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夏

好读书,不求甚解
正文

由复旦校训引来的遐想

(2014-08-21 21:12:55) 下一个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复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其它几个字还好理解,只是近思不太理解,于是去查它的出处,找到了《论语注疏》一看,似乎觉得这两句话,不仅表达的是治学的态度,还包含了治学的方法。竟然和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有异曲同工之处。“笃”在这里是做厚解,而“志”和“识”同,所以上句可以理解成,广泛的大量阅读、学习,增加识别判断的能力,那么你就可以进行大胆的假设了;而在此基础上,再仔细剖析,近距离观察思考,再进行小心求证。上句重在广泛,下句重在精研。当然我的这种解释,和《论语注疏》并不一致,只是受它启发,而作的一种遐想。

和此类似的是论语开篇的那三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于第三句话从来的解释都是“人家不知道我,我也不生气,这样就很君子了”。其实我的理解是,知就是智,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人家不够聪明,我也不生气,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个君子”。

但为什么别人聪明与否,和你生气不生气有什么关系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要把三句话联系起来看,三句话讲的都是治学的态度。第一句是作为学生的态度,要时时研习老师教给你的东西,第二句是作为学友的态度,这个远方来的朋,不是来找你喝酒的,而是来和你切磋学问的,远方的人都愿意来,近旁的人就更不用说了,那么第三句讲的就是为师的态度,再笨的学生,你也能心平气和地把他教好了,什么样的学生你教不好呢?这样很符合孔子“有教无类”的态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