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明本豹不是研究宗教的,没有资质来谈宗教的区别和比较。本文只是肤浅地分享自己的看法,加上一些公开的网络资讯。还希望读者分享自己的亮光,加入讨论。
巴以双方目前在加沙地带激烈热战。
直接的导火索是10月7日哈马斯的陆海空三方面的进攻,杀死不少以色列士兵和平民,也抓了不少人质。以色列则重拳还击,几天的空袭让加沙地带不少建筑成为废墟。但中东的事情复杂如同蜘蛛网,盘根错节。在目前的局势下,那些听起来很动听的祈求和平的愿望和祷告能有多少成效,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巴以双方都杀红了眼,都不想收手。而巴勒斯坦哈马斯后面的老板伊朗在议会开会时就全体高呼要消灭以色列。
宗教是人类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没有信仰的人群外,就是有信仰的人。世界上的宗教很多,但最重要的几个就是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印度教,佛教,道教,等等。而圣城耶路撒冷又是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这三大宗教的起源地。这三大宗教起初是一致的,后来分开了。可以不夸张的地说,一生能够去访问一次耶路撒冷,大概是这三大宗教罕见的共同点,虽然穆斯林更看重的是去麦家朝圣。
这三大宗教都属于一神教。一神教顾名思义就是只能信本教的神,那就是唯一的神,除此以外都是异教或者异端。从教义上来说,这三大宗教并无相互包容的理论支撑。
与一神教相对的就是多神教。比如印度教,希腊,罗马的宗教,日本的宗教,甚至佛教,对信徒拜外教的神没有特别严格的惩戒。但在一神教的信仰中,拜外邦的神或是外教的神,就是对真神的大不敬。大不敬这个罪应该是一神教里最大的罪了。
在理想的乌托邦里,假如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土地疆域,各种信仰之间没有任何的疆界纠葛,各自疆域里的子民都是只信自家的神,那么天下应该是太平的。也就是井水不犯河水。
然而现实的世界却偏偏是各个宗教的疆界是模糊不清的,而且各族各国各宗教因为移民,迁徙,通婚,造成现实的混居。共存和谐也是近代提出并提倡的新意思。毕竟共存要比十字军东征那样的宗教战争要好。所以,现在的以天主教/基督教为主的欧美,尤其是欧洲,几乎敞开了大门接受其他信仰的移民。人数之多可以从欧洲各国支持巴勒斯坦的游行规模看出。大量的移民潮造成信仰的多元化和天主教/基督教信仰人口比例的下降。
在伊斯兰世界,在过去几百年内,很多国家异教徒的人数急剧下降。其中包括早期基督教盛行的叙利亚,黎巴嫩。
维基百科链接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4%B8%8D%E4%BF%A1%E8%80%85
以下等号间文字引用维基百科。
===
七世纪阿拉伯穆斯林的征服结束了拜占庭和波斯对中东的霸权。 这次征服是在七世纪初罗马-波斯战争的一个特别艰苦的时期结束时进行的,萨珊王朝的沙阿科斯老二世占领了叙利亚、埃及、安纳托利亚和高加索地区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拜占庭人 在希拉克略的领导下,直到620年代才进行了一次决定性的反击。 希腊东正教牧首索弗洛尼乌斯 (Sophronius) 于 637 年与哈里发欧麦尔 (Omar) 进行谈判,以和平方式将耶路撒冷移交给阿拉伯人控制(包括《乌玛利亚盟约》)。 同样,埃及对阿拉伯人进攻的抵抗也微乎其微。 这似乎更多是由于整个地区的战争疲劳,而不是完全由于宗教差异。
征服之后,穆斯林最初仍然是中东和北非被征服领土上的统治少数群体。 到了 12 世纪,非穆斯林人口已成为少数。这一时期导致这些地区逐渐伊斯兰化的因素和过程,以及皈依发生的速度,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历史学家尚未完全理解。 除其他新规则外,穆斯林统治者对非穆斯林征收特殊人头税,即吉兹亚,这对不皈依伊斯兰教的人产生了经济压力,同时皈依伊斯兰教的人可以在穆斯林社会中获得其他社会优势。 在埃及,伊斯兰化可能比其他穆斯林控制的地区要慢,直到法蒂玛时期(10 世纪至 12 世纪),基督徒可能占人口的大多数,尽管对这个问题的学术估计是暂定的,并且因作者而异。
===
以上等号间文字引用维基百科。
我曾经的保加利亚同事给我上过一堂奥斯曼帝国征服保加利亚的历史课。在被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几百年内,非伊斯兰教徒只有两个选择,被砍头或者皈依伊斯兰教。奥斯曼统治者并没有给出共存的选项。这样的强权加上上述的经济手段,让穆斯林人数迅速扩张。
再看看维基百科上的引用: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4%B8%8D%E4%BF%A1%E8%80%85
以下等号内文字引用维基百科。
===
不信者,或异教徒(英语:Infidel,字面意“不信者”)为基督教或伊斯兰教对无宗教或异教人士的称呼。在一神教世界通常为骂人词汇。不过某些伊斯兰教学者认为伊斯兰教中引用“异教徒”一词为中性词,泛指有不同信仰的人,不过一般不信教者都统称为卡菲勒。
基督教
历史上,称脱离正统基督教思想的教会团体为“异端”,而基督教以外的宗教团体或人士则为异教徒。他们还定义否认基督教或基督教圣经的人为异教徒。如果怀疑论者所追求的证据,是用来满足自己相对于基督教的信仰,则可能不被视为异教徒。这个词的定义扩大至包括其他怀疑论者如:
