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主席:天才还是牛二?

(2013-12-27 17:44:31) 下一个
这里我们讨论一下毛主席的对外政策。对内政策争议太多,就不讨论了。

解释一下题目:天才和牛二都是弱国对强国时的表现,天才是算准了对方的反应,牛二则是赌对方会这样反应,赌对了,自己就显得像天才一样,赌错了,脑袋就被人砍了。对外政策不总是对强国,所有也会有不能用天才和牛二来概括的时候。

第一件事是抗美援朝。这件事金日成是百分之百的牛二,脑袋也差点叫人砍了。等到该毛主席作决定的时候,是经过了准确计算的,算准了美国不会攻击中国本土,不会用原子弹,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能够打赢。在这件事上,毛主席是天才无误。

倒向苏联。这件事完全没有选择,从朝鲜战争开始就定了。(注意不是抗美援朝开始,因此这件事与是否抗美援朝的决定无关。)而且中国在这件事上得到了极大的好处,几年时间从几乎全无工业到有了一个坚实的工业基础。即使倒向美国,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也不会比这更好了。

中苏交恶。这件事就是完全牛二了,甚至连牛二都不如。牛二至少是想要一把宝刀,而和苏联闹翻无论结果如何对中国都没有任何好处。 当时赫鲁晓夫对毛主席已经很迁就了,只要不闹翻一切都好商量。但是毛主席就像小孩过家家一样,就是不跟你玩儿了。毛主席大概是认为按资历该自己当国际共运领袖了,可是这东西是按国家实力排的,和资历一点关系都没有。

对外政策不总是对强国,所有也会有不能用天才和牛二来概括的时候。

中印战争。莫名其妙的战争,其结果可能是中国永远的失去了藏南。有些人愿意找一些“打下来守不住”之类的借口,其实当时印度那个士气,只要有一个连的解放军在那儿,周围几十里印度兵都不敢来。毛主席大概是那时开始做世界领袖的梦了,想着能感化印度人,不光是领土退回来,俘虏放回去,连缴获的武器都修好了送回去。

抗美援越。毛主席做的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以此为最了。那时不管是吃的用的,都不要命的往越南送。后来听打下谅山的人回来说,即使那时谅山百货商场里百分之百的还都是当年免费援助的中国货。而且越南还瞧不起中国,曾经遇见过一个六十年代末当兵的人,他当兵的几年都在越南挖防空洞。那时越南兵都在南方打仗,北方的防空苏联人直接负责,中国人只能干挖防空洞这一类的粗活儿。

支援亚非拉。那时援助有两个大头,越南和阿尔巴尼亚,越南前面说了,阿尔巴尼亚现在没几个人还记得了,当时可是欧洲社会主义明灯,同志加兄弟。援助阿尔巴尼亚的钱达到一百多亿。一百多亿是什么概念?阿尔巴尼亚全国一共一百多万人,每人得一万,当时的月工资也就是三十多块钱,也就是说阿尔巴尼亚全国男女老少每人得到了相当于一辈子工资的援助。当时中国物资在码头上堆成了山,放都没地方放,还要中国去人盖仓库,要不然就放在外面任凭日晒雨淋。而援助越南的钱还要比这多的多。

上面三件事都是毛主席想当世界领袖时干的。七十年代时传达过一个文件,说是凡是对外援助的项目,送到毛主席那里,一律在后面加一个零。不过后来也给不起了,大约七十年代中期对外援助开始减少,而阿尔巴尼亚和越南也马上就翻脸了。

珍宝岛。这件事看起来是十足的牛二:本来中苏边界上什么事都没有,这么一闹勃列日涅夫从欧洲调了一百万装甲部队过来,弄的中国全国挖防空洞。但是这要从之后几年的发展来看:69年珍宝岛事件,71年乒乓外交,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和解。

当时美国让越南搞的焦头烂额,对付苏联已经力不从心,急需新的战略。而中苏虽然吵的不可开交,毕竟只是动嘴,而且中苏友好条约还在那儿。珍宝岛这一仗,打的就是给美国看的。“我们已经彻底闹翻,下一步你瞧着办。”如果是小不是或奥巴马这样的笨蛋,这仗也许就白打了,可是对面坐着的是老奸巨猾的尼克松,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尼克松立刻就开始给中美解冻做准备工作了,包括开放人员交流等一系列措施。

接下来就是乒乓外交了。乒乓外交本来是很小的一件事,只不过是几个不太会打乒乓球的美国小子来中国打乒乓球。但是这给了周恩来一个机会来公开邀请尼克松访问中国。尼克松等的就是这句话,这边话音刚落,那边基辛格已经上路了。整个事件的结果,就像毛主席对尼克松说的:“以后在公开场合我们还要骂你们,你们也还要骂我们,但是私下里我们是好朋友。”

毛主席办的这最后一件大事,是神来之笔,比天才还要天才。

总起来说,毛主席在头脑清醒的时候,绝对是天才,但是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头脑不清醒,或者说不知道在想什么。这一段时间里是连牛二也不如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