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潮起潮落,倾听寂静之声

闹市中倾听从我们心底发出的声音
个人资料
正文

教育的忌讳

(2013-06-27 21:03:54) 下一个

子女教育该怎么做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因为每个孩子,每个情况,孩子的阶段都不一样,但不能做什么好像有一定之规。 总结一下教育孩子忌讳什么。 

1。忌什么都听别人说的。
特别是初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摸门,别人说什么都听着都有道理。这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孩子已经比较大了,还是凡事要看看别人怎么说,会容易犯下面的3 45的错误。

2。忌别人说什么都不信。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与人交流可以克服自己的盲点,朋友的金玉良言可以免自己孩子的很多麻烦。不能一味固执己见。那么12 的平衡怎么掌握? 我觉得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要多听不同的意见,衡量自己孩子的情形,考虑孩子的性格和对不同事物的接受能力,找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办法。最后的主意自己拿,但决定要有充分的理由。

3。忌拿个例当普适原则。
这个问题似乎比较常见。谁没听到过这样的故事:某某因为某项特长进了H, 某某上了H, 结果还没有他上州大的弟弟强,某某上了州大,现在手下都是藤校的给他打工。。。。结论很明显吧? 错!某某能做的事,大概轮不到自家的孩子。几个例子不说明任何趋势,只能说,本来我们就不知道这些事的来龙去脉。某特长进了H 的,也许所有成绩都是满分,外加奥赛金牌,不过,这些人家没说,因为消息来自教他的那一样特长的老师。某某的弟弟本来也能上名校,但因为有个好机会,他就在读州大的时候就近办起来了一个公司,至于手下一堆藤校生的,他本来就比人家老20 岁,才比别人高一级。 即使事情不是这样,谁又知道这些事情其它的机缘巧合?用一个自己能看到的特点来代表一件事的本质和分水岭,大概是最误导的一件事了。

4。忌跟风,与别的孩子攀比。
自己不知道应该让孩子做什么,于是打听别人做什么,人家做的我也要做,这是把自己忙晕,把孩子的生活变得苦闷的最快的方法,同时搭上的还有不少的血汗钱。很多事可以做,很多事应该做,但理由不应该是因为某某在做。更不必学什么比什么,事事要赢,处处第一。常问自己,孩子大学毕业,我还会在乎这个吗?如果孩子拿到通知书就不在乎了,其实,现在也不必在乎。

5。忌朝令夕改。
对自己为什么在特定情形下怎么做不清楚,于是随心情,场景,自己说的话转眼就可以不算,让孩子不知所措,最终彻底失去信任和尊重。然后很生气为什么孩子不听话。可怜的孩子,不知道应该听哪次的而已。

6。忌看孩子只看一面。
要么孩子是朵花,要么孩子一无是处。每天只有表扬和只有批评的孩子其实一样可怜,都失去了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机会。 

7。忌执迷不悟。
坚持就是胜利其实是个笑话,至少多数时间是个笑话。坚持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的同时,也损失了宝贵的时间可以做更有效的事情。生命只有一次,还是要尽量做不需要太大的决心才能坚持的事情。不付出的确没有收获,但谁说过只要付出了,就一定有收获吗,或者一定比做其它事情有更大的收获吗?坚持应该比放弃先经过更严格的考核,保证坚持是有价值的。 

8。忌极端,好坏太分明。
父母都喜欢乖孩子,但你是否知道太乖的孩子在青春期出问题的可能更多,问题更大?父母有很多宝贵的价值观,但你是否知道物极必反?有的美德太过就是问题?节俭太过是抠门,勤奋太过影响身心健康,太无私的孩子常常失了主见和自我,太孝顺父母的孩子可能牺牲自己的家庭幸福。人生是个平衡,很多东西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不同。父母其实不见得要改变孩子,只要因势利导而已。霸道的孩子,培养他看到别人的需要,可以成为领导,淘气的孩子让他有可以破坏的东西,没准是下一个爱迪生,安静的孩子让他研究一些高深的东西,谁知道他会不会改变世界?

9。忌把爱和管教对立起来。
爱孩子才管教,不然做什么都比跟孩子赌气好玩。有满满的爱的孩子,才能甘心情愿服管教,才会即使被妈妈打了屁股,还是最爱妈妈。平时让孩子得到尊重,得到关怀,得到宠爱,需要管教的时候,其实有时候一个眼神就够了。怕孩子不觉得被爱而不敢管教,是很多父母的最大的错误。只有该管的时候管了,孩子才有安全感,毕竟,你如此在意他,宁愿冒让他生气的危险,也要教他做对的事情。管教不会挫败孩子的自信,反而会提升孩子的判断力,让他以后更有资本自信。管教及时的,孩子不会对父母怀恨,而会和父母更亲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整全的教育 回复 悄悄话 应试教育的最大失败,不是培养高分低能者,而是导致受此种教育的许多人不愿、不能、不敢回过头去检讨教育的问题,反思体制的弊端,以敏锐的思想、犀利的眼光和不同寻常的洞察力,追问施教者的资格和权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