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喜乐

人 若 賺 得 全 世 界 、 賠 上 自 己 的 生 命 、 有 甚 麼 益 處 呢 . 人 還 能 拿 甚 麼 換 生 命 呢 。
个人资料
Lilac200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葛培理 (Billy Graham)

(2014-06-03 08:13:04) 下一个

葛 培理(William Franklin Graham或Billy Graham,又译“葛理翰”,1918年11月7日- )



生于美国北卡罗莱那州夏洛特,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环球布道家之一,曾遍访60多个国家,300多次巡回布道,听众达一亿多人次,曾向英国女皇、苏联总 统戈尔巴乔夫和九位美国总统等讲过道。1949年美国洛杉矶布道会,原来三星期布道延长至八星期,使他首次在全美国出名;1954年英国伦敦布道会,充满 神的全能,他也因此受到世界瞩目;1973年在韩国汉城有上百万人参加的布道会;1995年在美国自由邦波多黎各道府圣胡安的布道会,配用48种语言的传 译,通过人造卫星向185个国家和地区传播。1995年在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的教会举行五天联合布道会,当地有800个教堂参 与此项事工,布道会中有一个由4500人组成的唱诗班献唱诗歌,交响乐团演奏圣乐。当地教会还同时举办一项名为“爱心行动”的慈善捐物活动,帮助街头流浪 儿童。五天布道会平均每天有4.3万人出席,星期六晚的一场达到7万人之多,打破加拿大布道会参加人数的记录。最后两天由葛培理传讲福音信息,他指出,布 道团所靠的不是某个人,而是圣灵。他每次布道时,全世界有3500个祈祷团为他代祷,神垂听祷告,使教会大大复兴。1994年美国《新闻周刊》对美国成年 人进行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活着的美国人中最爱尊敬的是葛培理。

      葛培理阐明传福音的三要点:1)有权威性;2)简单明了,通俗易懂;3)有紧迫感。他所传扬的信息非常简单:“人有罪,罪使我们与神疏离。耶稣是人类得拯救的惟一途径。”印尼华人大布道家唐崇荣说: “葛培理一生只有一个信息,就是福音、福音。”葛培进和他的布道团在美国一所大学布道,学生纷纷提问题,他们回答了近两个小时。最后有位学生问道:“请告 诉我们应做些什么才能找到神。”葛培进回答时先说了得救的四个步骤:“第一,你必须愿意承认他是神,他是永生的神;第二,尽管你有罪,你失败,你不幸,你 必须接受他仍然爱你这个事实,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要他的儿子为你死,并且钉在十字架上;第三,你必须愿意认罪悔改,悔改的意思就是说,承认你德行上的缺陷, 愿意完全脱离罪;第四,你必须接受耶稣作你个人的救主。”这真是得救的方法最简要的说明。

