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之路

很多年以前,一位晚辈问我我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不假思索的回答了”独立“。经济独立虽然是独立这个大课题的一方面,却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我的博客,就从它开始。
正文

写读后感

(2014-02-23 13:27:32) 下一个
人要生存,就得吃,书是精神的食量,读书就是吃饭。既然食色性也,读书也是本能的需要,本来也没有特别之处。读专业书籍就是吃那些生存必须的生的不加油盐的蔬菜和清蒸的米饭。但能修炼到可以只吃蔬菜和米饭的人实在太少,一般人都需要一点肉,甜食,再加点油盐,佐料什么的,还要煎,炒,炖,炸一番,佐以各种饮料才觉得有味道。
 
读哲学就象是吃肉,肉的却好吃,而且适合任何烹调方法, 当然用注水鸡加味精做出来的鸡汤不在此列。肉有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种类繁多,精彩纷陈,各有各的妙处,各有各的亮点,可以一肉几吃,生吃熟吃,而且最好天天吃,顿顿吃,越吃越爱吃。哲学之妙,在于经得起分析和重复,无论那家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便有不同的趣味。同一个角度,各家看去,各有千秋。即使同一个人,同一个角度,也因为自身的年龄带来味觉变化,而有了新的味道,新的体验。读哲学读的太多,难免会有如同吃肉太多而高血压,高血脂的危险,不知不觉的会无比沉重,喘不过气来。我曾经感叹罗素年轻时几乎天天想自杀结果活了九十多岁,体质很好。后来才发现他老来热衷与和平主义有关社会活动,哲学大多炒冷饭。尼采倒是有很强大的精神,不懈的哲学思考终于压垮了他,五十五就去和上帝讨论生死问题去了。可见哲学这东西,真的连哲学家也不能只吃它,何况凡人呢。
 
文学是书中的甜品,诗更是甜品中的高热巧克力奶油蛋糕。喜怒哀乐,人生百态,花样百出,不论心情好坏,天气如何,男女老幼,都能在文学中找到共鸣。因为这世界有了各种各样的文学大家小家,我等凡人没有了寂寞。文学幻想的美丽,在于它的不逻辑,不科学,不现实。用没有约束的幻想,带我们的心上天入地,穿越时空。 当我们沉醉于文学美丽的瞬间,我们可以用不负责任的想像,去感受我们在凡间所不敢接近的情感和不存在的宇宙。我也知道吃了太多的没有营养的甜品发胖难免而且有患糖尿病的危险,却难以抵抗甜品的诱惑。我看我喜欢的文学大家,每每不是感叹他们的生活的痛苦,就是担心他们会与凡世不和,早早的结束生命。从屈原到Virginia Wolf,甚至传说中李白捞月而去都让邻水而居的我对水有隐隐的伤感。文学如同甜品,是对我们有害无益,而又让我们千思万恋的东西。这世上又有几人修炼到家,完全没有对甜品的需要?
 
我小时候爱读书,多半囫囵吞枣,来不及细细的品味,每当被迫写读后感,更觉得是浪费时间。人到中年,被医生提醒要少吃,多运动。既然读书如吃饭,那不但要戒糖,少肉,就连米饭和蔬菜也要减量的时候,吃一点什么都有了细嚼慢咽,反复咀嚼的欲望,因为不知道再吃这样的好东西是在何年何月。就象有人吃饭前要拍照,饭后要对菜写一篇回忆录,在我看来,写读后感既是一种自我安慰,又是思想的运动,终究是人到中年不可避免的对生活的妥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