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成长:跟儿子讨论学习
(2014-01-29 07:15:47)
下一个
早上送儿子去上学,他下车之后我摇下车窗看着他,小家伙对我微笑,转身走了。走了有段距离,我在后面喊了一句:“我爱你儿子!”儿子听到后,很开心地回头笑了。
这是今天早上的一缕阳光。
昨天晚上前夫给我发邮件,让我读那篇《路边鼓掌的人》,我知道他这是怕我忧心儿子学习成绩不够靠前,发来文章让我宽心的。我谢了他,领会了文章的精神。
儿子是个好儿子,有爱心,善良,正直,爱上帝,心地纯良,性格温和,与人为善,尊敬父母。
比较欠缺一些的就是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其实在学习方面现在我对儿子一天比一天有信心。他几天前对我说他觉得自己可以考到5%, 这个是在他咨询了一些排在他前面的人的考试成绩之后才下的决心。这不是一个盲目乐观的孩子,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建立在收集信息分析情况自我评估之后的基础上的。
《Motivated Minds》那本书里提到孩子智力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是competent,就是他相信自己有能力。书里面记录了一个调查,高中生排名前25%的同学里面有20%的孩子对自己能力估计不足,他们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其实包括很多家长也是如此,总觉得别人家的草地特别绿,人家的孩子怎么都那么好,自己的孩子就是不行,心里焦虑得很。
而这种焦虑,恰恰暴露了父母的弱项,一: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自信,二:对自己孩子的能力不自信。首先是自己不自信,这是一种不自知的想法,外在表现就是特别焦虑,非要看到孩子在成绩方面反应出来得到确切的证据之后再来评估自己是否成功。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普遍认为孩子上了藤校的父母是成功的父母,而没上藤校的相对来说就不够成功。
我真不能说孩子上了藤校的父母不是成功的父母,不过我真的不会把考上藤校当作评估父母成功的唯一指标。
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些父母分享他们怎么教孩子,寓教于乐怎么把知识揉到现实生活里,八千万的老爹连吃了饺子都跟孩子讲物理定律是非常聪明的做法。有的爸爸在玩扑克的时候给孩子灌输数学概念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学习如果不能发挥创造力,只以考学为目标,那么路是走不远的。
在MM那本书里,孩子成功的要素有三个:competent, autonomy, and relationship。
就是孩子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有竞争力;孩子主动去学习,有主观能动性;孩子跟父母关系融洽,父母理解支持鼓励孩子,在智商情商方面都可以引导孩子。
而我儿子恰恰是在相信自己有能力和主动性方面有欠缺。
他跟我提过六年级他成绩有些下降,而当时又没有排名,导致他对自己评估过低,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打那之后,他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就下降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开始表示学习没意思,其实这些话恰恰是在掩藏他信心的不足。我问他那么为什么乐队失利之后反而还冲上去了呢?他说那是因为他知道他可以,他相信他行。
看到没有?在一个方面,当他觉得自己行的时候,他就可以冲上去。而有的地方,一旦他失去了自信,他就会更落后。
当年我没有干涉他,主要是不了解他的心思,太过放养了,导致他过去三年多一直都处在不自信的状态里。
好在为时不晚,我仔细观察分析了他的学习习惯和状态,最后跟他一起讨论,得到的结论是他上课不注意听讲,脑子不进东西,作业虽然写了,但属于交差性质,考试时就不行了。然后针对这个,我给他提的建议是上课好好听讲,与其痛苦地熬,不如找到乐趣。当然这点也就是帮助他主动学习,主动吸取知识了。
我告诉他我当年学习的诀窍,那就是上课尽量吸收知识,消化知识,这样作业写起来速度也会快,可以把更多时间用在他喜欢做的事情上,做到这一点我保证他排名满意。他不是没有能力集中注意力听讲,他在乐队练习的时候精神之集中我是亲眼看见的,我知道他的潜能,而潜能需要父母帮助发挥。
批评可以有,要鼓励式批评。表扬可以有,要切合实际表扬,不能随便拍马屁。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父母不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那又有谁能对自己孩子有信心呢?我会一直这样鼓励他,直到他不需要我的鼓励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