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

评古论今,瞻望未来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统一的资本主义战胜分裂的社会主义

(2014-04-08 22:08:12) 下一个


二十世纪,从1922年苏联成立开始,到1991年苏联解体为止,中间去掉七年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进行了约六十三年的决定人类命运和前途的大搏斗。社会主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统一的资本主义战胜了分裂的社会主义。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以及其它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党和共产党联合对抗法西斯轴心国的联盟迅速破裂,世界重新回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二大对抗,以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争夺政权的斗争。由于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占领了东欧,使得社会主义得以壮大,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而美国占领了西德和日本以及与英法一起把西欧变成了资本主义阵地,形成了强大的资本主义阵营。而中国国共二党争天下,成为二战后的焦点,因为它将影响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二个阵营的力量对比。1949,共产党在中国得了天下,大大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使资本主义阵营感到恐慌。到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时,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取得战略优势,因为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二个军事强国:苏联和中国,尽管新中国一穷二白,中国的国内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证明了中共军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

 为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维护美国在欧洲的地位,美国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共12个国家在1949年成立北约,到1945年增加到15个国家(包括西德);而苏联也在1955年与东欧等8国成立华约,与之对抗。新中国与苏联于1950年2月14日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0年。中苏结盟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在世界呈现一片光明景象。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当时有个不显眼的优势。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发了战争大财,在政治,军事,领土和经济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张,成了资本主义的唯一超强,而英国则由于其殖民地纷纷独立,实力从顶峰衰落,英国不得不甘心接受美国的领导,这对资本主义在二十世纪后半世纪的长期统一和力量的凝聚起了关键作用。另外,从近几年关于共济会的研究,共济会对于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整合可能起了重要作用,也许共济会相当于扮演了二,三十年代共产国际的角色。
 
社会主义阵营在50年代初存在一个当时不起眼的隐忧:出现了二强。一是二个强人,斯达林和毛泽东,斯达林在世时虽然毛泽东表面对老大哥斯大林尊敬,但毛泽东的个性和他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以及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得毛泽东有足够的资本骄傲而不屈从于苏联。二是二个军事强国:苏联和中国,这使得苏联老大哥想长期对中国这位老弟发号施令变得困难。斯达林1953年去世,斯达林的早逝没过多久就给中苏关系和苏东关系投下阴影。随着新中国在50年代初期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在1955年达到了高峰,资本主义前途似乎越来越暗淡。但问题来了,毛泽东的资历,能力和威望斯达林之后苏联无人能比,而苏联又想继续扮演老大哥的角色,苏联后继领导人赫鲁晓夫想继续对中国领导人指手画脚就变得困难。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是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赫鲁晓夫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无力担当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二个事实很快就证明赫鲁晓夫是个战略弱智。一是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上非斯达林化,二是在该会上修正斯达林路线,这不仅为日后中苏关系生变和动摇华约根基种下了祸根,也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垮台种下了祸根。非斯达林化和反个人崇拜在中国对毛泽东的地位形成了威胁,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在1958年的中共八大报告中去掉了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共指导思想的表述,引起了毛泽东的警惕;修正斯达林路线,赫鲁晓夫提出了三和,三和即和平过渡,和平共处,和平竞赛,这显然反映了他对资本主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主张以武力推翻资本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势不二立,不可能和平共处,显然以后半个世纪的历史发展证明了赫鲁晓夫犯了战略错误,毛泽东是高明的战略家。毛泽东以其独立不羁的个性不听苏联领导人的劝告在中国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独立探索,在1957年底开始发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但这个大胆的尝试,不久遭遇了挫折。赫鲁晓夫非斯达林化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关于斯达林的秘密报告传到东欧后引起了震撼,动摇了华约的根基,也动摇了社会主义阵营的统一战线的根基,是一大战略错误。我并不是说赫鲁晓夫反对个人崇拜和纠正斯大林肃反扩大化的错误本身不正确,但这件局部看上去正确的事情却损害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很快,1956年东欧发生了波匈事件。为平息匈牙利事件,苏联派了坦克去镇压,这给社会主义阵营留下了一道伤口。也是由于修正斯达林路线,导致了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阿尔巴尼亚断交。毛泽东与赫鲁晓夫越走距离越远,观点越来越相左,这中间有关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争论,有纠缠于国家主权和领土的争论,更关键的是赫鲁晓夫对资本主义妥协甚至投降的战略与策略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要斗争到底直到社会主义取得完全胜利的高远战略的矛盾,等等。从苏联1960年撤走专家,要中国还债,到1963中印战争苏联支持印度,中苏关系一步步走向决裂。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突然下台,此时,毛泽东基于维护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大局,决定利用十月革命四十七周年的契机,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前往苏联祝贺,摸清苏共新领导的政治意向,寻求避免中苏彻底决裂的途径。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以各种方式向苏联传递重修于好的信息: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人联名给苏共新领导勃烈日涅夫、柯西金、米高扬发去贺电,电文公开见报,中国报刊暂停论战,开始正面介绍苏联新的建设成就。11月5日,毛、刘等人再次联名发去节日贺电,7日刘少奇与邓小平出席了苏联驻华大使馆的国庆招待会。同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在伟大十月革命旗帜下团结起来》的社论。11月5日,周恩来、贺龙、伍修权、刘晓、潘自力、乔冠华等一行中国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受到柯西金等的欢迎,下榻列宁山政府别墅。稍事休息后代表团开始紧张的活动,礼节性地拜访了苏联各位新领导和各国代表团,并接受回访,利用一切机会与苏联方面接触,传递期望改善关系的信息。周一行回来报告苏联并没有改变路线的趋势,中共继续批判苏联执行“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路线”。这次毛泽东对苏联表达的重新修好的愿望其实非常重要,但苏联新领导人勃烈日涅夫缺乏战略眼光,错过了很好的历史机遇。这次机会更重要地是影响到中国的文革,因为,如果中苏这次修好,毛泽东很可能不会发动文革,因为中苏友好需要刘少奇为代表的一批中共领导人,他们的留苏背景和对苏联较温和的立场有助于维持中苏关系。在苏联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巨大压力下,毛泽东为了防止中共走苏联的修正主义道路,决定在中国对他认为的以刘少奇为代表的党内外资产阶级发起一场全面坚决彻底的革命斗争,这就是1966年开始的文革,文革打断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在文革中,1969年,中苏之间还发生了边境小规模战争,珍宝岛之战,使中苏走上了全面对抗,苏联成了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敌人,比资本主义的美国威胁还大。这毫无疑问,消耗了中苏二国的实力。中苏决裂带来了四个重要影响:1〉削弱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治力量,2〉削弱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力量;3〉大大萎缩了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贸易往来,萎缩了社会主义的国际市场。4〉影响了中苏的科技合作和发展。中苏决裂最终必然使资本主义阵营对社会主义国家从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各个击破。资本主义统一的国际市场必然在经济上打败国际市场萎缩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苏决裂成了中国文革得以发动的一个重要外来因素,而文革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破坏最终使得毛时代结束后的中国不得不转向对资本主义开放,到资本主义阵营去寻找国际市场,从而使中国转向资本主义道路。中苏决裂对毛泽东时代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逼迫毛泽东打破意识形态转向第三世界寻求联盟,更为影响深远的是逼迫毛泽东让中国和美国握手,这为以后邓小平时代大开门户转向资本主义创造了条件。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就是中苏决裂的产物。毛泽东在军队的支持下利用学生作主力成立红卫兵推翻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共产党组织系统,实现了权力更换。但毛泽东没法更换军队的权力系统,文革不能彻底,这最终导致了共产党旧王朝复辟。1971年到林彪事件,军心不稳,为维持军心,同时因为新政权不懂经济,毛不得不重新启用邓小平等老干部。