      葛培理写有一本著名的传福音书《人啊,你往何处去?》,中国已出版。书中指出耶稣从不害怕与人来往,不管他是谁。文士和法利赛人批评耶稣最厉害的一点, 就是他乐意帮助人,与他们交谈,听他们倾诉,不管对方是谁,税吏也好,强盗也好,有学问的人或者妓女,贫与富,一律欢迎。连他的门徒都反对他与之交往的某 些人。这些批评和反对 ,丝毫未减他对人类中穷苦、瞎眼、挣扎求存的每一个人的怜悯和慈爱。他心胸之广,人世间实无其匹。他知道自己是谁,确知自己来到世上的使命。这种坚定、不 能动摇的信念,使他能与任何人来往,但不受其感染。我们是因为害怕自己被攻击,才不愿听别人不同的想法。他没有这种担心,也不那么小心眼,不用为了自己的 安全而远离谁。他坚守真理,且有无限慈爱。他为我们立下了辉煌的榜样,他离世前告诉我们:“你去照样行吧!”(路10:37)
      葛培理说出如下令人震撼的话:“救赎,其中的一个奥秘就是:好些坏人上天堂,又有好些好人下地狱。”坏人为何会上天堂,因为就像在耶稣右边一起被钉十字 架的那强盗,他相信耶稣是救主,承认自己是罪人,他临死时说:“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路23:42)那个简短的祈求充满了信心,这包括了得 救的一切因素。为何那么多好人会下地狱?因为他们骄傲,依靠自己的“善行”,拒绝神的恩赐。
      关于天堂,葛培理说:“第一,天堂是个家;第二,天堂是个永久的家;第三,天堂是个美丽的家,超乎一切想象;第四,天堂是个快乐的家,在那里没有令人伤 心的事,因为耶稣会在那里。”葛培理说,在美国有个小孩独自乘火车,别的旅客因为天气太热都感到非常不舒服;而且火车穿过亚利桑那州的荒漠地带,车窗外的 景色也太乏味。坐在小孩旁边的妇人问他:“坐长途火车你不觉得累吗?”小孩笑笑,说:“有点累,但我不大介意。你看,我到洛杉矶时,我父亲就要来接我 呢。”有时我们给生活的担子压得有点累了,但知道在人生旅程的终点耶稣会来迎接我们,就真叫人兴奋不已。永远与他同在的喜乐,是任何作家都无法描述的。
      葛培理有一次收到四封信。一封来自94高龄的女基督徒,述说渴盼到主那里;一封来自一位已判死刑的女士,述说她在归主后,不再把日益接近的刑期放在心 上,反而盼望早日得见主面的荣耀;另外两封都是来自刚失去丈夫的姐妹,述说她们正等待到另一个世界去共享与主同在的荣耀。葛培理说:“我外婆临终时,屋里 似乎充满了天国之光,她坐在床上,几乎是笑着说:‘我看到了宾(早几年去世的丈夫),我看到了天使。’”

葛培理说:“要过丰富而有意义的生活,圣经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本书里面的话可填补失落的一环,使我们失去光泽的人生变为像珠宝一样辉煌灿烂。要学习把你的难题带到圣经面前,在圣经里你会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最重要的,圣经启示神的本性。”

葛培理说:“科技无道德感,人类如无道德的约束,必在生态方面,武力方面或其它方面自毁。只有神能把道德的约束力和属灵的力量赐给人。”“世界上许多事物都在变化之中,惟有神永不改变,神的本性不变,神的审判不变,神的真理不变,神的道路不变。”

葛培理非常关心中东特别是以色列的局势,他曾说:“人类的历史是从中东开始的,也要从中东结束。”我们每位基督徒都应关心中东特别是以色列的局势, 耶稣再来是与中东局势的发展分不开的,这在圣经中早有预言,现在是更明显地在应验。(编者按:耶稣是在耶路撒冷的橄榄山升天的,许多基督徒认为,耶稣再来 会在橄榄山降下,见徒1:11-12。)

葛培理从不与异性独处,他不论到哪里,一定有他太太或弟兄相伴。聪明且洁身自守的牧师绝不置身于撒旦容易近身的环境下;决不私下与异**谈,使罪不 可能也不会发生。葛培理80多岁高龄时在一次全美国牧师大会上对上千位牧师作美好见证说,他在30岁时与同工写下誓言:“除了与自己太太,不单独与其他女 子在一起。”且对此持守至今,从未给魔鬼留破口,中国大布道家王明道也有类似的见证。这是我们每位基督徒都应该效仿的。

当一家著名石油公司聘请葛培理当驻远东代表,他却选择了传道。他们愿意支付1万美元,他拒绝了,2.5万元,他也拒绝了;5万元,他都拒绝。他们 问:“问题在哪里?”他说:“你们的价钱很合理,但职位却太渺小。神已呼召我作传道人。”美国总统柯立芝请著名传道人莫特出任驻日本大使,莫特回答说: “总统先生,神已呼召我作他的使者,这是我唯一接受的呼召。”神呼召作传道人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其它工作都是谋生的手段或有谋生的因素。

葛培理的岳父贝尔是早年曾到中国的传教士,他的小儿子在十个月时患重病死去,他在1925年给女儿(葛培理的妻子)的信中说:“他的离去在我们心中 留下伤痛,但我们因知道他安息在天家而喜乐。他的死让我们更接近神,让我们更快乐地向往天家。这使我们加倍珍惜对永生的美好盼望,如果没有这种盼望,我们 不会远赴中国传福音。”葛培理的岳母在世上的最后六年,因心脏病得坐轮椅。他的岳父本为十分活跃的运动员、医生、作家和传教士,那时全心全意地照料妻子。 有一天,他对女儿说:“这是我们两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能照料你母亲,是我一生的光荣。”