在《新约圣经》中,提倡相信神的好处: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 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 神,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希伯来书11章6节
《约翰福音》则称不相信圣子耶稣,就失去永生的机会:
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约翰福音3章18节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翰福音3章36节
伊斯兰教
在希吉拉(622年)之前的时期,即《古兰经》中“麦加篇章”降示的时期,由于麦加的穆斯林势孤力薄,所以当时降示的经文主张穆斯林对非穆斯林忍让。[7]
穆罕默德与追随者在622年迁到麦地那后,穆斯林的势力逐渐壮大,这时期降示的《古兰经》经文被称为“麦地那篇章”,随著穆斯林的军事力量越来越强大,降示的经文对非穆斯林越不友善:
在真主看来,最劣等的动物确是不信道的人,他们是不信道的。——《古兰经》第8章55节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不要以不同教的人为心腹,他们不遗馀力谋害你们,他们希望你们遭难,他们的口中已吐露怨恨,他们的胸中所隐讳的,尤为恶毒。我确已为你们阐明许多迹象,如果你们是能了解的。——《古兰经》第3章118节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不要以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为盟友。他们各为其同教的盟友。你们中谁以他们为盟友,谁是他们的同教。真主必定不引导不义的民众。——《古兰经》第5章51节
当抵抗不信真主和末日,不遵真主及其使者的戒律,不奉真教的人,即曾受天经的人,你们要与他们战斗,直到他们依照自己的能力,规规矩矩地交纳丁税。——《古兰经》第9章29节
先知啊!你当对不信道者和伪信者战斗并严厉地对待他们,他们的归宿是火狱,那归宿真恶劣!——《古兰经》第9章73节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要讨伐邻近你们的不信道者,使他们感觉到你们的严厉。你们知道,真主是和敬畏者在一起的。——《古兰经》第9章123节
===
以上等号内文字引用维基百科。
从上面的经文可以看出,基督教尤其是伊斯兰教对于异教徒或者不信的人的严厉态度。那些不信教的人也不要以为自己与世无争。看看上面的经文自己琢磨一下吧。
从目前的世界宗教分布来看,伊斯兰世界的扩张遇到的阻力和平衡来自东正教地区(俄国等斯拉夫地区),中国(以人口众多的汉文化人群为主的国家)。南美中美和北美的墨西哥天主教信仰也让该区域成为伊斯兰教扩张的阻力。
北美目前信奉伊斯兰教人口占比不高。但未来很可能成为高增长点,因为宽松的法律和进步派的激进主张都是主因。
在宗教纷争的大浪来袭时,很少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尤其当我们成为某宗教的异教徒或者不信的人之时。
豹子土狼 2023-10-16
英国人本来信奉天主教,服从罗马教廷。
后来英国王亨利八世遇上了会迷人的 Anne Boleyn,顿时陷入情网不能自拔。
他决定休掉来自西班牙的凯瑟琳王后而娶 Anne Boleyn。
可是罗马教廷不批准。
为了娶 Anne Boleyn,亨利八世宣布 Church of England 从罗马教廷独立,亨利八世自封为教会首领,从此不再服从罗马教廷,终于达到休凯瑟琳而娶 Anne Boleyn 的目的。
然后一直传到现在,伊丽莎白二世和查尔斯都是 Church of England 的首领。
十字军东征: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伊朗-伊拉克(两伊战争):伊斯兰教什叶派和逊尼派。
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犹太教和伊斯兰教。
缅甸试图驱逐英国殖民者从孟加拉国贩运来的罗兴亚劳工后代:佛教和伊斯兰教。
人类最早信奉萨满教,萨满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其起源地主要在东北亚和中亚地区。
4.2ka事件,天气变冷,一些地方不适合人类居住,古埃及文明消退,印度河文明和两河文明消失,中国的古人群也如此。
之后,地中海的古希腊文明蓬勃发展,中国商周在黄河中游地区崛起。
三大宗教的始祖亚伯拉罕从两河流域迁移到地中海地区。
古埃及和古希腊都是多神教,古希腊吸收了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的精华,为现代文明打下了基础。
公元五百年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控制了地中海周边地区。
大约1500年后,欧洲文艺复兴,重拾古希腊的科学,引领人类走到今天。
以上说法不太准确,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信仰是同一个上帝,耶和华,God,真主阿拉只是名字不一样e而已。基督教的圣经中的旧约就是直接抄的犹太教,伊斯兰教也承认犹太教的摩西和基督教的耶稣是上帝的使者。总之这三大宗教拜的是同一个上帝,只是祭拜方式有差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