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灣印象-人文

(2013-12-13 13:40:22) 下一个
台灣印象-人文

算上這一回,本叟遊歷了台灣三次。雖然每次都是匆匆忙忙,走馬觀花,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對寶島也算是有了大略的了解。這一小輯本叟將略述一下台灣在人文,地理,歷史方面給本叟留下的印象。在美三十余年,結交了不少來自台灣的朋友,踏上寶島之前多少從他們口中知道一些台灣的情況。真正身歷其境地到了台灣,比道聽途說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旅遊中正面或側面接觸到各行各業人士,普通百姓,職官場人物,以至到原駐民同胞。給本叟的總印象是禮貌熱情,敬業樸實。與陌生人講話耐心得體,問個路會認真仔細地給你指明,最後還用特有的語調提醒你"過馬路要用斑馬線哦!"讓本叟聽了心裡蠻舒服的。對啦,讓你猜中了,就是一個花季少女給本叟指路的。街道上車水馬龍,摩托車(那裡稱機車)極多,穿流在大小汽車陣中,倒也是各行其道,多而不忙,忙而不亂。街頭上鮮少見到警察,地鐵公交是十分便利的,尤其是台北。不論哪個城市,商鋪極多,沿街的幾乎沒有不是店鋪的,日用民生,餐飲茶茗,休閒娛樂,應有盡有。夜幕下來,大小夜市則是鱗次櫛比。給本叟印象很深的是,偌大的夜市很難找到垃圾桶,但地上卻是不見一片垃圾,看到大家都是拿著垃圾扔到街盡頭的垃圾桶裡。

比較大陸城市,台灣城市的市政建設顯得比較老舊,即便是台北這樣的大都市。本叟以為,像歐州很多城市一樣,保持一個古老城鎮原始的面貌比拆掉建設現代化的都市更重要。很不幸大陸很多城市已經造成了不可禰補的損失。尤以北京為甚,梁思成當年捶胸頓足也未能保護住北京的內城牆及城樓。本叟很多兒時的記憶也隨著四合院的倒塌而埋葬在那裡了。台北市在舊城以外的地方發展現代化的城建真是做對了。任何古城尤其是文化古城就得保持其歷史的一貫性,破壞了這種統一則失去了原汁原味,變成不倫不類。

台灣各處的博物館,大至故宮博物院,小到某一小鎮文化古蹟的小紀念館丶都做的十分精細,耐看,信息量很大。本叟陸續有參觀過台灣各處十數家大小不一的博物館,受益匪淺。台北的誠品書店也是一個非常值得逛一逛的去處。這次去的南園人文景觀,是報人王惕吾的退休居所,是一座充滿蘇州園林特色的莊園,小橋流水,假山池魚,或登樓晀遠山,或倚溪觀池魚,這老王還真是會享受呀!幸得”The One"將其買下,變成一遊覽地,使得吾輩能一覽其盛。

再說一下台灣的電視節目,因每次都是匆匆而來,忙忙而去,很少有大塊時間觀看電視。台灣的媒體給本叟的印象似乎像某個電視台的名字一樣,"民視",太民了一點,扭換所有頻道大多數節目,新聞都是街頭巷尾,雞毛蒜皮,的確與民相關的事情。加上所有的主持人都以正常語音,語速兩倍高,兩倍快的節奏來播報,讓本叟聽著有喘不過來氣的感覺。比較大陸央視的新聞聯播風格,一個是獅虎,一個是燕雀。很可惜幾次去台都未趕上那邊的"凍蒜"時節,只是在電視上領教了街頭的旗山相海,參選人的聲嘶力竭與選民的歡呼聲彼此呼應的壯觀。

東雲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