葛培理长子富兰克林从小行为叛逆,甚至在大学时曾被迫休学,而他在襁褓中时,其父就已出现在盖洛普民意调查中最受人景仰的名单上,是多任美国总统的 好朋友,为他们在总统就职典礼中祝福。神用大能的手拯救了他,他在1974年22岁时重生,从此抛弃抽烟成瘾、豪饮烈酒等恶习。1990年,他开始讲道, 起初有点紧张,如今大有进步,仿佛其父35年前所有的戏剧性和爆炸性的风格。而且父子俩外型极为相似,都有嘹亮的嗓音,优雅的台风,潇洒的面貌,父子俩还 都喜欢邀请音乐家同台演出。富兰克林说,他会继续鼓励其父主持布道会,“只要父亲能呼吸,能呼喊耶稣的圣名,我就要对他说:‘爸!继续向前,不要停下 来。’”他还有四位同胞兄弟姐妹,都全职服侍神。2000年葛培理自己也说:“只要神还给我一口气,我仍会继续布道。”
葛培理布道团成立于1950年,它是美国四大非营利福音机构之一(其它三个是学园传道会、基督教传播网和家庭至上协会)。该团的事工是向美国乃至全 世界布道,包括全美国电视广播、无线广播、《抉择》月刊和制作福音影片等。该团的财务清明广为人知,在1994年共收到8800万美元的奉献,其中 7200万是个人捐款。从1950年起,葛培理已不再接受任何证道酬劳,他所出版的书籍的所有版税都归入一个基金会,用来支付该团所需的费用。2001年 葛培理84岁,由富兰克林任该团首席执行官,逐步接替他的工作,但葛培理仍担任主席。富兰克林平日领导撒玛利亚协会和全球医疗使命团,从事第三世界的人道 救援工作,在世界各地帮助饥荒和战争中的受害者。

台湾《基督教论坛》报记者龚秋满对葛培理主领的一次布道大会作如下报道:1996年6月19-24日,葛培理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子城(明尼阿波利斯 和圣保罗两城的合称)主领了一连五天盛况空前的布道大会,不但吸引了34万人潮参加,并有3.4万多人决志归向基督,参加人数再创他所主持历次布道大会的 最高记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在当地1000多所共同盛举的教会中,首次有一所华人教会参与工作,并在每场布道会场扮演向华人传福音的重要角色。聚会是在 双子城最大的巨蛋球场举行,包括一支8000人唱诗班演唱诗歌,两天的交响乐团圣乐演奏,其中最吸引慕道友的,是每晚有葛莱美奖得主和全美知名基督徒歌手 的演唱。此外,葛培理布道团也在这期间号召了数百万所教会共同发起一项“爱心行动”的慈善活动,分发圣经和日用品给双子城地区将近一万名孤儿和街头流浪 者。布道会在首日就人数爆满,会场座无虚席,尤其在最后两天,参加的会众竟高达8-9万人,将近能容纳6万人的会场内外挤得水泄不通。一位欲参加却不得入 的华商基督徒表示,周日晚和他一起在场外看实况录像的就有2.5万人,而在聚会进行中还不时有人爬上围墙,想一睹大会的盛况。80岁高龄的葛培理在每晚布 道会的后半场上台讲道,主题有“主是真满足”、“你不孤单”、“浪子回头”、末日近了”和一场以儿童青少年为主的聚会,现场并有国语、越南语等八种语言的 同步翻译。一位牧师表示:“他的信息简短有力,句句带有圣灵的大能。”一位姐妹很感动地说:“我看见他在最后呼召人信主时,因体力不足而双脚颤抖,但他仍 然等待最后一位决志者走向台前才做结束祷告。”据悉,每晚都有约6000人左右信主。一位姐妹亲眼看到一位停在场外等候载客的公共汽车司机,在看完了全程 实况转播后,迅速地跳下车,勇敢地走进会场台前决志信主。参与筹备工作的双子城华人教会牧师张达吉说,强有力的代祷力量,是这次布道会大大作工的关键。


