。但它的地理位置是非洲,歐洲,亞洲三大洲交匯必經之處,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從來沒有和平。耶路撒冷的房屋全部用石頭依山而建,有石頭城之稱。一次大戰之後由英國托管。當年規定建屋一定要用石頭,保持耶路撒冷千年特色。以色列建國後沿用此例,雖然新建房屋用鋼筋水泥,但外墻仍用石頭裝飾,所以整個耶路撒冷都是一片灰黃色。住在當地的人們,見面或道別,或問好,都會互道:“ShalomShalom!”意思是有和平、你好、再見之意。耶路撒冷舊城至今仍保有中古世紀城廓都市風貌。現有城牆為十六世紀時鄂圖曼土耳其所建。這是猶太教,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精神的重心,以及永恆的聖城,對來自不同背景和信仰的景慕者而言,則被認定為一生至少該去一次的傳奇城市。事實上,世上再無其他地方比得上耶路撒冷,跨越三千多年仍不間斷被歷史記載,或更能引燃宗教狂熱份子為之抖顫。全城由舊城和新城兩部分組成。舊城即東耶路撒冷,多宗教古蹟,是巴勒斯坦人主要的居住地區,包括大小三十三個阿拉伯村莊,居住著十多萬阿拉伯人。新城即西耶路撒冷,是在十九世紀後逐漸建設起來的,主要是猶太人的居住區。組成整個耶路撒冷市的東耶路撒冷和西耶路撒冷不是個行政區劃分概念,而是個政治、地理甚至是民族概念。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後,原本被聯合國指定為國際城市的耶路撒冷因以阿雙方的停火,由北向南切割為東、西兩部分,東區被約旦(當時叫外約旦)佔領,西區被以色列佔領。以色列建國前,大量猶太移民居住在新開發的西耶路撒冷,因此西耶路撒冷又稱猶太區,東耶路撒冷過去一直是阿拉伯人居民佔絕對優勢,被稱為阿拉伯區。一九五0年以色列宣佈其佔領的西耶路撒冷為首都。一九六七年以色列奪取東耶路撒冷,並於一九八0年年中通過法案,宣佈統一的耶路撒冷為以色列永恆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始終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四日,聯合國通過決議,將以色列定都耶路撒冷視為非法。但以色列除了外交部和外國使館,其它政府部門都設在耶路撒冷。

歷史綿延三千年的耶路撒冷,經歷過不知多少民族與宗教更替。這個引發世界最多宗教紛爭的聖城,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亞美尼亞東正教的共同精神發源地。由於飽受宗教傳統、歷史文化、政治以及神學薰陶,讓耶路撒冷的舊城,迄今仍在世上扮演神聖傳奇的角色,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像耶路撒冷那麼令人為之神往與顫抖。

今天的耶路撒冷舊城,共有七道城門可供遊人進出,分別是:糞廠門 (Dung Gate)、錫安門 (Zion Gate)、雅法門 (Jaffa Gate)、新門 (New Gate)、大馬士革門 (Damascus Gate)、希律門 (Herod Gate)、司提反門 (St. Stephen Gate) 。如今所見的城門,是由鄂圖曼的蘇利曼大帝於十六世紀期間所建,而唯一被封鎖的城門是金門。猶太人的傳統指出,當末日彌賽亞降臨時,金門會重開,而彌賽亞會從金門進入聖殿山,進行審判。

到耶路撒冷,一定要到舊城區逛逛。雖然今天的耶路撒冷新市區,擁有各式各樣的休閒景點、博物館、百貨商場,但孕育三大宗教的舊城,其間所蘊涵的人文、信仰文化,是新市區比不上的。看著舊城複雜的街道地圖,往往已不知道該從何逛起。也許先前往錫安山,參觀大衛王的墓,與耶穌最後晚餐所在的教堂、聖母教堂等。由錫安山往舊城,以錫安門為起點,但距離哭牆最近的是糞廠門。若由錫安門進入穿越亞美尼亞區和猶太區,可接觸到不同民族的生活文化。錫安門在昔日為最接近猶太區的門,現在則連接著亞美尼亞區。穿越猶太區和亞美尼亞,即來到哭牆。哭牆廣場左方,有一條直行便道,由此前往,將經過伊斯蘭教區。穿過了此一阿拉伯區,便來到耶穌「受難之路」(Via Dolorosa)的起點。耶穌便是在此開始背負十字架,一部一腳印邁向各各他山丘(Golgotha),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處刑。在各各他山丘參觀了聖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er)後,可由熱鬧的雅法門離開,沿途細味舊城人的生活,感受舊城迷人的風采。

