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环境污染逐步成为让人类揪心,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共性问题。至少现阶段,地球人都不得不承认:在环境面前,我们不能任性,也无法任性。
近日,前央视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经过网络媒介,在社会上四处流传,引起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关注,并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不小的舆论“地震”。
笔者认为,这部纪录片拍得恰逢其时,就如同一场“及时雨”,对认清形势、整治雾霾、推进环保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毕竟环境污染,是一个包不住、藏不住、掖不住的问题,是一个晚解决不如早解决的问题。
具体而言,这部纪录片在三个方面的作用是明显的:
一是唤醒公民环保意识。《穹顶之下》以大量的详实的数据向大众讲诉了雾霾的危害、来源,揭秘了我国雾霾背后的真相,给全民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环保课,有利于唤醒公民的环保意识。
二是引起高层高度关注。《穹顶之下》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被大量转发、刷屏,引起全民热议,也引起高层对于环保和民生的重视,环保部长发短信致谢,环保问题已成为“两会”的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三是利于环保法规制定。有媒体报道,柴静将《穹顶之下》采访稿件和资料送给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家油气体制改革等部门,并受到欢迎和尊重。这必将影响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笔者认为,《穹顶之下》就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看到当前我们生存的环境正在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恶化,这让我们感到忧心忡忡,但更让我们从此产生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知耻方能后勇。
环境保护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倡导低碳生活,建设生态文明,人人都应当出一份力。对此,笔者建议:
一是提高环保意识。可以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多拍摄播放一些像《穹顶之下》一样的纪录片,让公众认识到雾霾等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引导公民从尽量不开车、不燃放烟花爆竹做起,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建设中来。
二是加强监管执法。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健全环保责任体系,加大环保、国土、公安等部门联合监管和执法力度,打破体制障碍。同时,要建立公众参与监督机制,提高污染违法曝光几率,让违法排放无处遁形。
三是加大设施投入。各级政府要做好水、土壤、固废等污染治理建设规划,增加大气污染治理建设投资,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加大补贴力度,引导企业创新技术,更新设备,减少或杜绝污染排放。
说到最后,笔者盼望在《穹顶之下》这面镜子的映照和鞭策下,我们每个人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在环境保护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哪怕只是简单的少吐一口痰,少开一天车,少扔一个烟头……笔者也绝对相信,“中国梦”会离我们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