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喜乐

人 若 賺 得 全 世 界 、 賠 上 自 己 的 生 命 、 有 甚 麼 益 處 呢 . 人 還 能 拿 甚 麼 換 生 命 呢 。
个人资料
Lilac200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抑郁症和完美主义

(2014-11-12 12:24:45) 下一个

ZT



完美主义是个很突出的例子,他们认为,“我必须完美,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原因是在过去有失去、被拒绝的经历,比如母亲的冷漠或者失去家人,或者 因为先天在身体上或者是在行为上的瑕疵,没有自信。于是完美成为一个条条框框,一种戒律,总是用它来审视自己。在生活还可以调整可以改变的时候,他们就要 求自己在细节处完美,无论对待自己或他人,类似强迫症。假如有一点做得不好,比如,上街不小心露出肩带,没有对人微笑,一定要提前三天收拾行李,即使这种 失误对结果没有损害,也会责备自己。潜台词是:只要完美了,就会被他人接受,才能感到安全。这是患者自己创造出来的仪式,使自己得到满足,也就是 rumination形成的机制。如果生活没有任何变化,这样的完美主义,仅仅是让生活的每一刻都充满了紧张,自己一刻都不得休息,仅仅在别人面前光鲜, 而对自己刻板严格而已。

但当生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比如婚姻、环境改变、升学抑或家人的故去。于一个正常人,没有这些戒律和要求,生活已然不堪重负了,更何况一个对自己 过度严苛的人。然而,他们还是想用原来的方式来改善一切,要求自己完美,不允许犯错,对自己的每一个失败都感到失落和自责。时间久了,这种机制就成为了抑 郁症的启动机制,越难受越想改变就越责备自己,因为过去要求自己的印记太强烈了,这种负面的想法甚至变成了自动的,无法控制的,所以情绪就会一再地下滑, 直到任何事情都做不了,任何一件小事都变成人生中最大的挑战,甚至无法踏出家门一步。

正常人为什么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想因为他们有自信,有安全感,相信自己会被他人接受,相信自己不会被抛弃,因为相信自己是好的,未来是美好的,所以他们就不会在乎一时的失落。而这种信任感的建立也和早期的家庭经验有很大的关系。

即使不是完美主义者也容易在角色转换的时候失衡,其中的冲突往往是人与环境的,人是很微小的,人在一个阶段里往往只能关注一类事情。当环境发生改 变,人的角色发生改变,比如从一个孩子转变成家庭的经济支柱,比如从学校走向社会,他们感到责任,感到环境在向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是让人不熟悉 的,又无法判断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完成这种要求。环境只是外因,束缚他们的是诸如此类的想法:“我已经这么大了,这些事情再让父母去做不太应该”,或者“我 已经这么大岁数了,我必须毕业”,“我应该”比“我想要”占据了更大的分量,这时候人所知觉到的环境不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而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外,这意 味着他们不再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激励自己做事情(就像是自我效能感),而是用责任感压垮自己,因为做的事情是强迫自己的,所以没有兴趣,因此感到沮丧,从 而没有新的动力,然后逐渐对事物丧失兴趣,最后活动能力减低,最后变得抑郁。

如果需要一个与人属性的变量和rumination一起研究,我想选完美主义,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Bandura的理论,讲人在完 成任务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出适宜的任务,并且相信自己去完成它,完成之后就会得到正强化,然后进一步地去完成新的任务;抑郁症患者通常在做第一步 的时候就被压垮了,他们不是不能做,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不知道如何开始,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会完成它们,他们只能感到一堆可怕的任务堆在身上是无法改 变的)。

下面是几个错误思维的例子:
急于下结论(比如我就是做不到,我就是没法去party)
读心术(不管我怎么努力,他都会认为我什么都做不好)
过度概括(这么容易的考试我都考不过,我肯定什么考试都考不过了)
高估问题低估自己(我伤害了我的朋友,她肯定不会再理我了)
全或无的想法
窄巷思维(只想到一件事情坏的一面,比如我没兴趣出去吃饭,因为我们一定又会吵架)
避免积极地看问题(我得到这个工作全凭运气,如果仅靠我的能力是绝对不可能得到这份工作的)
用自己的情绪验证事实(我已经为我的孩子做了很多了,但我还是感到自己忽略了他)
犬儒主义(对自己和他人永远用怀疑的态度来形容)

这些错误的思维方式其目的是保护自己,害怕由于拒绝或乐观而获得突然的失落,他们从错误的观念中得到安全,却失去了更多东西。

如果需要社会属性的变量,我想选早期家庭关系,家人朋友作为支持系统。还有我说的,我感兴趣的两代人之间的差异,社会环境,还有媒体导向,比如, 毕业生对于工作机会的估计(就业形势真的有大家认为得那么差劲么?人们只关心泛泛的数据比如毕业生人数,但却没有更仔细的数据了,比如几个月找到工作,找 到什么样的工作,不容易找到工作的是哪些行业,其原因是因为发了简历没有接到面试还是只是没有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我觉得人们普遍会用身边的人的几个例子 和报纸上的新闻解释整个形势,这也是过渡概括。而实际上,糟糕的形势糟糕的程度和人们的认知一致么?还是媒体过渡宣传,导致更多的人对于形势悲观的估计, 于是表现出对工作的渴求,进而影响招聘者对形势的错误估计,进一步降低工资和门槛,所形成的恶性循环呢?),我觉得人们对于社会缺乏安全感,所以不断地用 新的要求来使自己安心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92799/

心理測驗: 你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嗎?
http://www.elle.com.hk/love_and_sex/lovensex_psychology_test/psycho2.php?maindocid=144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