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而敬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正文

牛军:中国外交可以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中学到些什么?转发

(2022-03-03 15:52:47) 下一个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干涉正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中国的乌克兰政策正陷入少见的尴尬。从乌克兰局势动荡开始,中国传统媒体就将报道和评论的焦点集中在美国、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所谓大国博弈,其次则是所谓的“西方介入”。这种一贯的选择性导向也许是中国政策的反映,但后果显然是将中国置于一种难堪的境地,其根源则包括了对乌克兰国内政局走向的严重误判。
   
(2014年)11月乌克兰政局动荡起因于当时的总统亚努科维奇决定“东靠”俄罗斯,引发国内公众大规模抗议。12月初,亚努科维奇访华,受到热情款待,期间发表了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关于进一步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其中第二款是“双方强调,在涉及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是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双方相互坚定支持对方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发展道路,支持对方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政治社会稳定,发展民族经济所做的努力。”
   
上述内容在以往中乌联合文件中均有过,但这次分量和用词明显大幅增加。如比照2010年9月2日两国的联合声明,有关相互支持主权与领土的内容相对简单得多,特别是没有那句“并在乌克兰遭到使用核武器的侵略或受到此种侵略威胁的情况下,向乌克兰提供相应安全保证。”
   
无论用外交辞令如何解释,在乌克兰局势动荡时刻达成这类内容,必然留给人巨大想象空间,何况中国政府还向亚努科维奇承诺提供贷款,虽然说后者总是要回报的。无从知晓签署这些文件是基于对乌形势的何种考虑,至少一些基本判断是可以肯定的,即亚努科维奇不会倒台;而且还会“东靠”向俄罗斯,只要获得足够的支持;以及这符合中方的期待。这是常识,没有一个国家会对一个被认为是摇摇欲坠的政权慷慨许诺,以致自己颜面尽失。或许还有再次与俄罗斯联合抵制“西方渗透”的意味?不得而知。
   
不幸的恰恰是,很快一切都颠倒了。乌克兰人做了完全相反的选择,他们宁可流血也不走回头路。当年导致苏联解体的关键事件就包括乌克兰与俄罗斯几乎同时宣布独立,这本来已经足以帮助人们对乌的人心和局势做出基本判断。
   
亚努科维奇倒台后的乌克兰仍处于混沌之中,但像有些人期待那样“东靠”向俄罗斯几无可能。现在对中国外交最具挑战的是俄罗斯正逐步展开军事干涉,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如烈度难测的军事冲突、克里米亚日益高涨的分离运动,甚至包括对普京本人的严重后果也应在考虑之内。
   
中国的尴尬是,12月5日联合声明中强调的“支持对方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政治社会稳定,发展民族经济所做的努力”原则墨迹未干,军事干涉却来自俄罗斯,手法同当年日本搞“九一八”“七七事变”等差不多 。现在这条适用于反对俄罗斯在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的军事干涉吗?进一步说,中国将如何面对俄罗斯干涉极大可能引发的克里米亚分离运动?外交部发言人显得有些含糊其辞。
   
维持甚至倚重“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将因为俄罗斯具有扩张传统而不断冲击中国不得不恪守的不用武力干涉别国内部事务的那几个原则。这对中国来说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大家都懂。这次冲击不是第一次,也决不会是最后一次,只要中俄关系还是建立在多少有些想当然的基础上。中国外交最缺的是深刻检讨和评估成本。出现误判总是会有,但不应犯战略性错误,这是邓小平说的。
 
中国在中东欧地区(尤其是乌克兰)有重要的利益,俄罗斯在那里挑起军事冲突或出现“新冷战”,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不能受“选边站”思维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好不容易带着中国跳脱冷战,才有了后冷战时代中国外交的回旋余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xuemei-k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谢谢!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2014年写这些还没啥危险,现在就难说了。牛教授有水平。
xuemei-ky 回复 悄悄话 中国外交最缺的是深刻检讨和评估成本。出现误判总是会有,但不应犯战略性错误,这是邓小平说的。中国在中东欧地区(尤其是乌克兰)有重要的利益,俄罗斯在那里挑起军事冲突或出现“新冷战”,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不能受“选边站”思维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好不容易带着中国跳脱冷战,才有了后冷战时代中国外交的回旋余地。

本文转自爱思想,写于2014年,为克里米亚危机所作,原题为《中国对乌克兰外交的尴尬》
xuemei-ky 回复 悄悄话 牛军,1977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中美关系史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