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女儿妮妮 (5)妮妮的旋律

(2014-04-27 18:36:36) 下一个


妮妮四
开始学弹钢琴。生妮妮之前,妮妮爹对留美父母着孩子学琴学学那很看不上,在妮妮爹得自己当初很无知。做父母的,不想自己的孩子得到一切?

孩子成长过程中,大脑发育至关重要,尤其在十二三岁以前。聪明悟性是爹妈给的,在骨子里。可这聪明悟性能发挥多少却要看你大脑发育程度。大脑发育过程首先是脑细胞要长熟,长熟了才有认知记忆的基础。这个不难,能吃能睡就行。更重要的是,脑细胞之间的联络要建立起来,既神经网络。 网络越全越密,认知记忆越有效。网络的建立靠的是神经之间打结,既神经突触。这打结的过程受环境影响很大。众多环境因素中有两个最重要:声音,图像。声音通过听觉刺激大脑,图像通过视觉刺激大脑。这些刺激激活脑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成新的突触,建立新的网络, 形成新的认知记忆功能。网络丰富了,认知记忆丰富了,孩子就能思维了。发育得好,思维敏捷,这样骨子里的聪明悟性才有可能转化成智慧。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充满智慧? 

所以妮妮爹认准了,要鼓励妮妮学钢琴,学绘画。要有声有色。

学钢琴而不是小提琴,原因在于键盘乐的音准是可以控制的。精确的音准对孩子耳音发育是关键性的。小提琴音准很难控制,尤其对少儿。所以危险。不好的钢琴也一样。八十年代人民日报登了一篇介绍李德伦的小文。李德伦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有良心的艺术家。他在北京儿童商店看到玩具钢琴,拿出来弹两下,说,这是杀人凶器。因为音太不准了,会毁了孩子的耳音。

所以妮妮爹执意让妮妮学钢琴。(并尽量避免听唱走调儿的歌儿。)第一次上课,来自台湾的老师很细心,说,妮妮手指好软哦。妮妮妈以为这是夸赞妮妮。妮妮爹一听就明白了,妮妮的手指不适合弹钢琴。 妮妮手指软得像面条儿,还double-joint, 十指一打弯儿,活脱脱十根小三节棍,常吓得妮妮妈扭头不敢看。这样的手指头弹琴是弹不快的。妮妮爹坚定地说,没关系,妮妮慢慢弹,只为脑发育。

妮妮每周上一次钢琴课,一上就是十年,从未间断,也从未喜欢过一天。参加了无数比赛和师生音乐会,各色奖杯排满一书架。随然受罪,但收获挺大。妮妮逐渐领会了如何用音乐表达自己。妮妮弹一些缓慢忧伤的小品,会有一丝悠远朦胧的味道,妮妮爹总感觉其中有一种期待,有时也听湿眼睛。

懂得如何用音乐表达内心,才能悟出别人的音乐。那是人性的核心部分。

妮妮换过一次钢琴老师,玛丽安,刚搬到芝加哥北郊的时候。玛丽安七十开外,活勃开朗,钢琴之外喜欢绘画歌唱珠宝古玩,像个吉普赛人。有一次课后玛丽安说妮妮唱个歌儿吧,妮妮就唱,一首接一首,百老汇,妮妮喜欢的。玛丽安大喜,也是玛丽安喜欢的。从此妮妮钢琴课后上歌唱课。就是唱歌。这回妮妮高兴了。像每一个小姑娘,妮妮爱唱歌。太爱唱了。妮妮唱歌劲头十足,挤眉弄眼,声情并茂,像回事。妮妮爹的娘歌唱得好,年轻时是新四军文工团的角儿,淮海解放区的明星。妮妮娘释然,终于传点儿天赋给妮妮了。三四岁的时候妮妮常听妮妮爹唱加州旅店,也就常常自己唱,一样皱着眉头,闭着眼睛,欢迎光临加州旅店,一副迷恋失落的架势,唱得梅西的售货员大吃一惊之后大笑不止。

妮妮爹妈太爱听妮妮唱歌了。猫,歌剧幽灵,西城故事,音乐剧妮妮没有不唱的。尤其安竺韦伯,唱得优美,细腻,感情真挚,令妮妮爹妈无数次动容。中西部青年合唱团的艺术总监总会在妮妮选拔唱完之后第一个站起来鼓掌。这样唱歌的孩子不多。妮妮用心唱。

妮妮小学四年级开始学大提琴,直至高三。妮妮有一张相片,摆在书房,侧面特写。相片里妮妮凝视手指落在琴弦处,好像那一瞬间有千言万语,从琴弦上飘出。大提琴是女人。没有女人的阴柔就不会有大提琴真正的优美。马友友的琴声精致而充满激情,再有一丝阴柔就完美了。因为大提琴不仅仅是音域,音色,还有人琴交融的音质,还有女人呼吸弥漫在琴箱里的音韵,还有女人拥琴而运的音律。每次音乐会,台上妮妮长发落肩,长臂行弓,长指揉弦,优美动人。

当然,妮妮最喜欢的,是妮妮那代人的音乐。每次送妮妮和小朋友们参加活动,一车孩子随着广播唱,手舞足蹈,喜气洋洋,一首接一首,好像一台广播都是他们的曲目收藏 。平时开车听音乐,没有妮妮不跟着唱的。妮妮参加同学的成人礼,舞会上DJ总会让大家猜播放的曲目,妮妮总是最后的赢家。妮妮爱音乐,爱到过耳不忘。妮妮对音乐的爱,是天然的,美丽的,汇成妮妮的旋律。

妮妮的旋律,是妮妮爹妈生活的旋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