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诗九行

一壶客闻香 半盏起苍茫 漫漫人生路 悠悠诗九行
个人资料
正文

是的,都是的(1404)

(2017-06-26 01:44:16) 下一个
*鸟之外

飞一次
飞一次翅膀
记住飞
记住翅膀

然后记住在这个斑斓世界的
唯一

唯一的早餐戒掉糖
唯一的梦带点灯光
唯一的鸟之外


*早上好

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
你在我的微信里丢失
连同那把断弦的吉他

从姓搜索到名
仿佛那打折的假睫毛
贴到了月球的背面

我拿着手机关掉门
我在赤裸裸的大街闲逛什么
信号最好,哪有痉挛过的春光更好


*无题

每次需要兰钦寺
兰钦寺的殿宇都在云霄之外
需要兰钦寺的什么夜色
那一群熟悉的蚂蚁
不知睡在哪个角落
反正它们又不在乎我的任何疼痛

每一次闭上眼睛去游弋
那都是城市里的睡眠在打折
在兰钦寺之外,我还能怎么消费


4.9


*问候

死了的人从不向活着的人问候
死了就已经死了

一棵树还好好活着
却也不向活着的人问候

死了的人再也不会挂在一棵树上
所以活着的人可以躺在树下,望着空荡荡的天
猛地喷上一口唾液,再散落回来,像细雨
淋湿了草地上的几只鸟,几只鸟不是身上的鸟
可以活着可以死去,可以问候可以不问候


*是的,都是的


喝了啤酒可以嚎叫,唇是的,沟是的
不喝啤酒也可以嚎叫,人是的,鬼是的
一切咒语都可以谅解,是的,都是的
挺起来撑破天空的,都可以谅解
勃起来插入海底的,都可以谅解
是的,都是的,可以是一只狗
也可以是一只狼,是的,都是的
所有的信号都可以探测所有的密码都可以复活
是的,所有的水,包括所有水的清澈和混沌,都是的


*蛋

从形式上打破一个鸡蛋
从韵律上打破一个鸭蛋
还是从内涵上打破一个蛇蛋
还是从意义上打破一个龟蛋

当你把一个个蛋打坏
你不是混蛋就是坏蛋
这个永远逃不出的惯性

有人试图打破一个个混蛋与坏蛋
结果自己还是被油热成了炒蛋


4.9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克文999 回复 悄悄话 2019-08-16 07:45 来源: 高举阁

林暗:斑斓世界的极简主义与纯粹理想 ------试解析克文《鸟之外》一诗

诗的开头写道:“飞一次/飞一次翅膀”,此处的飞显然是一个泛指,隐喻一切上升,进步,成功,腾达等进取向上的姿态和行为!

在当今这个以消费为轴心,欲望横流的世界,飞翔无疑是人类集体的梦想,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往往具有非常强烈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只求结果,不重过程的简单粗暴可以说成了当代人的一大通病;比如我们写诗,绝大多数人并不是为了追求纯粹的写作乐趣和艺术境界;而是为了诸如诗人的桂冠、文坛的声望、“颜如玉”和“黄金屋”等等......一切讲求高大上,好又多......在欲望这个填不满的沟壑里,简单与纯粹可以说是当代人普遍缺失的珍贵品质。

所以诗人暗示我们:“记住飞/记住翅膀”。也就是说,仅仅记住飞本身就够了,而非飞的高度或目的,是怎样飞,而不是为什么飞,飞到哪里去;所以诗人更进一步写道:“记住这斑斓世界的唯一/唯一的早餐戒掉糖”(早餐隐喻物质,糖隐喻可享受的东西——是必需之外的奢侈);诗人说:要戒掉糖,仅仅具备最简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就够了。“唯一的梦想带点灯光”(最简单的精神引领和希望)。

至此我们已不难看出诗人的纯朴理想:在这个斑斓世界(欲望与诱惑并织的世界),诗人只要一次飞,一次飞所必需的翅膀,必需的基本物质和精神指引,只要飞本身的纯粹;在“多”的世界里,只取其“一”。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注意一下:在短短九行的一首小诗中,一共出现了6次“一”,4次"唯一",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一般来说,在短诗当中,如此高频率的字词重复是写诗大忌,重复则意味着“绕”,意味着不够灵活,影响读感;但具体到本诗当中,应该并不是诗人的才华有限,而是一种有意的重复,因为重复在“绕”的同时,也意味着强调,一再重复就是一再强调;“一”是所“有”数字当中最少的,何况唯一——诗人的极简主义主张此时已经昭然若揭。 甚至安排鸟在飞的时候,诗人也选择只记住“鸟之外”(又是一处暗示手法),在一般概念当中,鸟无疑是飞翔的主体,但是诗人不仅不需要飞翔的目的,而且还要拒斥“鸟”这个飞翔的主体;显然,这是一个去“我”的理想,因为一切人类罪恶的根源,归根结底,都是缘于佛家所说的“我欲”与“我执”。只有“忘我”,才能真正地“放下”,才能保持自我的纯粹与本真,古人云:“无欲则刚”! 从尼采宣布“上帝已死”宗教象征的衰落,到以资本主义入主为标志的革命象征的式微,上帝,佛主(或是救世主)都已经渐渐放逐了人类,人类已然成了精神上无家可归的孤魂;与此同时,许多集体的价值,标准,原则,规范和道德也在逐渐分崩离析,个体意愿被解放出来,个人欲望与物质主义空前高涨,彷佛在一时之间都找到了它合理的一面。 在此背景之下,诗人无意也无力进行真正的时代大突围,从而进行某方面的宏大叙事,更别说着手集体的精神建构或是价值重塑。诗人无非是想在大众传媒与商业文化的狂轰滥炸之下,追求一种置身事外的安宁与纯粹,退却浮华,回到艺术与意义的本源;同时,回归“诗言志”这一古老的诗歌传统,以及“独善其身”的基本操守与品格。 正如耿占春教授所言:“把握语境也就是要把作品放在移动的历史语境当中来思考”,本诗所呈现的状态或准则,我想既是诗人的自喻,也是对浑噩众生的善意提醒;在日益高速,功利与浮躁的当下历史语境中,《鸟之外》无疑具有普世的意义和更为广阔的天地…… ——————————

林暗,80后,重庆万州人,现居桃源,曾任《前沿诗歌》执行主编,多家文学诗歌论坛版主,诗歌散见《中国诗歌》《大风诗歌》《编钟》《奔腾诗歌年鉴》等刊物,曾在全国性的大型诗歌比赛中获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