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狼的嗥叫

土狼游走四方,现今在美国乡村自我放逐。喜欢边走边写边拍。 爱美人爱山爱水爱人间情愁最爱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国内的歧视 – 个人经历

(2020-06-07 21:26:53) 下一个

土狼从来反对任何类型的歧视,因为歧视本身是不道德的,软弱的。歧视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我人生中遇到几次,但我拒绝歧视任何人。

今天在海外,我想谈谈国内的歧视。生在南京的我,没有觉得在南京受到过任何歧视。南京是热情的城市,其实性格上更像北方一些。从出生到离开南京去西安,后来回南京借读一年小学,还有每年探亲看我的外公外婆直到他们过世,多次去南京。南京对我来说就是家,走在鹅卵石路上,听着南京话,就很惬意。那里有几个儿时的小朋友,一起去紫金山采桑叶,去湖里光屁股游泳。一个楼里的邻家姐姐对我很好,我很多时候跟着她的哥哥一起混。后来,小姐姐上了外国语学校,那是我很羡慕,在文革时期这么小可以学外语。

第一次来上海是81年冬天的大学寒假,我在上海转车。找了亲戚家借宿一夜。表哥对我挺好,但他家里的其他人看我总是让我感到身上辣辣的。总觉得自己像没有穿裤子一样。虽然我一直戴着浙大的校徽,还恨不得那个校徽再大一些,但是什么校徽也改变不了亲戚看我的眼光。表哥很好,陪我在附近的街上转了两个小时。我的感觉是上海很大,很时尚,但和我距离很远。粗布衣衫的我和上海时尚的男男女女格格不入。第一次来上海,我就听得懂90%上海话,因为母亲是杭州人,自己的语言能力很强。我能听,不能说,在买东西,交流时感觉到81年的上海很排外。我当时看着街上时尚的上海女人,心里想老子有一天要娶个上海女人,睡了她。(附加一句,我今天很开心娶了湘妹子。早忘记自己81年看上海时的想法了)。

那种歧视多半不是公开的,是眼光里的优越感,越是上海社会底层越是强烈。我天真的想,等工作了,有了钱,应该就不会被歧视了。 后来,84年大学毕业,85年从厦门做项目到上海转火车,停留了两天。那时发哥演的“上海滩 ”刚刚风靡,自己走在上海滩上不自觉觉得有了许文强的角色,现实是自己在上海人眼里就是外来的乡武宁(乡下人),应该是我的礼仪和莽撞,言谈太不象本地人吧。 几次被别人公开叫成“北方人”。我发现,那一个月几十元的工资,在上海就是个屁。比起81年,感到的歧视更加公开。

后来,多次去上海,也没有再关注歧视的问题,因为被人家白眼惯了。 什么时候开始没有觉得歧视呢?大概是1992年,我从汕头去位于军工路的上海柴油机厂订货。人家厂商很牛,不甩客户,轮到中午吃饭,餐厅不给客户用,告诉我自己坐公交半个小时去五角场吃午饭,下午继续。 他们觉得他们的食堂是特权,因为是补贴的,断然不能给外人享受。土狼当即打了出租车,去五角场找了一家体面的餐馆,一个人四菜一汤,大吃一顿。下午,厂里的人知道我这个客户有点拽,就态度好了不少,因为他们知道我打车去的,还点了大鱼大肉,还没有吃完。

2005年,出国多年以后回上海,感觉自己受欢迎了,虽然自己还是没有钱。我归功于上海精神文明建设。 :)我约了表哥来皇冠假日酒店吃饭,没有想到他带了一家人来。土狼热情款待,大吃一顿。自己最难的时候,别人帮过忙,不能忘恩。看着表哥一家议论着酒店的装修,试着席梦思的硬度,听着美女大厅弹钢琴的享受,我很开心世界和谐了,不歧视了。

今天的上海真的很好,我完全感受不到歧视了。社会在进步。

和上海比较起来,杭州大学四年没有感到歧视,虽然她和上海距离很近。

就说曾经的江苏吧,苏南人看不起苏北人,江苏人看不起外地人,这些都是无厘头的歧视。其实是自己心底里没有底气和软弱,才会歧视别人。

有人说北京人排外,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感觉。我喜欢北京。

至于我长大的城市西安,就更没有歧视了。 陕西人太实在,在自己的土地上还偶尔被南方人歧视。也是醉了。

土狼 2020-06-08 Virginia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4)
评论
兵团农工 回复 悄悄话 被人歧视的滋味的确不好受,

没有过这种经历的人难以理解。

胡同巷 回复 悄悄话 其实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地。

上海人一般都不提祖上,祖上很少是上海本地的。底下有说什么上海大小姐,其实真正的上海大小姐解放前早就跑到香港,台湾甚至是美国了。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资料,1949年上海统计的人口是500万左右,现在是2400万。很多所谓的上海人,也是父母一代刚刚移过来的。