   生平介绍
1918年11月7日,葛培理出生在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镇附近牧场的一个长老会家庭,是家中的长子,家族有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的血统。少年时代的葛培理除了爱打棒球,并无过人之处。1934年9月在一次哈姆牧师(Mordecai Ham)在镇上带领的奋兴会上深受感动,决志奉献,并更换宗派加入美南浸信会。这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

1936年5月,葛培理高中毕业后,进入田纳西州的鲍勃琼斯学院(今鲍勃琼斯大学)就读,因不适应那里严格的基要派气氛,1937年转入佛罗里达圣经 学院,今佛罗里达三一学院,1939年,葛培理被按立为美南浸信会牧师。随后又进入伊利诺伊州惠顿学院(Wheaton College)进修,攻读人类学。1943年8月13日,他与因太平洋战争回国的宣教士的女儿钟路得(Ruth McCue Bell,1920年-2007年)结婚。钟路得在中国江苏清江浦(今淮安)出生、长大,父亲钟仁溥(钟爱华,Nelson Bell,1894年-1973年)是美南长老会著名的传教医生,在清江浦主持该会全球最大的教会医院仁慈医院。
在惠顿期间,葛培理受好莱坞第一长老会教堂的Henrietta Mears [1]的影响,相信圣经是神的话,完全无误。

婚后,夫妇二人曾短暂在芝加哥附近的西泉镇(WesternSprings, Illinois)牧会,并结识了加拿大裔著名歌唱家薛伯利(George Beverly Shea),终身合作布道的重要伙伴。1948年-1952年,葛培理任明尼苏达西北学院校长。

葛培理从惠顿毕业后参加了青年归主协会(Youth for Christ)。他作为福音布道士走遍了美国和欧洲,1949年9月,葛培理组成布道团,在洛杉矶举 行布道会,引起轰动,原定3周,结果延到8周。带动了全国布道会的热潮。1950年,成立“葛培理布道协会”(The Billy Graham Evangelistic Association,BGEA),总部起初在明尼阿波利斯,后来搬到夏洛特。此后由他主领之布道会均统称为“葛培理布道大会”(The Billy Graham Crusade)。1954年他在伦敦的布道会持续了12周,1957年,在纽约市麦迪逊广场公园举行的布道会持续了16周。1956年1月,远赴印度南 部喀拉拉邦布道,同样大受欢迎。至九○年代初,估计全球(在美国境外)共有超过一亿一千万人次亲身出席参加过他的布道会,葛氏的足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大重点 城市,冲破了种族、文化和政治的障碍。

1959年,他带领了澳大利亚历史上最成功的布道会,带动了此后15年的教会增长,建立了许多新教堂,组成许多家庭圣经小组,持续了35年。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是1970年代在南韩汉城(首尔),当时有一百万人出席。

2005年6月24至26日,87岁的葛培理在纽约的法拉盛草地公园主领了最后一场布道会,超过廿四万二千人出席,决志人数有九千多。 葛培理通过电视、广播、电影和网络接触的听众比历史上任何人都多,超过2亿人,分布于185个国家。不过,葛培理已经88岁高龄,患有脑积水、柏金逊病和 前列腺癌,2005年五月在北卡罗来纳州家中又跌伤骨盘,行动不便。出席活动时需要使用助行架。

“在成为总统之前,他们中的每一位我都认识很久了。我多次到他们家中做客,并一直称呼他们的名字,直到他们成为总统。”说这话的是葛培理,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布道家。自从杜鲁门总统以来,葛培理与前后11位总统交往,并担任艾森豪威尔之后的每一位美国总统的精神顾问。

在美国,没有任何人能像葛培理一样,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近距离地观察白宫的一举一动。

为美国总统们解答死亡疑问  世界上最有权力的美国总统们想从世界最著名的布道者那里得到什么?“他们中有些人的私生活一团糟。但我爱他们,也仰慕他们。”葛培理说。

同样,白宫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葛培理。“我时刻警惕着政治危险。政治对我来说是肮脏的,但我已把它视为生活的一部分。我努力给总统们留下爱。”

