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主儿

文能怡情,纷扰的世界,给自己一片安静。不在乎多少读者,只在乎自己的内心。
正文

美国墓地和安葬文化(二)

(2025-11-06 23:12:55) 下一个

 上一期做的美国安葬文化后,我想也可以再更深入的聊美国安葬文化里另一个层面。

 

   美国墓地之所以购买者有永久权,是因为美国的墓地一旦被政府划归为墓地后,是不可以被其他任何用途征用,所以就是一个永久权存在。

  在美国墓地文化也是有阶级性的。富人能够选择花10000-25000元将自己的遗体做成“生命宝石”,或花2900-25000美元购买一棵树的使用权,仅供自己骨灰的抛洒,而穷人的遗体只能埋进丛葬地,或是无人认领。

 

  在美国如果无家可归或无亲属,政府支付最基本的火化费用大概是 1000左右,然后存放一个公共领域。

《纽约时报》报道了一个名叫乔治·贝尔的昆斯区男子,他孤身一人去世,没有留下遗嘱。他被火化后葬在新泽西州的一个廉价墓地里。也有贫穷的穷人美国中逝世家人的骨灰撒入密西西比河。

 

  上一期聊到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选择火葬,其中最大的原因是美国这几年棺木价格飙升,也让许多人买不起。

  美国新奥尔良有一所豪华墓地,如今也成了观光景点。这种豪华墓地喝中国南方大富豪的墓园很相似,夸张而富有。

 

  死亡在中国是一个比较禁忌的话题,传统文化重生轻死、惜生讳死,以至于许多人面对亲人离世时,常常感到迷茫、无助。

美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因人而异,但整体上可以说是比较开放和尊重的。在美国社会中,死亡被视为自然生命周期的一部分,人们通常会接受并尊重死亡的存在。

 

   另一方面,美国人也越来越重视生前规划和医疗护理指示,以确保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得到尊重和合适的医疗护理。总的来说,美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是尊重和开放的,他们努力让死亡成为一个能够被接受和处理的自然过程。

 

  在死亡后,如何处理遗体以及允许哀悼者如何纪念或对待死者,往往体现了一个社会在阶级、性别、年龄、宗教、种族和信仰方面存在的所有不平等。美国穷人没有“权利”获得公共资助的葬礼一样,死者之间的不平等甚至比生者之间更大。美国并不是唯一出现这种情况的国家,但考虑到美国在经济指标上是多么富裕,这种现象尤其引人注目。

 

  从哲学上说,人生而平等,死亦平等,但在人类社会中,死后的葬礼是不平等的。

富人与死亡有关的一切(包括遗体处理方式、葬礼仪式、纪念品)一方面在阶级上彰显特权者与穷人的差异,另一方面又在消费上证明着每个人的独特性。但穷人在死亡面前没有拥有追求“独特性”的权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世界在我心中 回复 悄悄话 但在人类社会中,死后的葬礼是不平等的。说得对,不可能平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