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人老饕梁實秋

(2014-05-23 07:11:31) 下一个
文人老饕梁實秋

前兩天說了一位清皇族遺老吃家唐公,今個兒再說一位文人老饕,就是大名鼎鼎中國第一個翻譯研究沙翁著作的梁公實秋。梁公亦是二十世紀華語世界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師,給本世紀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沈甸甸的著譯的文學大師。梁公散文自然、真率、豁達灑脫;亦莊亦諧、“絢爛之極趨于平淡”;旁征博引、中西逢源頗具特色。不難從他的作品中感受這位大師個性獨異的文心、文氣、文調,領略他的積學之厚、腹笥之富和經澤之熏,而走進一片高雅脫俗的美文世界。

梁公的許多文學作品都流播海內外,被人們贊爲經典。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的代表作,先後印行了三百多版。梁公不但在文學藝術上有著大家的地位,亦是一位美食家,對於各地特色食物,尤其是北京的美食如數家珍。《雅舍小品》中的《雅舍談吃》是梁公一生在飲食文化方面才華的集中展示,如果您也喜歡吃,找來《雅舍談吃》,先飽眼欲,後填口福。

摘梁公《雅舍談吃》之北京特色的 "薄餅" 並目錄如下。

薄餅
古人有"春盤"之說。通俗編.四時寶鑒:"立春日,唐人作春餅生菜,號春盤。"春盤即後來所謂春餅。春天吃餅,好象各地至今仍有此種習俗。我所談的薄餅,專指北平的吃法,且不限于歲首。

薄餅需熱水和面,開水更好,烙出來才能軟。兩張餅而一盒。兩塊面 團上下疊起,中間抹上麻油,然後擀成薄餅,放在熱鍋上烙,火要微, 不需加油。俟餅變色,中間凸起,翻過來再烙片刻即熟。取出撕開,但 留部分相連,放在一邊用布蓋上,再繼續烙十盒二十盒。薄餅是要卷菜 吃的。菜分熟菜炒菜兩部分。 

所謂熟菜就是從便宜坊叫來的蘇盤,有大小兩種,六十年前小者一圓,大者約二圓。漆花的圓盒子,盒子裏有一個大盤子,盤子上一圈扇形的十個八個木頭墩兒,中間一個小圓墩兒。每一扇形木墩兒擺一種切成細絲的熟菜,通常有下列幾種: 
醬肘子
熏肘子(白肉熏得微黃) 大肚兒(豬的胃)
小肚兒(膀胱灌肉末芡粉松子) 香腸 (羼有豆蔻素沙,香) 燒鴨 熏雞 清醬肉
爐肉 (五花三層的烤肉,皮酥脆) 

這些切成絲的肉,每樣下面墊著小方塊的肉,凸起來顯著飽滿的樣子。中間圓墩則是一盤雜和菜。這一個蘇盤很是壯觀。家裏自備炒菜必不可少的是:攤雞蛋,切成長條;炒菠菜;炒韭黃肉絲;炒豆芽菜;炒粉絲。若是韭黃肉絲、粉絲、豆芽菜炒在一起便是"和菜",上面蓋上一張攤雞蛋,便是所謂"和菜戴帽兒"了。此外一盤蔥一盤甜面醬,羊角蔥最好,細嫩。 

吃的方法太簡單了,把餅平放在大盤子上,單張或雙張均可,抹醬少許,蔥數根,從蘇盤中每樣撿取一小箸,再加炒菜,最後放粉絲。卷起來就可以吃了,有人貪,每樣菜都狠狠的撿,結果餅小菜多,卷不起來,即使卷起來也豎立不起來。于是出馊招,卷餅的時候中間放一根筷子,豎起之後再把筷子抽出。那副吃相,下作!

餅吃過後,一碗"罐兒湯"似乎是必需的。"罐兒湯"和酸辣湯近似,但是不酸不辣,撲一個雞蛋在內就成了。加些金針木耳更好。吃一回薄餅,餐桌上布滿盤碗,其實所費無多。我猶嫌其麻煩,乃常削減菜數,僅備一盤熟肉切絲,一盤攤雞蛋,一盤豆芽菜炒絲,一盤粉絲,名之曰"簡易薄",兒輩辄歡呼不已,一個孩子保持一次吃七卷雙張的記錄!

《雅舍談吃》目錄 

西施舌/火腿
醋溜魚/烤羊肉
燒鴨/獅子頭
兩做魚/炝青蛤
生炒鳝魚絲
醬菜/水晶蝦餅
湯包/核桃酪
鐵鍋蛋/瓦塊魚
溜黃菜/酸梅湯與糖葫蘆
鍋燒雞/煎馄饨
核桃腰/豆汁兒
芙蓉雞片/烏魚錢
韭菜簍/蟹
炸丸子/佛跳牆
栗子/海參
滿漢細點
菜包/糟蒸鴨肝
魚翅/茄子
蓮子/白肉
幹貝/鮑魚
咖哩雞/烙餅
筍/黃魚
八寶飯/薄餅
爆雙脆/拌鴨掌
魚九/臘肉
粥/餃子
鍋巴/豆腐
燒羊肉/菠菜
龍須菜/鴿
酪/面條

東雲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上海人生 回复 悄悄话 我也很喜欢梁先生的散文,通讀全集 ,是放在抌邊的書 ,看不厭的,
東雲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辛夷660' 的评论 :
辛夷兄其實多慮了,現在的人們,粘上毛,比猴還精。該吃甚麼,不該吃甚麼,心裡清楚著吶。看梁公的書主要還是欣賞其文筆之美。
謝謝來訪留言。
辛夷660 回复 悄悄话 《雅舍谈吃》确实写得极好,令人喜爱。可惜的是,人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病从口入”这句话在当今时代已被赋予了新的定义,梁公最后的罹患糖尿病,虽说此病可能与遗传有关,然抑或未必与吃没有关系。
東雲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崔澍泉' 的评论 :
謝崔兄來訪。
崔澍泉 回复 悄悄话 文人多饕餮,画出美食家!
東雲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晨曦东微' 的评论 :
的確,梁公的散文幽默諧趣,我也是非常喜歡,讀他的書,養人。
謝謝,長週末愉快。
東雲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京华人' 的评论 :
如果按照時間排的話,嚴复1902,田漢1921,梁實秋1930,朱生豪1936,但前二公均是挑選莎翁的作品一二,而後二公則是系統地翻譯了全集,朱公好像因早逝未能如願,梁公則以一己之力完成全集。可能是因為梁公四九年去了臺灣,大陸因此當時不會出版他的譯本。
謝謝您的留言。
京华人 回复 悄悄话 “中國第一個翻譯研究沙翁著作的梁公實秋”
------------------
我个人认为,中国第一位翻译沙翁作品的人应该是朱生豪先生,大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沙翁全集均采用朱先生的译作,而梁先生是重译。
晨曦东微 回复 悄悄话 幽默和謙遜是梁先生处处彰顯的高尚品格和美德. 而幽默的最高境界是拿自己開涮,既要有謙遜的品格,又要有充分的自信. 梁先生都做到了.
非常喜欢梁先生的散文, 風格曠達,幽默風趣. 读过他的散文集《罵人的藝術》.
看来这个长周末要看一下《雅舍談吃》, 来个 “精神会餐”啦. 不知网上可找到这《雅舍談吃》的散文集.
谢谢東兄介绍.
周末愉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