 毛泽东时代结束,邓小平上台后彻底否定文革,否定毛泽东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把重点转到经济建设,顺应了历史潮流。邓搞改革开放,把中国引向了资本主义世界,与资本主义通过市场交融,虽然使中国重新获得生机,但也使社会主义制度一步步消解。改革开放使共产党首先致富,执政党从无产阶级的代表变成了资产阶级和特权阶级。那么政权的性质在发生根本改变。

 中国虽然在80年代与苏联恢复了关系,但苏联和东欧本身在变。由于英美势力对苏联和东欧共产党的渗透,英美代表戈尔巴乔夫爬上了苏联最高位置,通过所谓政治改革把苏联引向了死路,最终在1991年导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瓦解。而在89年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即开始崩溃。苏联和东欧之变,其实也是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被美英资本主义阵营各国击破的结果。东欧之变,苏联袖手旁观,苏联之变,中国袖手旁观,由于没有紧密的联盟关系,苏联共产党内反戈尔巴乔夫势力没有向中国寻求援助。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瓦解,中国向资本主义转型,越南向资本主义转型。。。。。。。剩下朝鲜几个社会主义枯藤烂瓜等待死亡。一个没有广大国际市场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死亡,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的包围下,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国长久生存,它必然被资本主义的封锁和资本主义广大的国际市场和政治与军事联盟所打败。

 社会主义阵营在50年代后没有重新建立一个共产国际组织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建立一个有效的共产国际,只协调对资本主义的战略而避免干扰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是非常必要的。而资本主义有共济会或类似这样的国际组织统一协调。所以,是统一的资本主义打败了分裂的社会主义。在斯达林后,苏联没有出现一个像毛泽东这样的战略家来领导社会主义阵营,是一大败因。当然,社会主义失败还有自身其它原因,如没有解决好民主与自由的问题,但这是可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解决。
 
一时之胜在于力,千古之胜在于理,二股势力对决,理在谁手里,只有千年后的后人才知道,今天我们所知道的只是这一回合的较量谁胜谁负。谁联合统一就力量大,谁分裂谁就力量小,力量大者战胜力量小者。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是轰轰烈烈的,是悲壮的,她整体上失败了,但她的理想的光芒并不会熄灭。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平等观念绝不会在人类社会完全消失,因为它是针对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提出来的纠正制度,她应该有一定的合理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