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名文集

路漫漫其修远兮,有谁能到尽头?人生之短暂兮,走完则无悔!命运之不济兮,无顾则不惧!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中国人心中的“西天”和华夏文明的起源

(2008-08-04 17:51:20) 下一个
关于“西天”这个词语,可以说是不论男女老少人人皆知。比如:“归西了!”,“去西天了!”,“送你上西天!”,“西天取经”。可见,在中国人的心中,西天是个“及乐世界”,是天堂,是人们向往的圣地,是人们死后灵魂的归属之处,以至于佛经也用了这个名词,把佛祖所在地也称为“西天”。可为什么中国人死了后也要向往“西天”?这个西天到地在哪里?真的是古印度吗?  不错,佛经中确实把佛祖所在地称为“西天”,是指古印度,但“西天”这个词语在佛教产生之前就有了,中国人翻译佛经时,只不过是它借用了这个名词,用于表达对佛教的尊敬。其实中国人早已知道,印度不在中国的西边,之所以称之为“西”是因为当时没法穿过青藏高原直达印度,只有向西行经中亚进入印度。那么,古代中国人为什么崇拜西方、向往西方,把西天作为死后灵魂的归属?这是于中国人的来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我们来自西天,那个西天,就是古埃及!  现代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学以及生物科学,特别是人类基因定位和分群的研究证明,人类起源于中非,而现代人的发源地则在北非的泥罗河流域,也就是古埃及所在。大约在六万年前,一支北非的现代人开始向东迁移,沿着海岸线,经过中亚、印度,到达东南亚,直到澳洲。人类的第二次大迁移大约发生在五万年前,有一部分穿越欧亚大陆,到达中国的北部,一部分人向北到达欧洲北部。向东的人类,分几支,不断地向东北迁移,有的达到西北利亚,一直到达北美。东方人来自西方,已是不争的事实了!发源于羌人姜氏部落(以炎帝部落为代表)、三苗部落(以伏羲部落为代表)和东夷(以蚩尤九黎部落为代表)是第一次人类大迁徙在中国的后裔,而夏氏部落(以黄帝为代表)则是人类第二次大迁移生存在河套地区的河套人的后裔。由于当时伸农氏(炎帝)受到蚩尤部落的威胁,就联合了西北强大的草原游牧部落,黄帝部落结合了上古来自非洲而定居在这里几万年后以及后来不断迁移来的先民们的智慧,代表了先进的青铜器文明,与第一次人类迁徙的后人们所创造了的农耕文明,创建了华夏文明。“夏”来自西方,“华”是先“夏”迁徙来到东方的以“炎帝”为代表的耕种民族。“夏”、“华”两族的合并,就形成了所谓的“中华民族”。CHINA就是“夏华”。  为什么当时的草原文明比耕种文明更强大呢?这主要是由于冶炼技术(青铜器)由中亚传入草原和马的驯化。远古时代 大约在一、二万年前,由于气候发生重大变化,北非大部分地区变成不毛之地,人们逐渐聚集到尼罗河流域,依靠河水泛滥的平原和沼泽地,过着渔猎采集生活。约公元前18000年,由于弓箭的使用,埃及进入旧石器时代末期或中石器时代。公元前6000年以后,进入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比较典型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是拜达里文化、涅伽达文化Ⅰ(阿姆拉文化)和涅伽达文化Ⅱ(格尔塞文化)。涅伽达文化Ⅱ(约前3500~前3100)通常被看成是史前文化或前王朝文化的最后阶段,但实际上已进入了文明时代。上述城邦文明文化和欧亚西部草原亦武亦牧部落的技术和思想相结合,大大促进了社会和政治的进一步复杂化。这一结合在军事方面的表现是公元前1700年左右发明了轻便双轮马拉战车,不久这战车就成为席卷欧亚的胜利之车。公元前3000年左右,草原牧民开始驯化马匹。将马匹套在轮式车辆上,是苏美尔后裔美索不达米亚人最先搞起来的,但是他们的四轮马车拐弯要靠拖转,因此,不适于作战。后来,一种双轮马车设计出来了,这种车采用轻便的辐轮,而且配有能将车体部分重量传递给马匹的挽具,从而满足了速度快、转弯灵活的作战要求。双轮马拉战车是这一时期的新型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随后,出现了威力极大的复式弓弩,与此同时,在开阔地上构筑矩形土木筑城这种作法也盛行起来。这样,机动火力和快速追击,往往使得那些头戴铜盔、身着铜甲、队形密集的步兵溃不成军。为防止敌方突然袭击马拉战车军营,在其四周筑起方形土城,从而为城市设防提供了基本模式。   随着新战法的采用,草原地带的牧马人将这种新战法与其好战的气质和强有力的部落统率机构结合起来,从而变得不可一世,他们的扩张改变了欧亚大陆的社会面貌。两河流域的文明无力阻挡先进的战车技术。连绵不断的征掠极大地改变了权力的分布,造成了人们的迁徙和同化。马拉战车战术的一统天下在西欧和北欧的山林地带受创。这是因为箭术和战车只能在开阔地上发挥特长,而能使之发挥特长的开阔地位于东方。因此,到了公元前1300年,新技术、新战法迅速而间接地扩散到黄河流域,并在公元前1500年到1200年间由雅利安人传入印度北部。长期的征讨和具有资本主义特征的战争形式导致剩余产品集中,而这不仅维持了地方暴力、剥削和残忍,而且也哺育了文明艺工和一个有闲阶级。这种基于陆地的黩武主义使早先沿欧亚南部的海上联络慢慢中断了,取而代之的是各文化发达程度不等的民族之间发生不断的侵略性的竞争,从而推动了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极大的推进了一系列同期性文化的发展,以适应增强建设和扩展势力的需要。  那么,人类的迁徙就只能是单向的?迁徙出去的人就没有与自己的“发源地”进行交流?显然不是!从人类的心理上讲,就向现代人类一样,向往美好未来新大陆和眷恋“故土”,永远是等同的。上古具有文明特征的东方人的祖先来自北非的古埃及,西方就是他们心中永远的圣地。而在东方黄河流域兴起的新型的夏华文明-草原文明与耕种文明的结合,亦成为西方人向往的“移民”之地,正是这种人类对故土-西天的眷恋和新的世界-东方的向往,才使得东西方自有了人类以来,就从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化、思想、物质和一切文明的交流。黄帝部落,就是驾驭着这种马拉战车(轩辕),挥舞着手中的铜铸兵器,联合炎帝部落,以摧枯拉朽之势,征服了以木石为兵器的蚩尤和其它黄河流域的各部落,建立了强大的夏华部落和灿烂辉煌的夏华文明。也正是由于战争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人类开始了几千年残酷的部落之间、民族之间的战争和不断的侵略扩张,同时,产生了许多一系列同期性的人类文明。华夏族的崛起,对北,阻止北方草原文化的继续入侵,对南,进行了侵略扩张,逐渐行成了中华特有的文化、人文思想和千年的军事战略思想,长城就是这种人文和军事思想的产物。正是由于这种思想,形成了中国相对封闭、窝里斗的历史。正是:轩辕剑指处,九州巨龙腾。炎黄创世纪,华夏血脉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