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讲几个小时候遇到的人物(伍):蛐蛐小开

(2013-06-12 20:57:58) 下一个

俺老猪从小在临安府长大,当地百姓有一种非常特别的爱好:斗蛐蛐儿。

讲到蛐蛐儿或蟋蟀,大家一定会想到《促织经》的著名作者贾似道同志。该同志光辉的一生,可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81977.htm

在民间,其最有名的传说是当襄樊前线的800里加急军情折奏送到京城临安时,扣下不报,而先去斗蛐蛐儿,最终导致襄樊战役的失败:蒙古攻围襄樊甚急,皆秘不以闻;有言边事者,辄加贬斥,宋理宗师臣相称,百官都称其为周公。咸淳九年(1273),襄樊陷落。。

由此可见,蛐蛐儿的诱惑是很大的!番邦有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国王,而俺中央帝国有爱蛐蛐儿不爱江山的大宰相!

言归正传,俺老猪有一位曲姓同学,其父是捉蛐蛐儿高手,常常在晚夏初秋的凌晨,挑了一担的蛐蛐儿叫卖,35分,15角地卖,几个月下来,收入可观。。。(要知道,当时的油条,烧饼3分钱加1两粮票一个,8分邮票寄全国。工人工资大约30圆人民币。)但因身体原因,他不能再去捉了蛐蛐儿当天就凌晨卖出了。因此,他慢慢将此技能传给他儿子。。。

某一天,曲姓同学找到了俺老猪和另一个同学,约我们一起去捉蛐蛐儿去,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他老爹不陪,并到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地方。找我们是为了给他壮胆。

第二天凌晨3点,我们3人带好设备,会合後就向目的地出发,途中,曲姓同学教了我们很多蛐蛐儿的知识和蛐蛐儿的技巧。。。到目的地後,开始非常顺利,一下子就捉到了20几只。。。那时,天也开始蒙蒙亮了,打算再抓1-2只就收手了。正在那时,听到了一个非常低沉的而有力的“渠--渠”的声音从某个棺材中传来,哈哈,又有一只好蛐蛐儿了。我们三人轻手轻脚地向该棺材走去,突然发现,棺中的骷髅头在点头,我们走一步,它点一下,我们走两步,它点两下,我们不动,它也不动,如此重复几次。。在对峙数分钟後,另一个同学终于崩溃,大叫一声“有鬼”,撒腿就往后跑,我们俩也吓的半死,跟着往回跑,曲姓同学说是贾太师显灵,不让我们碰他的蛐蛐儿,而另一个同学的裤裆已湿了一大片(後得绰号‘杂西PAUL’)。 。。大约半小时後,天也亮了,我们也缓过气来了,就打算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们仨人回到了原处,终于看清了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吃了太胖,卡在了那骷髅头的嘴中出不来,看到人来後,拼命要跳将出来,而我们看到的是骷髅在点头。。。。。

 

不过,现在看来,有点冤枉贾太师了。一个几百里外大会战的成败在他手里,那么战区最高司令长官在干吗?没有听说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另一方面,把前线的800里加急军情折奏扣下而去斗蛐蛐儿,实在匪夷所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