橄欖山

耶路撒冷的橄欖山,坐落舊城城牆的東側,山上除猶太人的墓地和花園外,更遍植橄欖樹,據說當年耶穌時常帶著弟子在這裡講道。在黃昏時來到橄欖山,俯瞰整個耶路撒冷舊城區,像個金黃色的城市。落日的金黃,襯托著城內最搶眼的黃金圓頂建築物,更是黃金閃閃了。它是圍繞耶路撒冷最高的山,站在山上,可遼望整個耶路撒冷的市街。也是耶穌生平常到的地方,在那裏為耶路撒冷的被毀而哀哭,在那裏升天,祂也預言會在那裏再來。基於此,教會在橄欖山上建有主禱文教堂、萬國教堂、耶穌升天教堂。據猶太人的傳統,末世時彌賽亞就會降臨在橄欖山上,這說明為甚麼有不少的猶太墳墓都在橄欖山,因為死者都想第一時間復活及面見彌賽亞。橄欖山位於耶路撒冷東方,平緩的山陵上遍植橄欖木。這裡是耶穌時常帶著弟子佈道的地方。在山丘下是客西馬尼花園(Garden of Gethsemane),也是耶穌被出賣後度過他的最後一夜的地方,在幽靜清謐的小庭園內,遍植名叫記憶的迷迭香。客西馬尼(Gethsemane)的意思是壓橄欖池 (Olive Press)。傳統上是耶穌獨處、祈禱 及被加略人猶大出賣及被該亞法大祭司的手下捉拿的地點。萬國教堂於一九二四年在原本拜占庭及十字軍教堂的遺址上建立,教堂內有一塊傳統上認為耶穌曾跪在其上祈禱的大石。

錫安山

位於耶路撒冷以南的錫安山,是基督徒的聖地,因為這裏有當日耶穌曾走過的足跡。公元三十年逾越節之時,耶穌在耶路撒冷被捕,至四月七日遇難。日後的教徒,就按著耶穌受難前曾到達過的地方,築成一條受難之路,而錫安山雞鳴堂,就正是其中一處耶穌曾作停留的地方。根據《聖經》中《馬可福音》的記載,耶穌被捕前,曾對弟子彼得說:“雞鳴前你將三次不認主。”當時彼得不以為然,還聲言會誓死追隨,但他自己也忘了這番對話。耶穌被捕後,彼得懾於羅馬軍的勢力,果真應驗了耶穌的預言,三次否認與祂有關係;然後雞鳴聲響起,彼得才悔悟自己所犯的罪。後人不忌諱先賢的過失,還為此而建立了一座聖彼得雞鳴堂,可以說是最佳的反面教材。今天錫安山有兩個重要的考察地點:一是大衛塚、二是馬可樓。大衛塚是猶太人視為神聖的地方,緊次於西牆。大衛塚是一九六七年前猶太人朝聖的地方。但大衛塚並不是大衛埋葬的地方,因列王紀下二章十節記載,大衛葬於大衛城。大衛塚的地點只可以追溯至十字軍時期。因十字軍誤以為今天的錫安山就是昔日聖經所說的大衛城。
至於錫安山的馬可樓,是最後晚餐的樓房。馬可樓拉丁文原意為飯堂,是耶穌與門徒享用最後晚餐的地點,於此建立了聖餐崇拜的禮儀。耶穌復活後,在同一個樓房向門徒顯現兩次,也在此樓房中,眾門徒領受了聖靈。如今所見的馬可樓房間,為十字軍所建,但到了十五世紀伊斯蘭教徒將它改為清真寺,並且禁止基督徒和猶太人進入共五百年之久。達芬奇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其實是畫家的想像圖。當年根本沒有桌椅,都是坐在地上吃的。正如中國唐朝以前和印度一樣,席地而坐。只有到了現場,
才能得知當年的真相。

