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48)
2019 (1)
2023 (362)
时间过得真快,这一转眼又到了2023年底了。看着窗外的寒冬肃杀的景象,就更加理解为什么许多重要的节日比如元旦,圣诞节,春节都是在隆冬时节。人类靠着过节,大家聚在一起,抱团取暖,一起对抗严寒。
我喜欢过圣诞节,喜欢圣诞的灯饰,喜欢电台里的圣诞歌曲,那些经久不衰的歌曲和经典的唱法。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同事间和公司里,政策上已经开始回避圣诞节了。最早的时候,大概在2012年,当时本豹在哈斯卡斯坦的苦寒之地上班。那个来自美国南方的洪波经理,他来自深红的圣经带,也自称是虔诚的基督徒。
本豹还是很包容的。在职场不愿提政治和信仰,因为每次这样的对话基本上都不会有共识。大家来自世界各地,各个国家,各种肤色,各种的信仰,各自的文化,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赚钱。不赚钱谁离开家,背井离乡来这苦寒之地呢。既然来赚钱,其他也没有过多的可交流的。
很快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位经理每到穆斯林的各种节日都对团队里的穆斯林员工表示热情的祝贺,而且不少重要点的节日,还特批穆斯林朋友的聚餐。我觉得这样是很好的,尊重各类的信仰嘛。
但到了圣诞节,这位经理就像哑了火,在公开场合连圣诞节都不敢提。只敢说“节日快乐!” 更不要说会发邮件表示祝贺了。
而新年过了没有几天,到了俄国俄历新年,就是东正教的新年,这位经理又开始积极对讲俄语的员工表示祝贺了。
一连两年都是如此,当时本报感觉这一切都太拧巴。尊重宗教文化难道不应该对所有的宗教和文化吗?为什么他连自己宗教过的节日都不敢在公开场合提及。也就是从这件事情以后,让我看穿这类言行不一的人。为了政治正确,毫无原则可言。
今天的社会,每天都在上演荒唐的剧本。比如在所谓平等的幌子下,通过一些仅仅某一个或几个族裔或者特殊的人群受益的法律法案。很多情况下,这样的利益倾斜是以多数人的代价为前提的。
在文革后期,某些高校群众对没有专业知识的工农兵干部管理学校有微词。进入80年代,知识分子纷纷重新掌握高校的领导岗位。那些曾经盼望自己的同类掌权后能够为自己的群体发声的群众发现新上来的知识分子领导甚至更离谱,除了更加为自己的利益外,对知识分子更加严厉。
这样的事情在不断的重复。看似和我们一样背景,一样种族的人,被很多同样背景的人认为大家是一样的人,是更能代表自己群体的。事实是天真的大众在不断被打脸。比如加州的几位华裔议员,在很多时候的立场和投票并不代表华裔的利益。
这样的现象很好解释。这些议员的第一利益就是满足支持自己的核心选民。华人即使在加州人多,但依旧是少数族裔,议员们的当选要依靠人口更多的团体,比如白人,西裔等等。这也解释了他们的投票纪录。无利不起早。更多的时候,他们为了自证没有偏向自己的族裔,会采取一些更加激进的措施。
无独有偶,昨天在X和媒体上看见华裔的波士顿市长吴弭(Michelle Wu)筹办圣诞派对期间,原本只安排少数族裔市议员参加,但助手却误将电邮发送给全体议员,其后再补发信息,解释只有少数族裔才获邀请,引来多方批评。被排除在外的人指责市府这次决定“不幸”,也在不同族裔之间制造分裂。请看下面来自的X截图。
我本人对于这些高智商的政客的辩解一般就采用“呵呵”,一笑了之。鬼才信呢。这不奇怪,这个本豹曾经的经理回避圣诞节的做法是异曲同工。
所以说,人在一起最终是以三观区分泾渭;而不是什么族裔肤色这些外在的元素。
在投票时每个人也要按照内心的感动行事,不要被外表的光鲜亮丽迷惑。一旦选错了人,后面几年也只有偷偷流泪的份了。
豹子土狼 2023-12-15
不过在哈萨卡斯坦那地方,那个经理有没有保命的考虑才这么做的?
20+年前的北美基督教宗教氛围很浓,新移民皆勤学英文/打工生存/读书找跟好的工作/学习融入本地文化。。。一切借由序,没太多杂音。。。
后来尤其是几年前变了。。。美国早已是逆向歧视,很多修养好专业水平高的白人被赶走,取而代之的是印裔,同样的事在多伦多有发生,尤其是大银行。。。强国崛起后华裔的NOISE也不少,赶走加国前总理哈伯/窜腾土豆自由党上台,华裔功不可没啊。。。
不过物极必反,看看阿根廷和意大利。。。期待明年的美国/加拿大大选,MAKE 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