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马来西亚(2)-三宝庙,中国山
(2014-11-15 )
从荷兰广场到三宝庙大概就十几分钟车程。一路上感觉东南亚,中国建筑风格多了起来。
这个马来风格的建筑是在车上抓拍的,门前有马来国旗,我以为是什么政府机构,这次重温整理时,我特意上网搜索,才知道它是一座旅馆,旁边的一个白色的柱子是马六甲的地标建筑-驯鹰旋转塔(google) / Menara Taming Sari(马来语)/Menara Taming Sari(英语)原为马六甲唯一的公共网球场MBMB网球场。
驯鹰旋转塔高80米,360旋转,旋转一周需8分钟,一次可乘坐66人,马六甲历史名城全貌,马六甲海峡一览无余;2008年对开放游客,是马来西亚唯一的旋转高塔。
马六甲地标建筑驯鹰旋转塔 右图为网图,谢谢原创
马来西亚天后宫,是马来著名的妈祖庙,由吉隆坡华人集资建造,故称吉隆坡天后宫(Thean Hou Temple)位于吉隆坡乐圣岭。马来天后宫集佛教、道教和儒家元素于一体,不仅是宗教圣地,也是文化旅游胜地,是马来华人秉承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区生活的活动中心。
三宝庙前的古树下的水果摊

马六甲三宝庙又称三宝寺;马六甲华人为纪念明朝航海家,外交家“三宝太监郑和而建造
寺庙的屋顶飞檐上的雕刻精致,色彩鲜艳,黛瓦,红柱配白墙,完全是中国风格。
寺庙的中厅供奉的是郑和牌位,内有一颂扬郑和的对联:“五百年前留圣迹,四方界内显英灵“上悬的匾额写的是“福佑一方”,大马人视郑和为他们的保护神
右面供奉的是天后圣母-妈祖
左面供奉的是土地神-福德正神
院子里有一尊身着官服的郑和塑像
院子里还有郑和和他的将士打下的水井,据说当年马六甲地区缺淡水,郑和的将士中能工巧匠很多,就在那里深挖开井,救助了当地的百姓,也深受百姓敬仰爱戴
Perigi Raja-国王井
苏丹王从中国带来了一位公主汉宝丽。这口井专门给公主用,被称为“公主井”,“宝丽井”。
公主井
三宝寺庙外,中国山巒下有一《抗日义士纪念牌》碑上有蒋介石题词的《忠贞足式》四个大字。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支援祖国与马来亚抗日斗争而殉难的华侨烈士而建造的纪念碑。1947年建造,1948年4月5日清明节隆重揭幕。
三宝寺庙外,中国山巒下有一蒋介石题词的纪念碑,这也是在车上抓拍的

抓怕的中国式街亭

马来西亚的瀑布也是胜景之一,许多游客主题游马来瀑布,有20处绝美佳景。我们不经意间路经一处,赶紧举相机抓怕,但它姓甚名谁一概不知。在智慧热情的AI老师帮助下,我知道它叫潘丹河瀑布(Sungai Pandan Waterfall)瀑布上呈现的MPHTJ是马来政府环保管理部门的缩写。我们的车子经过,耳畔传来潺潺水声,转头就见一幅动感的山水画声色并茂地在眼前展开,又带着遗憾在眼前瞬间消失。
抓拍的山涧瀑布景观

马六甲三宝山何止三宝啊?!它厚重的历史,深远的文化底蕴,承载着马来华人对祖国先人的思念,身处异国他乡的多彩文化生活,大自然馈赠的壮美风景,。。。我们虽只惊鸿一瞥,也让我难以忘怀,马六甲三宝山魅力无穷。
(待续)
==============================
来补Canhe姐的马来行!历史上,国人有不少下南洋的,他们对故土的眷恋在他们的墓地方位可见一斑,真是死了也望故乡!马来西亚华侨中文说得好,文化也保留下来。
====================
一路不放过任何景点,抓拍了不少好照片,分享了你的马来游。
天后宫, 三宝寺,公主井,中国山,抗日义士纪念牌,看到了马来西亚与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
========================
谢谢荷花的分享。小时候看小说有一些书是下南洋,我老搞不清楚哪里是南洋。马来西亚应该是吧?这么多中国元素,感觉好亲切。
=========================
坐椅墓还是第一次听说呢。都朝着故土的方向,听起来有那么一点点让人心酸。谢谢荷姐分享好多历史故事!
==========================
回复 'mayflower98' 的评论 : +1
““马六甲三宝山何止三宝啊。” 跟着荷姐的文字和图片在马六甲三宝山寻宝:)早期华人飘洋过海地到马六甲讨生活,生前死后也是念念不忘故国。”,跟着荷姐学历史!那张抓拍的山涧瀑布景观非常棒。图文并茂的佳作,荷花辛苦了!
““马六甲三宝山何止三宝啊。” 跟着荷姐的文字和图片在马六甲三宝山寻宝:)早期华人飘洋过海地到马六甲讨生活,生前死后也是念念不忘故国。”,跟着荷姐学历史!那张抓拍的山涧瀑布景观非常棒。图文并茂的佳作,荷花辛苦了!
========================
马六甲三宝山何止三宝啊。” 跟着荷姐的文字和图片在马六甲三宝山寻宝:)
早期华人飘洋过海地到马六甲讨生活,生前死后也是念念不忘故国。
=======================
“马六甲三宝山何止三宝啊?”,还真是,N多宝,历史人文景观样样有。“院子里还有郑和和他的将士打下的水井,据说当年马六甲地区缺淡水,郑和的将士中能工巧匠很多,就在那里深挖开井,救助了当地的百姓,也深受百姓敬仰爱戴。” 郑和下西洋给马六甲居民带来了福祉,怪不得当地人视他为保护神呢。祝荷姐姐和姐夫周末愉快!
早期华人飘洋过海地到马六甲讨生活,生前死后也是念念不忘故国。
==========================
终于坐上荷姐姐家的大沙发,给可可和朋友们占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