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
2022 (62)
2023 (50)
写了一则“由复旦校训引来的遐想”的小文,竟然得到有言兄、LINGYUAN兄的点赞,一时大受鼓舞,不由得想说说另一个关于《诗经》的臆断。
我小的时候所受的教育是:《诗经》开篇的那首《关雎》是关于一对青年男女的民间情歌,而《毛诗序》和《诗经集传》这些封建文人硬是要把它说成是周文王和王妃大姒的故事,说《关雎》是在讲什么后妃之德,真是十分可笑而又十分可恨。
你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还真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味道,分明是在描述劳动人们干活的场景,但是接着往下看,就有问题了。
首先这“琴瑟右之”就已经很小资了,因为不管是采茶,还是采莲,男女之间的感情传达,一般也只是干着嗓子,给你吼几声,不大会带着琴瑟的。而“钟鼓乐之” 就更麻烦了,一般的小资也玩不起了,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拿着“保时捷”来乐之的了。当然你还是可以说,作为劳动人民的这对青年男女,他们很有志气,这琴瑟和钟鼓都是诗人的艺术想象。
我以为爱情本身是不分阶级的,王公贵族和山野村民,可以有同样的爱情感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以《关雎》作为一首诗,确实没有必要把它说成只是属于“王公贵族”,它应该属于所有追求爱情的男男女女。但如果硬是要猜测它的出处,谁写的,或者是写给谁的,那我倒是觉得把它说成是象周文王那样的贵族,要更靠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