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看一部国产片而觉得有引人入胜的感觉了,但是老炮儿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弦。
六哥曾经是领着一帮兄弟叱咤京城的风云人物。而今六哥已是六爷,也就能在自己门前的小胡同里能“罩”着点。 但他的行事做派还是按着从前的“规矩”。规矩是什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规矩就是六爷之所以是六爷的原因。尽管世易时移,但是这些规矩还是融入了老炮儿们的血液里。“男人不能打女人”;“男人得有男人的样子”;“做事得论理儿”;敢作敢当,以及江湖义气等等。
电影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廉颇老矣的六爷为了救出自己闯祸的儿子和一帮血气方刚的富二代官二代“京城十二少”发生碰撞的事。老规矩碰上了新世代。六爷执意不报案,要按规矩来,尽管以小飞为首的京城十二少扣押了阿波,六爷愿意以“理”论,赔偿损失,赎回儿子。在筹钱的过程中,以往的兄弟帮有的还是守着规矩,讲义气,也有的因为各种现实或者个人的原因借故逃避或者是盛气凌人。去赎儿子的过程一波三折,六爷被扇耳光,灯罩儿帮了倒忙给豪车刷漆“毁容”,双方差点兵刃相见。结果在小飞的女友把阿波和钱送回来的时候,误把小飞父亲贪腐的佐证交到了六爷的手上,结果引起了六爷被小飞父亲的人追打。在六爷占了先机的情况下,他还是同意了小飞以碴架的方式解决问题。
冯小刚的六爷确实刻画出了一个曾经辉煌但是如今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北京老炮的形象,果然是不会演戏的导演不是好演员。虽然是普通的老百姓,但是他身上的精神气却让他的形象十分丰满。 一口京片子,虽然慢条斯理但是你却能感受到他的张力和潜藏的狠劲。江湖已经不是那个江湖,但他还是想着快意恩仇。冯小刚感动到了我。特别是电影的结尾,他一件一件地了了自己的”身后事“,没有通知任何人,只带了一把年轻时候的钢刀,单身赴会。当他拖着病累的身体,大步走上结冰的湖面,给我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他有他的”理“。尽管答应了碴架,但他还是检举了小飞的父亲。因此,他只能单刀赴会,不牵连任何人,基本上是奉上自己的性命为交代。他可以有别的选择,可以开个价码,提出赔偿,也可以直接报警,但他都没有。我想在他接受小飞的条件的时候,他其实已经决定了以自己生命的代价去坚守这个”理“。冯小刚的表演水到渠成,让我觉得老炮儿在这个时刻做出的这个选择是合理的。冯小刚的演技确实这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
故事在这个时候有点虎头蛇尾之嫌。虽然我理解他的选择,但是影片的结尾给了冯小刚在冰面上的大量的甬长的镜头,实在有些拖沓。在影片应该是高潮的部分,两边的人马似乎都是在非常平静地观看六爷在冰面的独行。然后画面戛然而止,导演似乎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结尾,索性让观众自己去填空。我觉得导演的意图可以体现得更充分一点。我想导演更多的是想呈现老炮儿孤独而悲壮的生命终点,其实可能更能给人震撼,但导演似乎又画蛇添足地让他的老混混们全体出现,结果一种荆轲刺秦的悲鸣变成了两种混混阵营的混战。我也不懂小飞的悲哀,导演似乎要体现老炮儿的”神气“似乎还有传承的空间,体现在小飞的感动和阿波的转变,但是这种传承似乎有点勉强,也许是新人的演绎还有进步的空间。
这个故事我最不能理解的也就是结尾了。在我看来,这就是最现实的”蚍蜉撼大树“的故事,也许蚍蜉的悲剧性结局才更现实,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而不是像电影中的正义由小人物伸张,甚至他们的”混“更上升到了某种为国为民的大义上,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在这个电影中,老炮儿必须死,但是应该死得更让人扼腕才对。
All rights reserved @ 月泉晓澈。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在六爷在冰面上长达一分钟的前进时,我还真是怕冰裂了,然后他就掉下去了~~~就没有然后了。
我觉得最好的戏, 就在最后六爷冰上的那一段。这确实就是”蚍蜉撼大树“的故事。 那份以卵击石的勇气和不屈,那种力不从心的无奈和悲凉, 冯小刚演得淋漓尽致! 你把六爷和他的哥们想成当今的百姓,那群小飞们是当今的权势, 应该会好理解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