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飙马:我的文革记忆(续)

(2013-11-27 09:03:36) 下一个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blogctl.php?act=articleAdd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http://blog.ifeng.com/4199579.html

我的文革记忆(续)
2012-12-20 20:49:20

我的文革记忆(续)
 

一.文革初期在社会乱象

文革,是从革命小将红卫兵“破四旧”开始的。那时,我家在一个地级市里,那里“破四旧”的程度并不惨烈,也没有听说过打死人的事情。

那时,剪头发比较时兴。长头发都剪成短头发,老太太梳的疙瘩咎也不让梳了,都剪成短发,叫做剪革命头。

首饰都不能戴了,叫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我们小孩。没事就经常上街闲逛,看被游斗的黑五类分子。那时候,落到革命小将红卫兵手里的黑五类分子,都倒大霉了。

那时,经常有红卫兵在解放牌大卡车上,押着五花大绑的黑五类分子。黑五类们戴着很高的用纸糊的高帽子,前面挂着牌子,牌子上写着黑五类的罪名和名字,跪在靠汽车前面的桌子上游斗。丧失人性红卫兵手里拿着,用电线拧成的鞭子,时不时的抽打黑五类分子。被抽打的黑五类分子,没有反应,不敢出声。广播车上的高音喇叭里,播着黑五类的罪行。

我们一帮小孩跟在汽车旁边观看。

 

中学以上的学生都不上课了,成立了各种红卫兵战斗队。红卫兵的全称叫“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战斗队是自发的,不是学校组织的。中学生组织的战斗队,是以造反为主,以斗老师、校长为首要任务。这些中学生都是家庭出身好的,家庭出身不好的都眯了起来。

学校开始出现了斗老师、校长的事情了,我在的小学也有斗老师、斗校长的情况。挨斗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有历史问题的。没看见过学生动手打老师的现象。

 

我那时,也经常上街去抢传单。那时候,各中学的红卫兵战斗队,经常撒发传单。由一个人背着一兜子传单,看哪儿人多就往哪撒。大伙一看撒传单了,都使劲抢。传单基本上都是油印的,上面印一些小道消息,毛主席最新指示什么的。

撒传单的人,看到撅着屁股的人们抢传单,有一种自豪感。我那时也有一个梦想,就是也想抢它一兜传单,完了也到大街上去撒。后来,传单我抢的到是不少,但始终也没敢上大街上去撒。

 

各单位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都被打倒了。地富反坏右,牛鬼蛇神也都被揪了出来。文化大革命硕果累累,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让无数的家庭因此而遭殃。

大街上出现了,游斗走资派、牛鬼蛇神的场面。有的在大卡车上,有的步行。凶神恶煞的专政队的造反派们,拿着各种凶器看管着。走资派、牛鬼蛇神们,戴着各种高帽,挂着牌子,手里拿着各种道具,破锣、破鼓、破盆子等等。丑态百出。在一个人多的地方停下来,开始批斗。走资派、牛鬼蛇神们,立正站好,低头弯腰,有的还被迫跪着,自报家门。之后,造反派开始批判。

那时候的批判稿都是以毛主席诗词开头,什么“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之类的诗句。非常有激情。

造反派批判完了,就高呼口号“打倒xxx!打倒xxx!”。非常混乱。我们小孩围着看热闹。

 

这时候全社会已经进入伟大的毛泽东时代。这是一个崇尚暴力革命,崇尚阶级斗争,崇尚造反有理的时代。

毛主席的画像,已经遍布大街小巷,涌进了千家万户。每家每户都挂毛主席画像,有的人家还有“红太阳园地”,相当神圣。

《毛主席语录》,识字的人,也已经人手一册了。各种《语录》牌,随处可见。

毛主席像章也别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胸前。有的人还不止别一个。

学校也不怎么上课了,上课就学《毛主席语录》,学生们一人发了一本32开的《毛主席语录》。再后来,就不上课了。

 

那时候,父母都在单位搞文革,没功夫管你。学校老师在学校搞文革,也没功夫管你。警察也在搞文革,也没功夫管你。孩子们三不管,无政府主义,开始学坏了。

我们院有个哥们偷了一个汽车水箱卖了,得了20多元。

还有个哥们有一把小刀,双开的,其中有一头坏了,这哥们到商店,换了一把新的回来。

原来这哥们发现一个秘密。那时候商店的营业员,都不负责任。他就假装去买和他自己那把一样的小刀,营业员就给他拿了三、两把小刀让他挑,营业员也不看着。这哥们趁机就把坏的小刀换成好的,完了就说不买了。那营业员连看都没看,就把她拿出的小刀又放回原处。这哥们大摇大摆的就回来了。

