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48)
2019 (1)
2023 (362)
小明上周找本豹,帮他参谋一下应该买什么车。话说,在我小小的朋友圈里,大家都喜欢找我提供参考意见。从办移民,到搬家,到买大件等等。一则因为本豹热心且涉猎面较广,虽然都是很表面的皮毛;二则因为从来不收一分钱。当然,不收钱就也不会对提出的建议负责咯。
记不清上次为朋友看车提供参考意见是哪一年了。我本来以为这是小事一桩。直到我看了几个朋友想买的车型。以下是我的观察。
首先,因为通胀的缘故,新车的价格都涨了不少。而且,车商手里的现货很少。小一点的车商一个月就进几辆车。真的不知道他们的场地租金,员工工资靠什么支付。
其次就是现在买车基本靠抢。过去买车和车商讨价还价基本是必修课。其实也挺烦的。车商的惯用伎俩就是把客人晒在一边,然后告诉客人自己去请示老板,看看客户要求的价格能不能接受。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当年的销售员都是让从远远盯着客人,假如客人失去了耐心,起身要走,销售员就从天而降,好言相劝,拉住客人。这样几个反复,买一辆新车,普普通通也要4个小时。现在到好,客人基本上失去了讨价还价的地位。新车太少了,能不加价买到已经是很幸运了。好处就是省了很多时间,因为基本上没有货。
最大的感慨就是现在货不对版。发动机气缸数量和气缸大小严重缩水,普遍以涡轮增压发动机代替自吸发动机。我不是赛车手,不需要太大的发动机爆发力,一直喜欢可靠平稳的六缸最好是八缸发动机。但看来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里举几个例子:比如在气缸数量上一直走奇怪路线的Volvo,从前的顶配搞什么5个气缸的。好像连六缸都不出。现在倒好,一直到XC90的顶配,都是2.0升的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要不就是混动的,纯电的。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连丰田的SUV旗舰Land Cruiser,从前的大八缸自吸不要太爽。现在被严格成小六缸的涡轮增压。真想说一声:大哥,您干脆改个名字吧,别坏了曾经陆地巡洋舰的名声。不仅SUV如此,售价超过10万美元的旗舰级轿车凌志LS 500, 还有现代的Genesis G90都缩水成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了。
其实,汽车制造厂的日子真心难过。政府减排的标准越来越高,制造厂不得不听命。必须以复杂的机械---涡轮增压技术来提高平均的油耗。而涡轮增压发动机复杂的机械成本无疑被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毕竟消费者很少打开车前盖对比零部件的复杂程度,只看马力过得去就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远高于自吸发动机,而温度越高,发动机寿命就越低。
而且,很多电汽混动的车辆马力的标识把发动机的动力加上电池的动力,其实也是属于耍滑头的。启动时这样算一下也就罢了,在高速行驶时,电池被充电,那里来得马力输出到车的传动系统上?
内燃机的厂商处于一个时代的转折关头,前有政府法规,后有电动车,两侧有新兴市场出口的洪水,也实则不易。做实业好像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还是希望看见氢能源的汽车。不过可能希望不大。因为一切取决于政策和资本。
看来我还是好好珍惜手中的八缸自吸车,因为它们代表着一个时代。
豹子土狼 2023-10-18
燃油车会大量减少,估计在2035年多数私家车会转为电车。但对于重卡和其他车辆(比如军用车辆)应该一直会有燃油车的市场。
美国既有苹果、微软、谷歌这样前瞻性的现代企业,同时也有车行掮客这种上一个时代令人生厌的运作方式。
据说他们在就职初期要参加培训班,熟悉这个流程,基本上是把顾客心理折磨得要崩溃了,一分钟也不想多待,不管什么价格,买走了算了。
--除非,小狼住的是山顶豪宅,一路上长坡。建议山下买一车库,上山特斯拉,下山换混动。
哈哈。
而且,很多电汽混动的车辆马力的标识把发动机的动力加上电池的动力,其实也是属于耍滑头的。启动时这样算一下也就罢了,在高速行驶时,电池被充电,那里来得马力输出到车的传动系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