上海真正有意思的是,你去闯世界的精神,你留下来了,你和你的后代就是上海人。

喜欢上海的,可以去。所谓的什么地域歧视,只是暂时的排他行为,你立足,扎根了,最后你的子女只能叫自己一声:我是上海人。 搞不好,他们还会歧视外地人呢。

就这么回事。别弄虚了。
沉鱼 回复 悄悄话 1998年去上海读大学,待了四年。听不懂上海话,也不会讲。街上问路常常听不懂回答,继续找人问,直到找到一个我能听懂他的上海普通话为止。学校里同学之间没有歧视。上海同学主动带我们熟悉环境,每个上海同学都热情的试图教我上海话,嘉定的上海同学告诉我上山下乡家庭的上海同学上海话是不标准的,上海市区的同学告诉我嘉定同学的上海话是不标准的。最终我慢慢也听懂了上海话,因为学生会全是上海人,就我一个外地的,开会只讲上海话,我就被迫也就这么听着听着懂了。最后其实也能开口讲一点,只是不太好意思,觉得不标准。

同学的父母喜欢评论我一个女孩子不像外地人,我本人还没有什么感觉,我同学往往会纠正自己父母: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外地人有什么不好吗。我们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理工院校,但是谈朋友的时候基本还是上海人找上海人,外地人找外地人。我师兄对我说的:你要不是外地人,我早追你了。

每次返校坐火车是我比较不喜欢的时刻,上海车务段的车子上上海乘务员总会拿着我学生证评头论足,觉得一个外地人进了他们好学校如何如何。那时候我总很火大:我们学校一半上海人,考进去分数不知道比外地低多少,我没觉得委屈,你又何必觉得我占了便宜。现在同学群里整天讨论孩子读书考试,上海同学感叹都是我们这些外地人拉高了上海现在的竞争,我们习惯了苦读,不觉得自己孩子苦读有什么。外地同学感叹当年自己考大学的时候是上海比外地容易,现在到了上海了,自己孩子成了上海比外地难。

我老公是在上海长大的外地人,受到过很多上海老师同学的帮助,但是追上海女生没戏唱。

毕业之后就出国了,直到15年带着两个孩子回去。感觉上海人文变化非常大,首先没人讲上海话了,走在街上全是普通话。其次素质提高很多,以前是都是疯子一样挤地铁,现在都非常有秩序的排队。进出电梯,看到有小孩子,都会有人很礼貌善良的让先。但是同学之间感觉不那么好了,只是吃顿饭,有人胡吹,有人摆脸色,有人准备移民,有人反美。除了极少数以前就是很好的朋友也一直保持联系的还是一样的好,大多数已经是闰土不再是当年的闰土了。


慢悠日子 回复 悄悄话 最后一句话笑喷了。逛城这么久,这句话最点睛南北的区别。
悠悠信步 回复 悄悄话 您那时候在上海感受到的歧视是真实的,但也应该有很多自我心理暗示吧,以至于越想越窝囊。而在其他地方没有感受到,多半是因为没有真正生活在当地人的圈子里。严格地说,您可能没有受到地域歧视,生活/工作圈里的高看浙大人一等。以上假设是因为中国人在传统上就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因此歧视天然地生根在人们的心中。看看我们周围同胞们对白人和黑人的态度吧,呵呵!
江南一素子 回复 悄悄话 上海人被差评,真常!以前还蛮喜欢楼主的文!读了次文,大吃一惊!楼主心里太阴暗了:“娶了睡了她”!报福感好强啊!幸亏没娶到(不是不想娶)。替当时的上海姑娘捏一把汗啊!其实全是自悲惹的祸啊!后来呢,得志又便猖狂了!一副什么什么的嘴脸跃然纸上。申明:我不是上海人。其实,城里有好几个自称农村来的土博士或者玉米地里来的土博士,娶的媳妇都是上海大小姐。
kylerluo 回复 悄悄话 "我当时看着街上时尚的上海女人,心里想老子有一天要娶个上海女人,
睡了她。"
农民的儿子们也都是从小受歧视,他们从小的梦想和你一样,就是梦想着将来和村支书一样威风,看上哪个睡哪个。忍辱负重,当牛做马,土包子开花节节高,爬上官位。从小的梦想就得以实现,贪污,腐败,小三小四,不三不四。被抓了以后,忏悔道:我也是农民的儿子。
怀有这样远大志向的农民儿子比比皆是,起码那六亿月收入不到一千的农民的儿子们都在怀着这个伟大的梦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刻苦读书。
nightrider 回复 悄悄话 Good article. It is the free market capitalism that eradicates the kind of discrimination you are talking about.
胡同巷 回复 悄悄话 上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 都是晚清从各地涌进松江府的

谁是上海人 祖上谁都不是 有人说真正的上海人1949都跑到了香港

在这个移民城市里 大部分人没有生产资料 只能出卖劳动力 这种 但确实见闻很多 这种海派市井文化催生虚无的优越感 让歧视更流行

但随着近20年新移民持续涌入 又是一波新陈代谢 他们来了买了房 扎了根

挺住歧视 下一代就是上海人。
DanaD 回复 悄悄话 觉得被歧视了也来自于自卑。你听得懂90%的上海话就了不起吗?
紧衣卫 回复 悄悄话 "我当时看着街上时尚的上海女人,心里想老子有一天要娶个上海女人,
睡了她。"
哇塞.这是不是赤xx, 又有点儿土得掉渣的.刻骨铭心的歧视ya?
bia 回复 悄悄话 唉,改变的是你自己,不是上海
二胡一刀 回复 悄悄话 南京深圳等地确实很包容开放,外地人爱去,因为本来就没什么本地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 回复 悄悄话 国内的歧视,尤其是政治歧视,是普遍的,系统性的,无处不在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