葛培理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散发着天真、正直和诚实。所以,当葛培理在身边时,总统们都很放松,而不是紧张。和葛培理在一起探讨永恒、罪恶、死亡等精神领域问题,总统们感到很安全。

1955年,葛培理结识了第一个真正的总统朋友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常常问他,人们怎样才能确切知道自己死后是否能上天堂。肯尼迪总统更想知道世界如何走向末日。约翰逊总统则为自己的死亡所困扰。“他有点怕死。”葛培理说。有次,约翰逊请求葛培理陪自己乘飞机去开会,原因是当时天气恶劣,约翰逊担心飞机会掉下来。

作为一个布道者,葛培理没有教堂,他的一生都是在足球场上,对着成千上万的人进行布道。美国第一家庭给葛培理一个罕见的机会,让他成为一个家庭牧师。 他给他们一个避难所,带领第一家庭熬过困难时期。许多总统希望葛培理能陪他们度过在白宫的最后一夜。1967年,在母亲的葬礼上,尼克松总统晕到在葛培理的怀里。2004年,里根总统去世时,南茜·里根第一个通知的家庭成员以外的人就是葛培理。20多年来,老布什夫妇每年夏天都邀请葛培理夫妇到自己位于缅因州的家中。1985年的某天,葛培理邀小布什一起到沙滩散步。小布什说,葛培理在他的灵魂里种下了一颗芥菜籽,它在第二年长了起来。葛培理把他领上了路,然后他开始行走,这是他生命改变的起点。

从强大的权力诱惑旋涡中逃出来  1964年,约翰逊总统有一次请教葛培理,谁适合做他的竞选伙伴。当葛培理正准备回 话时,妻子鲁思在桌子底下踢他的脚。葛培理不解,问她为什么踢他。鲁思回答说:“你的建议应该仅仅限于道德和精神问题,不应该沾政治的边。”约翰逊望着葛 培理说:“她是对的,你专注传道吧,我就专心政治。”
一个牧师如何把握尺度,才能使自己免于成为政治游戏的一部分?葛培理是这个世上最著名的布道家。当他站在总统的面前,为他们主持就职宣誓仪式时,不但是给总统本人祝福,也是给总统的政策祝福。每个总统都清楚这一点,但葛培理有时未必清楚。
尼克松曾让葛培理数次身陷尴尬之中。最狼狈的一次是1972年2月的密谈。尼克松说,他对犹太人控制媒体感到担忧,葛培理附和说,“犹太人是美国的癌症”。这次骇人听闻的谈话录音曝光后,葛培理不得不作出道歉。

尼克松是葛培理最喜欢的总统之一。1972年6月,水门事件前,葛培理一直认为尼克松是一个正直的人。水门事件的真相表明,葛培理被骗了。但葛培理不仅饶恕了尼克松,还在他的葬礼上发表讲话说:“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人无完人。所以,我原谅了他。”

和尼克松的交往给了葛培理一个深刻教训。他开始调整自己和白宫的关系,并刻意和政治保持着距离。葛培理如今仍旧关注政治,当然是在安全的距离上。他时 刻关注着希拉里·克林顿。“我留心她,看好她。”葛培理这么说自己的老朋友。1998年,在克林顿被性丑闻缠身的日子里,葛培理给了她很大帮助,他劝告 她,要饶恕,要饶恕。
或许,葛培理今后不再进白宫,但他密切注视着白宫的主人。葛培理每天祈祷。不论今后谁坐在椭圆形办公室里,葛培理都会为他祈祷。

