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山联想

(2013-09-06 04:14:19) 下一个
 

 
   
   徒步上千米的高山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性情的培养,感悟了其境界,自然会非常投入,而且上瘾。看照片风景是美极了。可当人连续几个小时徒步上山,尤其到了最后下山时那每一步都可能让人感到艰苦不堪,而且是自找的。需要相当的体力和日常不断的训练。城市里来的人,尤其是国人好多是只愿开车,寸步行非不得已才走。你把他们带到了山里,再美的风景也难让他们忘记冤苦叫屈。我就是这样过来的。前几年去丽江,在那里认识了一些国内年青的先行者。他们好像都在职场闯荡了一阵,颇有成就。渐渐都对纯粹的物质积累感到烦腻了,开始寻求一种心智的解脱。他们开始离开大城市,踏上背包客的路途。在滇川藏一带的尤多。他们管自己叫笨驴。一路打工,求宿。用身心实践一种对当前中国社会重物轻志的反叛行径。我读了一本他们的游记,非常入味。观照一下现代生活的现实,很多人生的枷锁是可以通过接近自然,体悟自然来逾越的。走山可以帮助你获得这种境界。生活有很多方式可以使人洒脱,升华,不一定需要宗教的铺垫,但需要文化对性情的颐养和视野的开阔。

   前些天有个同事从上海来。只要天公作美我和老卡总想带老乡去阿尔卑斯山里转转,看看山,游游湖,因为这是上海几无的风景。电话一响一聊,同胞的第一句问话竟是:从慕城去Outlet村如何坐车。这一问生生地把我待客的热情给压灭了。老卡就更纳闷了,你同胞为何大老远来一趟德国非要去Outlet村。同胞回答说,因为那里时装名牌便宜啊。听了此话我俩竟然感到由衷的遗憾。写下这篇短短的感悟算是平静我的百思不得其解。事实上这一心照无可非议。个人所需不同,生活方式和重心也就不同。Outlet的名牌到了上海可以显摆,这欧洲山水看完了就完了。物质的世界里人们确实还是以你穿什么,用什么,吃什么来赞助自信,来断定对方的身分,至于你感觉什么大都算不上回事的。我长久离乡,总会有所失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滑翔伞 回复 悄悄话 唉,遇上这样白瞎的朋友,也无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