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又称对子,“对”字当头,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对联是由格律诗的对偶句和骈赋的俪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现在的对联,兴于宋,盛于明清,滥于当朝。许多人不懂起码规则,以为字数相同就是对子。最典型的是口号式的对联,文革期间,“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到处都是,其实这是把毛泽东和共产党等同或对立起来,我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不对的,毛泽东不能和共产党等同,更不是对立,只是皇帝的新衣,人们不敢说了而已。因为共产党是一个团体的名称,毛主席是一个人物,是当时这个组织的首领,也是共产党的一员,怎么都不能等同或对立。以同样的两个“万岁”结尾,就不是对联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连天安门城楼上的对联也是一样的水平,根本就不是对联,是一种纯粹的口号。民国期间,有一副对联是这样的: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很明显是说“袁世凯不对(对不起)中华民国”,粉刺意义十分明确。
对联源于律诗,长短不一,从四、五、六、七字,到几十个字都有,可以不断地加长。比如我有一对:
四海五洲不是异域
两岸三地皆为同胞
加长为
四海五洲不是异域炎黄儿女遍地
两岸三地皆为同胞华夏文明满天
再加长成为
四海五洲不是异域炎黄儿女遍地头发黑黑崇拜龙性
两岸三地皆为同胞华夏文明满天眼睛小小敢执牛刀
横批:一个德行
对联做到极致很难,但首句以“仄”字结尾,对句以“平”字收尾,是最基本要求(首句平对句仄少见)。尽量平仄相对、起码是意对,才是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