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个让人欣然接受的高大全人物:冉阿让

(2014-05-27 09:45:00) 下一个

 

西方世界的高大全人物,中国人往往是认可的。中国自己的高大全人物,中国人往往是不认可的。

也许是西方作家的忽悠能力大,也许是西方人物适合于描写,也许是别的什么原因。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Marie Hugo)的原著小说很多,《悲惨世界》是我认为的最好的一部。

《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英语发音:/leɪ ˌmɪzəˈrɑːb/,另有中文译名《孤星泪》,原意为“悲惨的人们”,“可怜的人们”),雨果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是19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小说描绘了19世纪初20年间几个法国人物的生活背景,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起义等政治现象叙述。

雨果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个真实的罪犯和警察,他把这个真实人物的性格分成了故事中的两个人物。悲惨世界通过它不计其数的舞台和荧幕的改编作品被世人所了解。最著名的改编作品是同名音乐剧。

1801年,一个名叫冉阿让的穷苦农民,为了帮助饥饿的侄子们而偷了一块面包(还有企图逃狱)而被判19年苦役,刑满释放后,持黄色身份证(意指:带有前科、案底的假释证明)讨生活又处处碰壁,只因为有罪之身。到1828年,雨果又开始搜集有关米里哀主教及其家庭的资料,酝酿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圣徒式的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的故事。在1829年和1830年间,他还大量搜集有关黑玻璃制造业的材料,这便是到蒙特罗,化名为马德兰先生,从苦役犯变成企业家,开办工厂并发迹的由来。此外,他还参观了布雷斯特和的特龙苦役犯监狱,在街头目睹了类似芳汀受辱的场面。

1846年2月22日,雨果年轻时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两个士兵挟持着一个因偷面包而被判死刑的男子,当时有一位贵夫人坐着漆有家徽的马车经过,囚犯注目贵夫人,但贵夫人对囚犯却视而不见。他认为此事表明当时法国平民承认贵族,贵族却无视平民的存在,从此使他萌发写《悲惨世界》的念头。

《悲惨世界》的主题是写人类与邪恶之间不懈的斗争,人类本性是纯洁善良的,将一同走向幸福,但要经过苦难的历程。书中穿插当时法国革命动乱的背景和拿破仑滑铁卢战役的描写,以及当时法国社会的很多细节都有论及,比如俚语、下水道和女修道院等情况,雨果在书中都分有独立章节描写。故事情节错综复杂、设计巧妙、跌宕起伏。雨果力图表现严刑峻法只能使人更加邪恶,应根据人道主义精神用道德感化的方法处理,他借主人公之口说道“最高的法律是良心”。他写道:“将来人们会把犯罪看作一种疾病,由一批特殊的医生来医治这种病。医院将取代监狱。”

为了这部书,雨果前后构思了40年,到晚年才完成。他自称这是“一部宗教作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jesusmary 回复 悄悄话 最高的法律是良心

将来人们会把犯罪看作一种疾病,由一批特殊的医生来医治这种病。医院将取代监狱。
无知无为 回复 悄悄话 不是什么高大全,而是当时社会乃至当代社会的道德缩影;也不是什么弃恶从善而是对什么是善恶的疑问。一部不朽的作品在于摆事实讲道理,模棱两可、发人深省。

你所谓的中国高大全我想指的是共产主义的扭曲吧?建议你去读点经典试着去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文化
wolfkiller8 回复 悄悄话 孤星泪通常指迭更斯的小说,主人公是孤儿奥利佛。
moreco2pls 回复 悄悄话 雨果一部悲惨世界完爆所有莎士比亚作品。对社会制度的影响也比莎翁大许多。

1995年同名法国电影,以犹太人故事重演 Jean Valjean, 同样震撼人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