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86)
2017 (160)
2019 (124)
2021 (91)
2022 (160)
2023 (160)
2024 (112)
我会做豆浆豆腐花和纳豆,想吃自己做,尤其是纳豆,每天吃,快吃完了就再做十来瓶,满满的K2,好像还有小小的抗血凝作用。
但做菜没菜谱的我,虽然做了很多年豆花,跟迷路一样,出错很常见。
前几天又程序出错,先煮黄豆再做豆花,浪费了豆浆,这是第几次出错了?
是的,想吃豆花,必须先打泡好的黄豆,然后过滤煮熟,再做豆花。
昨晚泡了韩国店买的有机黑豆黄豆,今天早上打好过滤,然后煮熟,大火5分钟,我煮了8分钟,水放少了,豆浆太浓。
也许黑豆的关系?出了很多豆皮,晚上有腐竹吃了:)
豆腐皮出了好几次,满满的脂肪:

放水的比例少了,豆腐花不太软,放点有机梨酱,好吃:

剩下的豆渣也不浪费,蒸20分钟,晚饭拿来做点啥,高蛋白高纤维。

上次泡的黄豆留了1/3想发芽,每天换水却只出些芽尖尖,记得我蛮会发绿豆芽的,怎么就不能发黄豆芽呢,今晚用来炒豆豉辣椒算了,小时候的记忆。
去韩国店买些做泡菜的材料,天气冷了,可把发酵的泡菜放外面,放室内味道挺大的,最好的益生菌,可惜没有国内那样的隔水坛子,泡菜从小吃到离开家,那个年代知道啥益生菌啊,就是下饭菜,好吃。
韩国店的萝卜没有中国店各种萝卜(包括心里美)的辣味,炖汤做糕点做凉拌都会好吃。
韩国店里好多中国产的商品,几乎所有的商品对等韩国产的就有中国产的,但韩国产的价格贵好多,比如辣椒粉,中国产的几个品牌同样的重量不到10块,而韩国产的却是30-40块;味噌也一样,日本产的贵很多;我过去会买国产的东西(平均1次/月,我家在 Metro 和 farmboy 买菜),韩国产的贵,但这2年开始我买韩国日本产的,很少吃国产的东西了,不是不相信国产有质量正宗的食品,主要是不相信商家会不会为了利润进口质量差的(毕竟进口食品不是件件查,只是偶尔抽查,而所谓外资的食品也只是在外国专家去查的时候才做样子,看一些视频说某些工厂只有1-2台机器做正宗的,其他的都是不合格或给外面的小厂做,在卷的年代,商家为了生存和利润不得不昧心,但出口的商品还昧良心进口就不地道,价格翻了多少倍?),反正商家也不差我一个,大把人去买便宜的东西;2周前去中国店买了一包新鲜的上海粗面,过期是11月中,打开面条硬邦邦的,煮了15分钟中间也熟不了,最后全扔了,明显就是改了过期日期的,不地道。
今天天气很好很暖和,俺坐外面晒太阳,老家人冬天喜欢坐外面打麻将,暖乎乎的。
法语听听鬼节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