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揭秘红色延安十大美女结局:她们最终嫁给了谁?(1)

(2014-02-24 06:21:16) 下一个


上世纪40年代,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很多知识青年千里迢迢、不畏艰险地来到这里,试图寻找救国和人生理想,其中青年女性占到近乎一半。其中一些引人注目的美女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这些美女中尤以“延安十美”最为闻名。作为当时延安的焦点人物,她们最终嫁给了谁,又有怎样的人生遭遇?

鲁艺校花
苏菲

苏菲,被称鲁艺校花。她原名周素珍,浙江定海人。15岁那年,她与江青、赵丹在上海同台演出《大雷雨》,江青扮演女主角卡塞琳娜,赵丹饰演卡塞琳娜的丈夫奇虹,苏菲扮演的是卡塞琳娜的侍女。那一年,苏菲还出演了电影《海葬》。
1939年10月,19岁的苏菲来到延安鲁艺。延安城里到处传说着,江青的妹妹来了,一时间苏菲也成了引人注意的人物,很多人纷纷打听,哪一个是江青的妹妹啊?
1940年大年除夕在鲁艺大礼堂的舞会上,大鼻子医生马海德勇敢地邀请她跳舞。她拒绝说不会,他坚持要教她。这样就牵上了她的纤纤玉手,并且整个晚会上就没有放下过。
当天夜里,苏菲同窑洞里一位大姐临产了,其他人都让她出面请马大夫来。他说自己不是妇科医生,但还是跟着苏菲就跑过来了。到清晨,孩子顺利地降生了。苏菲请马大夫回去休息,但他邀请苏菲出去走走,并向她求了婚,苏菲答应了。
鲁艺不少男生眼睁睁地看着外国大鼻子摘走了自己的校花,作为“报复”,此后好几个周末的傍晚,他们躲藏在鲁艺校门口的坡地里,等马海德来接苏菲的时候,大喝一声:“谁接走苏菲,留下买路钱!”就冲上来,拦住马,翻出他口袋里的香烟和零钱。
文革期间,“延安整风”中曾定性为“特嫌”的马海德以及苏菲也受到冲击,被抄家关押。但两人一直坚守着爱情,相守终身。


北平师范大学学生浦安修

1938年4月,北平师范大学学生浦安修到达延安;北师大附中毕业的叶静宜也到达延安。薛明、周恩来的养女孙维世到达延安(1939年即随周恩来去苏联)。这样,蓝苹、刘志兰、叶静宜、浦安修就成了1938年版“延安四大美女”。
浦安修,1918年生于北京,上海嘉定人。北平师范大学附中毕业。“一二九运动”的骨干分子。高中毕业后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和刘志兰、杨慧洁的高中同学、同窗好友。1936年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妇女救国会,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4月浦安修去延安,嫁给彭德怀时只有20岁,两人年龄差距悬殊。1949年后,浦安修曾任轻工业部劳动工资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在《我的伯父彭德怀》一书中回忆说,“庐山会议”彭德怀遭贬后,浦安修的精神陷于极度的迷惘甚至近乎崩溃,她经常痛哭,她本能地害 怕。她写信埋怨和责备丈夫“鲁莽,是旧军队出来的,不懂得尊重毛主席”,人家林彪却“懂得如何尊重毛主席”,她给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写信,决定离婚。
彭德怀平反后,在追悼会的准备期间,彭梅魁等人坚决反对浦安修以“夫人”的身份参加追悼活动。最终中央以离婚报告未批准为由,还是认定浦安修是彭德怀夫人。1991年5月2日,浦安修因乳腺癌在北京去世。


延安第一美人吴光伟

当年李德在延安时,曾见证了中共领袖毛泽东与夫人贺子珍的一场争吵。这又是怎么回事呢?1937年1月,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以德国《法兰克福日报》记者的身份来到延安。为其充当秘书兼翻译的是位美貌的中国女子,叫吴光伟。
吴光伟又名吴莉莉,她自幼就读教会学校,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考入南京戏剧学校学表演。她思想活跃,会写诗,演过话剧,读书时就参加学潮,后从 西北救国联合会投身延安抗大。曾在延安访问的美国女记者海伦·斯诺这样描述吴光伟的风采:她很有教养,温文尔雅,容易接近,女人味十足,卓有魅力,26岁 芳龄,……吴莉莉看上去身材健美,脸色红润,皮肤白皙而细腻。她非常美丽。她留着三十年代所盛行的齐肩短发,而且卷曲美观。
毛泽东与史沫特莱和吴光伟的亲密往来,终于引发了夫人贺子珍的强烈反应。一次,毛与史、吴二人在窑洞里亲热交谈时,贺子珍忽然闯进来,并与吴光伟发生了肢体冲突。这件事当年被称作“吴光伟”事件。最终,吴光伟、贺子珍均先后离开延安。后随丈夫去了台湾,结局不详。







揭秘红色延安十大美女结局:她们最终嫁给了谁?(1)


揭秘红色延安十大美女结局:她们最终嫁给了谁?(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