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Vatican)意为“先知之地”,全称是梵蒂冈城市国家(Vatican City State),为天主教会最高权力机构圣座(Holy See)的所在地,也是教宗驻地。作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它领导着10亿多天主教信徒(其中神修人员160万)。梵蒂冈前身为教皇国,自1929年起为主权国家,接受圣座的直接统治,实施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梵蒂冈在政治,文化和宗教等领域拥有着世界性的影响力。公元1世纪30年代,当耶稣在罗马帝国遥远的边陲领地巴勒斯坦被钉死在十字架以后不久,基督教就开始在罗马流传;尽管罗马帝国多次血腥镇压,但基督徒越来越多;当使徒彼得公元42年到达罗马传教时,当地已有基督教社团。公元313年,君士坦丁(Constantine,c.274-337)皇帝颁布了基督教合法化的《米兰赐令》不久,圣彼得的墓龛在罗马建立;公元380年,西奥多斯(Theodosius)皇帝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从此确立了罗马在基督教的中心地位。然而在公元2世纪时,主教 (bishop)和教皇(Pope)还是可以互换的同义词,只是因为罗马主教驻在帝国首都,政治经济势力比外地主教可能略大一些而已。从5世纪开始,由于英诺森一世(Innocent I, 401-417)以后历任罗马主教的努力,极力宣传“圣彼得优越论”,他们的权势逐渐凌驾于外地主教之上,使“教皇”变成高于外地主教独一无二的神圣头衔。由于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基督教世界在公元5世纪逐渐形成两大教区,即以罗马为中心的拉丁语西部教区,和以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希腊语东部教区。两区存在许多矛盾和分歧,常常各行其是;公元445年,当教皇利奥一世(Leo I, 440-461)强调罗马的唯一最高领导权之时,东部教区451年召开查尔西顿大公会议,声称君士坦丁堡大教长与罗马同享最高教权,公开分庭抗礼。1054年,教皇利奥九世(Leo IX, 1049-54)派枢机主教洪贝尔到君士坦丁堡谈判,声称君士坦丁堡大教长色路拉里乌如再分庭抗礼,就把他开除教籍;大教长色路拉里乌立即下令开除了罗马教皇的教籍。它标志着东西方教会彻底分裂,从此以后,西部自称“公教/天主教”(Catholic),东部则自称“正教/东正教”(Orthodox)。5世纪末,罗马教皇宣布教会权利独立于、甚至高于帝王权力;751年,法兰克墨洛温(Mérovée)王朝的宫相矮子丕平(Pepin the Short, 714-768)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篡位,建立了后来称之为加洛林(也译查理)王朝;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为了感谢教皇,将夺自拜占廷的意大利中部4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献给教皇,这就是教皇国(Papal State)的开始。799年圣诞夜,法兰克查理大帝(Charlemagne,742-814)在圣彼得大教堂加冕,基督教在欧洲的声威为此大振。10-11世纪教皇权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1059年的拉特兰大公会议宣布,世俗领主不得干预教皇选举。教皇英诺森三世(Innocent III, 1198-1216)在位时,罗马教廷势力鼎盛,成为欧洲中西部地区所有教俗事务的最高裁判机构。1303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Boniface, 1294-1303)在于法国国王的权力斗争中失败,屈辱而死;1309-1377年教廷被迫迁移至法国边境的阿维尼翁(Avignon),受制于法王。1378-1417年教会大分裂40年,法国、意大利各选教皇互相轻蔑。1517年10月开始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使教皇地位进一步消弱。8-19世纪期间虽然教皇国只是意大利境内许多诸侯国之一,领土时有伸缩,但教廷始终对整个欧洲保持不同程度的宗教领导权。直到1870年意大利王国军队占领罗马,教皇成了“梵蒂冈囚虏”,教皇国才灭亡;但意大利政府并没有触动梵蒂冈及其教产,教廷与意大利政府在罗马对峙59年。1929年2月11日,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 1883-1945)执政的意大利政府与教皇比奥十一世(Pius XI, 1922-1939)签订了《拉特兰公约》27条。教廷承认了意大利政府;意大利政府承认了梵蒂冈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承认教廷对罗马市内的拉特兰宫等13座建筑和郊外的Castel Gandolfo教皇别墅及其附属人员享有治外法权和免税权;意大利为1870年占领原教皇国领土给教廷一笔赔偿金。
广场的中心耸立着一个高大的埃及方尖碑,碑高25.5米(加上柱础和碑上的十字架,共计高度41米),重327吨。这块方尖碑本来是公元前一世纪埃及人在赫里奥城(Eliopoli)竖立的,因为罗马人自古景仰古埃及的文化艺术,公元37年,罗马皇帝加利古拉(Caius Caligula, 37-41 AD)下令搬迁到罗马,装饰他皇宫旁的广场,这广场就是日后尼禄皇帝 (Nero, 54-68 AD)的赛马场(Circus Maximus))。据说,公元64年首任主教圣彼得就是在这个赛马场上殉道的。这就是为什么天主教会的大堂要盖在这里的原因。公元1586年方尖碑从赛马场旧址迁移到了广场中央。罗马原有许多方尖碑,碑上大都有图案或文字,而圣彼得广场的是唯一的无字碑。
喷泉和中央石盘 中央方尖碑与广场两边的回廊之间,各有一个银花飞浅的美丽喷泉。泉合高14米,十多只水柱同时喷涌。状如母乳的喷泉台盘,象征着教会犹如慈母,生命之泉滋养万民。
圣座宫廷(Apostolic Palace) 在右边回廊的后面。从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的公元4世纪到14世纪教皇被迫迁居法国阿维尼翁(Avignonese period,1309–77),历任教皇都住在罗马拉特兰“主教”教堂 (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现在的教皇宫是16世纪西斯托五世修建的,所以也叫西斯托五世教皇宫 (Palazzo di Sisto V)。
从广场看是一座三层楼房,其中上面两层属于教皇居住和办公用房,每层楼有十个窗户。面向教皇宫从右往左数,最上层第一、二个窗户是教皇办公室;然后依次是教皇的寝室、私人图书馆、餐厅和小经堂等。每逢星期日或宗教大节日,中午12时整,教皇必然出现在最上层的办公室(从右数第二个)窗口,祝福广场上前来朝圣的信徒和普通观光群众。
圣座宫廷后面是西斯廷小教堂(Sistine Chapel)选举教皇和教廷的某些特别重要会议在这里举行。该小堂有一扁方形烟囱,是选举教皇的过程中每天向外界传递选举消息的唯一工具:烟囱冒黑烟表示当天的选举尚无结果,冒白烟表示大选最终告成。
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台阶前面,左面有圣彼得(Saint Peter,?-c.67 AD)宗徒的雕像
右面有圣保罗(Saint Paul,?-c.68 AD)宗徒的雕像
大堂正面的廊檐上立有13座雕像,像高5.5米。中间持有十字架者是耶稣,另外12座是圣洗者约翰和耶稣的11个门徒(彼得除外)。正面两末端上方各有一大铜壁钟,左面的是罗马时间,右面的是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从左到右分别是: 1.洗者约翰(John the Baptist), 2. 安德烈(Andrew), 3. 雅各(James)
4. 西庇太的儿子约翰(John, son of Zebedee,福音作者若望) ,5.腓力(Philip),6. 多马(Thomas),7. 巴多罗买(Bartholomew), 8.马太(Matthew),9. 亚勒腓的儿子雅各(James, son of Alpha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