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穷同学富同学们 - 答'从小到大认识的穷朋友基本都完了'!

(2013-01-29 19:42:22) 下一个
基本不同意"从小到大认识的穷朋友基本都完了"的观点。

我应该属于文中所说的一穷二白的屌丝,上了个像样的大学,又来到美国,还能年薪十几万的,哈哈!就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说一说。

上初一初二时是在下面乡里的中学,同学基本都是农家子弟。家境稍微好一些的,有几个是乡镇干部子弟,还有教师的子弟。对于这样的初中,能出去的学生真的是凤毛麟角的。因为很偶然的因数,我们有三四个成绩好的学生被选拔到镇里最好的初三,然后上高中大学。这几个都是农家子弟,应该属于一穷二白的范畴。现在两个在美国,一个在上海,都还不错。当然对事物认识的差距,那时候已体现出来。我记得有一个老师的女儿,长的很漂亮,每天早晨站在宿舍外刷牙,那一口洁白的牙齿,把我给羡慕的!因我是从初中才开始刷牙的。

高中是在市里最好的高中。同学大部分来自下面乡镇,也有一些城里的学生。基本上下面来的学生成绩要好一些。城里的学生也有成绩很好的,如我班的第一名。好几个城里学生的父母都是这个局长那个处长的。后来基本上都上了大学,留在外地工作的,以乡下学生居多,都还混得不错,如今基本上都能有房有车。当然大多数同学回了本市。这些同学中,下面乡镇来的同学也有混得不错的,不过父母本来就在城里的,相对要过得滋润一些。尤其父母是这个长那个长的几个同学,他们的父母亲在国有资产私有化的浪潮中的斩获,基本上能保证他们现在衣食无忧。

上大学是在京都,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具体的数目虽然不好估计,但应该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下面的市县。农村来的应该也不少。毕业后有出国的,读研究生的,有留京的,有回各个地方去的。以我接触到的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说,通过这些年的打拼,大家都有房有车,生活也都比较稳定。没有特别大富大贵的,也基本上没有穷困潦倒的。京都的本地同学,与外地的同学也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所以读书是不是一无是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没有好的学习成绩,我们这些农村来的屌丝们如今怎么能在这儿指点江山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