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末瞎想:人在北京续

(2025-07-05 01:21:52) 下一个

经常呆在住所附近的星巴克,一是空调够冷、二是味道稳定。

 

星巴克通常对不消费的坐客很友好,但最近也采取了一种温和感(赶)人方式。店员带着一个二维码的牌牌,温柔地说:您可以扫码点餐。

 

坐我边上一个休息的保安老弟起身离开了。但,另一边的初中生爱搭不理岿然不动。有北京户口就是牛。

 

那些大商场里,空间蛮大,就是少有供顾客,特别是女顾客的老公们和孩子们,休息的公共区域和设施。或许他们觉得有碍观瞻。

 

在麦当劳买杯咖啡,自动取餐。“餐品已备好”都快十分钟了也没通知取餐,进去一问,杯子还在静静地等着咖啡降临。还是老问题,没人点热咖啡。

服务员抓紧道歉,说免费升级大杯。我说不用,我也没有抱怨的意思。服务员说您这么说,更得给您大杯。

大杯,espresso 也应该是双份,苦死了!

 

服务员快递员,真的好辛苦。惹急了,吼一声,也尽量不投诉。晚到发生过,送错发生过,都是我安慰他们。从来不会认为送个快递都犯错就活该送一辈子快递。你我只是在某个节点上比他们幸运而已。

 

办了一个中移动的号码备用。被告知如果号码立刻到海外使用,会被封号,需本人到营业厅解封。老号无此限制。

养鸡养牛,现在又多了个养号。据说需要养半年。

协议也很新颖,需要临摹“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后再签名。

对了,签名实际上是用正楷写下自己的名字,行书可能都不行,因为不能连笔。

 

我一直的问题:如此严格要求之下,电信诈骗为啥那么流行。

 

说到手机,就不得不提网和墙。

不能因为墙可以翻,就不能骂墙。

经常看到:翻墙那么容易,你还抱怨,纯粹是为黑而黑。我一定远离说这些话的,他们不是坏就是蠢。

是的,只要你不在乎那点钱,一个esim卡就不用翻墙了。可这不是钱的事儿。

 

类似的,好几个兄弟国家的海关,针对入关的国人卡要小费。据说有忿忿不平者联系使馆,答复:就那点钱,给了不就行了。

 

国人的传统是喜欢拿钱办事或办事拿钱,特别是小钱。但一个国家的海关针对某一个国家的国民刁难勒索,肯定是外交层面的事儿了,怎能任其泛滥。一个照会应该就可以了,再不行就对等。

 

 

现在的年轻人,高中或大学年龄段的,行为举止都很好。

但是,熊孩子们随处可见。不是孩子们的本质问题,是家长们的教育缺失。

 

至于在电梯里,经常遇到几人同时外放视频的情形,害得我都不知道该听哪个。

高铁里,一样的操蛋。

如果谁说你戴个耳机不就得了。F-ck u!

 

高铁真的很高级,从时速180公里的时候,每个座位就配了一个清洁袋/卫生袋/垃圾袋,某些袋子上还有英文标识。现在时速到了400公里+了,袋子还是那个袋子,英文还是那个英文。

 

道德这东西,只可律己!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