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和他的《G弦之歌》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有人說,他在音樂史上的出現,就如在燦爛星空中,光芒四射的北極星一般,指引著後世創作上的清晰途徑。時至今日,他的許多作品仍受到世人的喜愛。
老巴同作曲家亨德爾和D.斯卡拉蒂齊名,被普遍認爲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創作使用了豐富的德國的音樂風格和娴熟的複調技巧。他的音樂集成了巴洛克音樂風格的精華。並被尊稱爲西方“現代音樂”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巴赫家族是個音樂世家,一共沿續了七代,而J.S.巴赫是其中第五代,據統計,一七零零年左右,全德國就有三十位姓巴赫的音樂家,可見巴赫家族的音樂天賦。
老巴十歲時成為孤兒,他早期的音樂教育和作曲技巧,除了來自父親和兄長的教導外,很有可能是來自聖邁可的圖書館自習而來。之後四年相繼擔任聖包尼法斯教堂,聖布勒修斯教堂的管風琴師。
一七一七年在威馬先後擔任宮廷風琴師、室內音樂家,樂隊首席。在此時期他創作了許多的管風琴曲如《C小調幻想與賦格》,《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等如今為人所熟悉的曲子。在這一段時間,他接觸韋瓦第等新義大利音樂,學到了他們的形式和優美的曲調。
之後老巴受聘於科騰公爵,擔任宮廷管弦樂團指揮。在此期間寫下大多數的奏鳴曲、協奏曲及四套弦樂組曲,其中第三套包含著名的《G弦之歌》和《布蘭登堡協奏曲》。此外如《半音階幻想曲及賦格》,《十二平均律鋼琴曲第一集》亦在此時期完成。
《G弦之歌》Air On The G String 爲《第三號管弦樂組曲》的第二樂章主題,充滿詩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爲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是巴赫代表作品之一。
原曲創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間。十九世紀德國的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將這段主題改編爲鋼琴伴奏的小提琴獨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須在G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音樂開始速度級緩。逐漸長音漸強,抒發了沈思冥想的心緒,又象在輕聲詠唱。第二段是在第一段的基礎上加以發展成的,沒有象一般二部曲式那樣在速度與性格上與第一段形成鮮明對比,而保持了原來意境,感情起浮較大,不斷向上推,使樂曲在曲調上委婉動聽,最後在靜似祈禱般的氣氛中結束。
另一首老巴經典的古典段子,《布蘭登協奏曲第三號》Brandenburg Concertos No.3,是老巴在威瑪任職之時,為科登宮廷譜寫,獻給布蘭登堡的魯道夫公爵。全曲六首,老巴集合了當時所有可能的樂器編制,並運用了巧妙的樂念,已被諸多學者認為是巴赫同類作品中最為出類拔萃的傑作。第一號為F大調,主奏群是法國號與雙簧管;第二號同為F大調,主奏者為小號、長笛、雙簧管與小提琴;第三號為G大調,採合奏形式的協奏曲;第四號同為G大調,主奏是小提琴及直笛;第五號D大調,主奏為長笛、小提琴及大鍵琴,最後一首則是降B大調,採合奏形式。
東雲子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G弦之歌》Air on G str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MkmQlfOJDk
《布蘭登協奏曲第三號》 Brandenburg Concertos No.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dsyNwUoON0
老巴開創了巴洛克時代的音樂風格,中規中矩,沒有大起大伏,十分平和,聽起來很舒服。謝謝你喜歡,週末愉快。
都聽啦,謝謝!
週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