他回来以后,向我们传授经验,我们院有好几个哥们,都到商店里把旧的东西换成新的。

我当时有一个手电,也想换成新的,去了好几趟也没敢出手。有个哥们说:“你真笨蛋,明天哥们帮你换。”我一想不行,如果这哥们一旦失手了,人家一追,还得追到我这来,还是放弃吧。

打群仗,拿刀伤人的事也有发生。

我那时候,这些事都没敢干。但我和一些小哥们,开始学着抽“八分损”了。

 

后来,革命造反派的队伍,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的队伍,都分裂成了两派。再后来,两派打了起来,叫做“文攻武卫”。社会上经常出现武斗现象,枪声有时很激烈。一听到枪声,我们小孩就开始准备。两派打完了,我们小孩就去看热闹。也有打死人的时候,但只是听说,没看见过。

打了一阵子后,又实行大联合,成立革命委员会。

 

那时候,社会地位最高的是解放军。他们不但社会地位高,他们戴的帽子也有很高的地位。那时候,谁要是戴一个军帽,是让人羡慕的事。以至社会上出现抢军帽的现象,好多年都控制不住。那时候,解放军有“支左”的任务,他们支持那一派,那一派就是左派。

社会地位第二高的是工人。那时候,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在大街上看不见警察。时不时能看到工人纠察队的身影,工人们多半穿着工装,戴着“工人纠察队”的红袖标,神采奕奕。虽说他们是苞米面肚子,但一想起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受苦人,他们仿佛感到自己的责任很重大。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急先锋,革命小将红卫兵的影子在社会上,不见了。估计是他们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正在等着发落。

 

二.在小学又混了三年

闲散了很长时间以后,学校又把我们找回去,让我们继续上学,当时叫做“复课闹革命”。



这是一本1968年的小学《算术》课本。看出问题来了吗?我告诉你,这是小学三年级用的课本。你仔细看,在这书的左下角有“五年八班”的字样。看到了吗?这说明什么?说明这本书的主人,已经上五年级了,可还在学习三年级的课本。这说明这本书的主人,有两年没上学。这本教科书一共32页,需要学一年。悲哀不?

 

这时,学校也有了红小兵组织,班里的干部,出身好的学生都开始入红小兵。我费了很大劲,在毕业前夕才入上。原先的少先队组织,在文革开始的时候就没有了。少先队我也入过,是一年级时候的事。

那时候,学校破坏的非常严重,桌椅门窗都遭到破坏。我亲眼看过一个同学,手拿半块砖头,砸向一排窗户。他家是贫农,他父亲是一个工人。当时,没有这样的红色出身,是不敢这么干的。

重新上学以后,批判会差不多天天开。学校开,年级开,班级也开。那时候,年级已经不叫年级了,叫连,一年级叫一连。班级也不叫班级,叫排,班长改称排长。如果你是三年二班,就叫三连二排。完全是军事称呼。

 

这回上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唱《毛主席语录》歌,学跳“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

早晨一上课,老师进教室,全排起立,立正站好。

由排长喊:“敬祝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

全排同学一起喊:“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接着,排长又喊:“敬祝林副主席”。

全排同学又一起喊:“永远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

喊完以后老师才能上课。

上间操时,不做广播体操了,改跳“忠字舞”。大喇叭里播放《敬爱的毛主席》歌曲,学校全体,操场列队,老师学生,一千多人,一起跳“忠字舞”。那场面,乱七八糟,群魔乱舞。会跳舞的,跳的好又标准。不会跳舞的,就跟着瞎比划,跟不上趟。

放学时,全排同学齐唱《大海航行靠舵手》歌曲。唱完之后,就撒鸭子放学。

那时候,别管多淘、多坏的学生,在做上述功课时,都是非常虔诚的,没有人敢糊弄。因为,这是忠不忠的问题。那时讲忠不忠,看行动。

这种造神运动,高潮于革命委员会成立初期,结束于“九·一三”事件。

 