葛培理布道协会的事工包括:
* 抉择时刻,超过50年的全世界每周广播节目
此外,葛氏还创办了Gordon-Conwell 神学院。
政治
 葛培理是自杜鲁门以来十一位美国总统的属灵顾问。政治上,葛培理一贯支持民主党。
著作  葛培理写过24本书,许多已经翻译成超过30种语言:
* 与神和好 (Peace with God,1953) 中译增订本名为《人啊,你往何处去?》
* 喜乐的秘诀 (The Secret of Happiness,1955)
* 我的回答 (My Answer ,1960)
* 漫天烽火在黎明 (World Aflame,1965)
* 挑战 (The Challenge,1969)
* 耶稣的世代 (The Jesus Generation ,1971)
* 天使: 上帝的秘密代理人 (Angels: God's Secret Agents,1975)
* 如何重生 (How to Be Born Again ,1977)
* 圣灵 (1978)
* 浩劫前夕:苦难的透视 (Till Armageddon,1981)直译:直到哈米吉多顿
* 蹄声渐近 (Approaching Hoppfbeats,1983)
* 面对死亡和来生 (Facing Death and the Life After ,1987)
* 怎么办? (Answers to Life's Problem, 1988)
* 困扰心灵的希望 (Hope for the Troubled Heart ,1991)
* 暴风雨的警告 (Storm Warning,1992)
* 自传照我本相或我就是我(Just as I am,1997)
获奖和荣誉  葛培理担任过好几位总统的牧师,包括主持一位总统的丧礼和一位总统的葬礼。
引用  * "我有一个信息:耶稣基督来;死于十字架;又复活了。他要我们为罪悔改并用信心接受他作主和救主,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所有我们的罪都被赦免。"
1948年,葛培理被问及,八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基督教协进会(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意在何为?葛培理答道,我认为他们将推选任命敌基督。但是,早在1966年,他自诩参加了1961在新德里召开的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大 会,并且希望能参加1968 乌普萨拉(瑞典东南部城市)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大会。自那时起,至今葛培理只缺席了两届。)
1963年,葛培理称赞不相信耶稣神性的肯尼迪主教是美国基督教十位最伟大的传道人之一。
1973年,葛培理称天主教弥撒十分美丽,并且说拳王阿里信仰的伊斯兰教信条是我们都可以相信的。
1966年,葛培理说,我更接近天主教徒,而非激进的新教徒。我认为天主教正在进行第二次宗教改革。而第二次宗教改革一定已经在1978年完成。我认为我的信仰本质上讲与正统天主教一模一样。
1978年,葛培理说,我原以为边远国家的外邦人如果没有福音传给他们,他们会失丧灵魂,下入地狱。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我认为承认神的存在还有其他途径,比如通过大自然,所以,他们有许多其他机会接纳上帝。
1993年,《时代》杂志11/15/93期,葛培理否认地狱的存在。他说,我唯一可以确信的是地狱意味着与上帝的分开,我们与神的光和神的团契断 开。这就是下地狱。我所宣讲的地狱的火不是字面意义的火,因为我对此没有把握。圣经中地狱的火可能是为描述地狱的可怕,不是字面意义的火。而是比火更可怕 的,是无法熄灭的对神的渴求。
1948年时,葛培理反对天主教的立场鲜明。现在他也是天主教不遗余力的支持者。他多次接受天主教颁发的奖项。他称约翰保罗二世是当代世界最伟大的宗教领袖。教皇是政治家,牧者和宣教士。
传记  * M. Frady:Billy Graham: A Parable of American Righteousness(1979);
* W. Martin:A Prophet with Honor(1991)
* 英国,蒲乐克(John Pollock):《葛培理传:世纪布道家的故事》(The Billy Graham Story)
* 葛培理夫人路得:Footprints of a Pilgrim: The Life and Lovers of Ruth Bell Graham (2001)。