耶穌受難之路

舊城基督教區的受難之路(Via Dolorosa)是傳說耶穌被交付於巡撫彼拉多受審判,而背負著十字架上路,遇見母親、最後被釘死於十字架和塗抹香膏更衣整個受難路途。英文叫作Way Of Sorrow,譯作哀傷之道,悲苦之路,一般稱為苦路。這是耶穌受難前由法庭外背負十字架,頭戴荊棘冠冕走向刑場歷盡苦難的道路,不如說是一條受難之路。因為基督教義的核心,不是哀傷或悲苦,而是受難(Suffering)。受難之路是在十六世紀正式被命名,民眾以悲憫之心,刻意找出耶穌背負十字架所途經的路線,列出有十四個站之多。但正確的路線,爭論仍多,如今所見的,只能說是類似當年的途徑而已。這條受難之路,全長五百公尺,是彎彎曲曲鋪上石頭的窄巷,石階也多。如來的路程,相信除了羅馬總督的雕堡外,便是猶太教的會堂和民居,但後期已增建了不少建築物,包括伊斯蘭教和阿拉伯人的居所。

耶穌在受難之路三度倒下。第一次倒下的地點,位於一個小型禮拜堂,第二次倒下的地點是受難之路與伊斯蘭教市集的交接點,有座亞美尼亞教堂,建立在聖女Veronica與耶穌相遇的地點上,當年這位婦人用絹布拭擦耶穌的臉部,並陪伴耶穌走往刑場,傳說耶穌的顏容留在這塊絹上。有個修道院,牆壁上有一個小型十字架的浮雕,是紀念女信徒與耶穌相遇的標誌。見《路加福音23: 27-28》︰「一大群人跟隨著耶穌,其中有些婦女為他悲傷哀哭。耶穌轉過身來,對她們說︰“耶路撒冷的女子啊﹗別為我哭,要為你們自己和你們的兒女哭﹗”,位於城外的一座圓形山丘,稱為各各他(Golgotha),在希伯來語有骷髏山的意味,是當年的刑場所在,而事實上,山丘的形貌確像骷髏骨,傳說亞當的頭蓋骨在這裡。不過,昔日的刑場,今日已變成一座教堂了。

男女分隔的哭牆

 

耶路撒冷的哭牆,是以色列國魂的象徵,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到來參觀,也吸引無數基督徒到來禱告。自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六七年,哭牆落在約旦手中,猶太人不容許到哭牆禱告。哭牆無人哭達十九年。一九六七年的六日戰爭中,猶太人自約旦手中收復哭牆。猶太人湧到哭牆喜極而泣,所以又稱作歡樂之牆。哭牆,成為名勝古蹟,來以色列的,例必一遊。但這只是一面牆,有甚麼好看呢?除非是教徒,才要摸一摸牆,作個祈禱。所謂哭牆應叫西牆,希伯來文是Hakotel。只因放逐在外的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在此牆祈禱時哭訴流亡的苦難,遂被人叫做哭牆。這道牆的來歷,須回顧歷史。公元前五百多年,巴比倫人攻佔耶路撒冷,所羅門王興建的第一聖殿付諸一炬,數以萬計的猶太人被擄至巴比倫當奴隸。五十年後,波斯帝國消滅巴比倫,猶太人返回故土,用二十年在原址重建聖殿,但其後又為羅馬將軍龐貝所毀。公元前十九年,大希律王在聖殿山興建新的聖殿,是為第二聖殿。但八十多年後因猶太人叛亂,耶路撒冷被羅馬大軍夷為平地,聖殿被毀。如今所見的哭牆,是聖殿廢墟的西牆,深埋地下,其後猶太人藉口支持聖殿山平台的基地以防塌陷,用石塊加高,築成今日的一面大牆。但遊客如仔細觀察,哭牆下面和上面的石塊有大小之分,下面十一層的巨石才是希律王建第二聖殿時所使用的原始建築材料。今日的哭牆,已成為當年聖殿留下的唯一遺跡,象徵了聖殿的化身,因此成為了猶太教徒最神聖的祈禱聖地。對我們這些非教徒來說,看到那些頭戴圓邊黑色帽,身穿黑大衣、黑長褲和黑皮靴,手捧希伯來文《聖經》的猶太教信徒,口中唸唸有詞,如泣如訴,身體左搖右擺,難免覺得他們撞邪。最令人感興趣的,反而是哭牆廣場是男女分隔,北部是男性教徒的祈禱處,南部則是女性教徒的範圍。有這個必要嗎?我問猶太導遊。“絕對有此必要﹗”他答道︰“若男女一同祈禱,那麼男教徒見到美女,例必偷偷望,再難專心祈禱了﹗”我不知他所說的是否當真,如果他沒有騙我,那麼猶太教倒是對性心理甚有研究,能夠體諒到男性的本能,對神對人,也能兩面照顧!如同要阿拉伯女人蒙面紗的道理一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