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地摊儿

想起什么侃什么, 没正文, 一笑了之。
正文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节能故事)

(2013-07-12 11:56:26) 下一个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节能故事)

 

像许多在美的老中一样, 太太依然保持着中华民族节俭的美德, 尤其注意节约能源。 空调若不是我和孩子抗议, 就要调过冒汗的临界点了。 热点儿也就罢了, 咱能忍, 可这屋里的亮度她也要监管。为省电,卫生间里大镜子上那一溜儿灯泡, 只有一半是亮的,另一半让她拧松, 打发下岗了。为此,前几年,我不止一次在她化妆修眉时担心地提醒: “看得清吗? 可别都拔了。 要不要我给你拿手电照着?”

 

我喜欢亮堂, 下班回家后 随手,啪,啪,啪,所有的的灯都打开,这时她总要气急败坏的叫道:“ 嘿,你挣多少钱, 烧得慌啊, 开这么多灯!”吃晚饭时,夏天不让我开餐桌上方的吊灯, 大白天,开哪门子的灯啊, 会吃到鼻子里呀?”冬天黑得早, 我一开这灯, 她就把相邻厨房区的灯关了,临了还要气呼呼地瞪我一眼。 一次我抱怨光线不足, 看不清。与往常不同,内人未恼,粲然一笑,开始给我补课:“还是学英国文学的呢,连这都不懂啊?朦胧中有情趣, 没看人家伊丽莎白女王,晚宴点蜡烛,还没这灯亮呢!。

 

最让人讨厌的是她经常手伸得太长,关别人的灯。 一次她睡了, 我还在另一个房间上网。 渴了, 要下楼热杯茶。我特意把门敞开, 以便回来时能看见路。琢磨着我快回来了,她就偷偷地爬起来把我留的灯关了,还悄悄闭上房门 (“不见鬼子不挂弦儿”)。我热好了水, 关了楼下的灯,方发现家里漆黑一团。没辙了, 硬着头皮, 战战兢兢地端着水上了楼梯。 记得下楼前房门是开着的, 没防备,一下子撞了了个满天花, 热水溅到手上, 疼的大声惨叫。 更糟的是,怕杯子落地会把脚伤了, 还不敢把手背上的烫茶叶甩掉, 只能忍着疼,到处摸着找电门, 要多窝火有多窝火。

 

室内光线暗固然有不方便的地方, 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像总管说的那样,能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偶尔还能使人亲身体验到唐诗宋词中的诗情画意,更深地品位那特有的意境。

冬天,冰天雪地, 下班回来, 饥肠辘辘,落坐桌旁。

许久未见饭菜端上,环视,寻意中人,不见芳踪。家里只点着一盏灯,大部隐在淡墨中。 失望落寞之际,一转身,“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这疙瘩猫着哪!翠花, 快,上酸菜啦!”

这惊喜不是谁都能体验到的。

 

老城

*玩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随意 回复 悄悄话

呵呵真好玩,您很幽默,妻子会持家

平凡的日常经历可能不少家庭都有,总有磕磕碰碰 但您以幽默化解很值得借鉴欣赏
.川晔 回复 悄悄话 喜欢这样的太太!小哥您太有福气了。
nightrose 回复 悄悄话 可以买一些小脚灯,插在墙壁中下部的电源上。好的脚灯可以由光线调节开关,只有外界光线不够时才亮,而且亮度很低,足够照亮走廊之类,但是不会刺眼,耗能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颐和园 回复 悄悄话 这真是个真心实意,踏踏实实跟您过日子的贤内助,好老婆!对两口子亮度习惯的不同,您以幽默对之,赞一个!不过,您家灯的装置有点奇怪,一般来说,楼下开灯,人上楼后可以在楼上关灯。您家的灯难道不是这样的标准设置,让您挨烫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