那时候,说话必须得十分小心,弄不好就被上纲上线。有一次我和同学一起上水房喝水。这时候,天阴了下来。我和同学说“看来要变天。”被看水房的老工友听见了,给我好顿上纲上线,吓得我够呛。那时候,工友也属于工人阶级,在政治上,也是领导阶级,在学校里的地位很高的。

 

那时上课,一天除了学《毛主席语录》外,有点文化课也不多。都是半天课,也没有作业。后来有的同学就不上学了,逃学。逃学也没人管,上学也不点名,来不来也没人知道。

不久,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伟大号召。当年的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有了去处。初中以上的学生都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

这时,社会上又刮起了“读书无用论”的风,这股风刮的强劲,几乎影响到每一个学生,而且是很多年。在校的学生都不愿意上学了,一个是学不到啥,一个是学了也没啥用。最后都得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毛泽东思想红卫兵们都下乡了。中学里倒出了地方,小学高年级的就补了进去。我文革时是三年级,这时候也成了高年级。

就这样,我从三年级混到六年级毕业。四、五、六年级除了能背诵一些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以外,基本上是啥也没学着。什么德、智、体全面发展,统统谈不上。我现在的语文基础知识,还是小学三年级水平。虽然以后有过补习,但是怎么也不行,就是学不会。

 

以下是几本,文革时期的小学课本,请观赏。

 




 


 

三.在中学又混了四年

上中学的时候,中学里已经有了正规的红卫兵组织。这是在学校革命委员会领导下的先进组织。和文革初期的红卫兵组织完全不同。

那时入红卫兵是青年学生政治进步的标志。原先的共青团组织在文革开始时就没有了,红卫兵组织有替代作用。入红卫兵也很难,我是新的共青团组织在学校里成立以后,好学生都忙着入团的时候,才入上红卫兵的。

上中学就有教材了。如图:







       





这些教材,全部是试用教材,版本比较多。

 

在中学里,我又混了四年,学点知识也不多。最好的时期就是“九·一三”林彪出事以后,邓小平回来工作。教育有一股回潮。在这一时期,学校开始抓学习,不太讲政治了。学习好的学生在班级也有了地位,学习兴趣也有了。后来,有一个叫黄帅的小学生写了一篇文章,张铁生交了一份答卷,“四人帮”又搞了一个反回潮。把学校高涨的学习氛围,又给灭了。

我们那个时候,是及其封建的,同学之间搞对象的情况基本没有。男女同学讲话的情况都很少,在一起玩更不用说了,根本就没有。我们班的女同学,我基本上叫不全名字,绝大部分,直到毕业都没说过话。班级里也分好几派,互相不团结,都去老师那打小报告。

学校里有流氓学生,根本不学习,以欺负老实学生为乐,被欺负的男女生学生都有。打仗的事也经常发生。给同学,给老师起外号的事,不在话下。

班级里,军人子女,领导干部子女,最吃香,其次是贫下中农子女。他们包揽了班干部和三好学生。地富子女,家里有政治问题的,受歧视,入红卫兵,入团都很难。

上中学时,劳动是经常的事,每学期都有学工劳动。春耕时还有支农劳动。平时说不上啥时候就来劳动,有的时候上上课,班主任老师来教室宣布劳动。马上停课就得去劳动。劳动时也有受伤的情况,我们连的就有一个同学,劳动时累倒了,后来瘫痪了。我自己也被镰刀割坏过手。被蛇咬的也有。

同学们穿的都很朴素,穿“的确良”衣服的很少。也有穿喇叭裤的,但学校不让穿,叫做“奇装异服”。有一个时期,学校专门有人在校门口把着,看到学生有穿喇叭裤的,一律剪了。那时候学校里,梳转头的也有,没人管。

后来,学校也有了共青团组织。好学生都努力争取入团,我是在校最后一批入团的。我们那时候写入团申请书,里面必须有“扎跟农村干革命”的字样。你要不写,就别想入团。班里有的同学有残疾,是照顾的对象,可以不下乡。但是写申请书也必须有“扎跟农村干革命”的字样,否则也别想入团。

我们中学毕业后,就被称做“知识青年”下乡了。那叫啥知识青年?根本就没有知识。说是读了10年书,其实有7年是在文革中渡过。那也叫读书?简直是开天下大玩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