后代  葛培理夫妇有3个女儿和2个儿子,20个孙子女和25个曾孙子女。长子 葛法兰(Franklin Graham)和次子葛纳德(Ned Graham)。葛法兰和父亲一样,是一名布道家;葛纳德现在领导东门国际事工(East Gates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在中国赞助印制圣经、建造教堂,其中最大的一所能容纳4000人,位于钟路得的出生地江苏淮安。葛纳德的妻子葛郭瑞玉则是曾国藩的玄孙女。
已届八十六高龄的葛培理牧师,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都是基督新教福音派的象征,深受世界敬重。在几个月前葛培理牧师来到纽约作最后一次布道演讲,谁料这 次布道却引起了一阵“茶杯里的风波”。在某次聚会中,克林顿夫妇也有出席,葛培理牧师赞扬克林顿夫妇伟大,并且说:“我觉得他(克林顿) 离开总统职务之后,应该去做传道人。”此话方罢,全国教牧协会(National Clergy Council)会长史镇克(Rob Schenck)马上离场,事后许多福音派基督徒表示不满。几天之后,葛培理的儿子葛法兰克(Franklin Graham)以葛培理布道团的名义,澄清他父亲说克林顿应该做传道人只是开玩笑。
其实,葛培理牧师一定知道为克林顿说好话的后果,因为这有前科可鉴。一九九八年莱温斯基丑闻曝光,克林顿被千夫所指,但葛培理牧师在接受全国广播公司 (NBC)访问时,宣称自己原谅克林顿:“我原谅他,因为我知道人性是如何脆弱,我知道(胜过试探)是多么困难。”著名传道人奥特(Stephen Olford)致函予葛培理牧师,表示不认同他过于宽大的态度。
克林顿并不是第一个令葛培理牧师招惹批评的总统。因水门事件而黯然辞职的前美国总统尼克逊,亦是葛培理牧师的好朋友。一九七零年葛培理牧师到田纳西大 学举行布道大会,尼克逊总统被邀请为大会嘉宾,那段期间越南战争正如火如荼,反战人士来到葛培理布道会抗议,令场面十分尴尬。水门事件之后,葛培理牧师对 尼克逊仍然作出高度评价,在他的自传《我就是我》(Just as I am 又译《照我本照》)中提及尼克逊时,葛培理牧师强调:评价一个人,应该看其整体,而不是单看一次事件。一九九四年尼克逊逝世,葛培理牧师在他的丧礼中发表 悼辞,表示一位伟人沉下了,这个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世界公民,美国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保守派、开明派两面夹攻
葛培理牧师的温和态度,与许多基督教领袖形成强烈的对比,“九一一事件”几天之后,国家大教堂举行了哀悼仪式,多位宗教领袖,包括葛培理牧师,在哀悼 仪式中发表演说,葛培理牧师的信息是强调在哀痛中重拾希望,以爱化解仇怨,整篇讲词没有半句批判穆斯林。但其后,科威尔(Jerry Falwell)牧师、罗伯逊(Pat Robertson)牧师、和他的儿子葛法兰克却先后公开批评伊斯兰是鼓吹暴力、缺乏宽容精神的宗教。葛法兰克的作风更加和他父亲南辕北辙,第一次波斯湾 战争爆发,沙特阿拉伯禁止美军携带三样东西到中东:酒精、色情刊物、圣经。葛法兰克对圣经和酒精、色情刊物并列一起大为反感,他将几千本阿拉伯文圣经偷运 到沙特阿拉伯的美军营地,美军总指挥史大将(Norman Schwarzkopf)勃然大怒,说此举会分化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的联盟。
此外,葛培理牧师对很多具有争议性的议题都保持中立,例如堕胎、同性恋。在人类如何得到救赎方面,葛培理牧师也采取开放的态度,一九九七年他接受加州 水晶大教堂主任牧师萧律柏(Robert Schuller)访问时指出:世界上有一个无形的“基督身体”,这身体由基督徒和其他很多人所组成,有些人虽然从来未听过耶稣的名字,但上帝仍然可以呼 召他们加入这个“基督身体”。不消说,这观点受到保守的基督教会严厉批评。有趣的是,葛培理牧师出身于基要派的背景,基要派是基督教中比较保守的一个阵 营,接受圣经的字面意义是真理,但是,早在一九四九年,葛培理牧师已开始对基要派的道理抱保留态度,他认为地狱未必一定是一个大火坑,所谓地狱,可能是指 一个永远与神隔绝的地方;当时他感到其他宗教人仕也有可能从别的途径找到上帝。
一九五七年葛培理牧师到纽约举行布道大会时,他声称所有教会,不论派系,都会被邀请赴会,甚至天主教亦无妨。这做法招致保守派强烈抗议,但葛培理牧师认为教义差别并不足以构成不相往来的理由,他说:“我爱这些人,他们都是上帝的子民。”

ZT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