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7)
2025 (1)
现在流行打卡。美国的一位朋友要打卡所有美国国家公园,国内好友正在打卡中国古镇。我要打卡的是诺贝尔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她们行万里路,我读万卷书。
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至今已有大约122人获奖。 作品之多,再加上语言障碍,打卡诺贝尔文学奖会比打卡茅盾文学奖更费时费力。
翻翻我的书架,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书籍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泰戈尔的《飞鸟集》和《The Grapes of Wrath》 by John Steinbeck (1962)。这本《The Grapes of Wrath》 崭新如初,买了之后就被丢在一边。这是一本有争议的书,在美国有的州被禁。这反而激发了我的兴趣,成为下一本打卡的书籍。
诺贝尔文学奖至今打过卡的有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而说它欺骗了我们”的印度泰戈尔(1913)。 有《老人与海》的美国海明威(1954)。 有《静静的顿河》的苏联肖洛霍夫(1965)。 有《百年孤独》的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有《蛙》的中国莫言(2012),有“Blowin’ in the wind" 的美国Bob Dylan(2016). 如果算上影视, 有《日瓦戈医生》的苏联帕斯捷尔纳克(1958)。有《伊豆的舞女》的日本川瑞康成(1968)。有《Away From Her》的加拿大Alice Munro(2013).
美国诗人Louise Glück 获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 试着读她的诗, 晦涩难懂,不知所云。 而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Her unmistakable poetic voice that with austere beauty makes individual existence universal" 更是端坐云端,不识人间烟火。有人把她和另一位美国女诗人 Emily Dickson作比较。我只能为Emily Dickson 惋惜,生得太早。
和茅盾文学奖比,诺贝尔文学奖似乎更注重作家和作品的价值取向。 To be specific, 是西方价值。所以莫言的《蛙》能获奖,高行健的《灵山》能获奖,前苏联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能获奖,前苏联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能获奖。 在我看来,莫言的作品光从文学角度看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算不上是极品佳作。
这些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中最震撼我的还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这本巨著兼具文字的优美,思想的深刻,叙事方式的独特和故事构架的魔幻宏大。 书中佳句很多,最喜欢的一句是“ 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
有人说马尔克斯的作品滋养了无数中国作家。这话好像并不夸张。 马孔多小镇就出现在莫言的《蛙》里。而另一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麦家就说过 :"二十世纪后半叶,如果世界只有一个作家,就是马尔克斯;如果只有一本书,就是《百年孤独》。"
其实中国有一部巨著是可以和《百年孤独》相媲美的。那就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红楼梦》里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看到了一个个判词,预示着家族所有人的结局。《百年孤独》中小奥雷里亚诺终日趴在吉普赛人留下的羊皮纸上,而布恩迪亚家族每个人的命运都以密码方式写在这张羊皮纸上。 两者的魔幻手法何等相似。这艺说不定是马尔克斯从曹雪芹那学来的呢。 其实不是,《百年孤独》发表于在1967年,而《红楼梦》到80年代才有了西班牙语版本。只能说“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看窦文涛的《圆桌派》,说马尔克斯1990年到北京和上海访问,看到书店到处是擅自出版的《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非常气愤。对陪同的文化名人包括钱钟书说:“各位都是盗版贩子啊”。 令钱钟书颇为难堪。其实钱钟书先生何尝不是盗版的受害者呢。 90年代初我在校园门口的书摊上买了一本《围城》,一边读一边改错别字。 经历了百年孤独的中国和世界严重脱节,不知版权为何物。
令人欣慰的是几经努力,曾放下狠话“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他的作品”的马尔克斯把书正式授权给中国的出版社。 我们终于读上了正版的《百年孤独》,也学会了对作者和版权的尊重。
加西亚·马尔克斯于2014年作古,但他的《百年孤独》将如钻石般恒久流传。
谢谢小C. 握手!
— 也有这个感觉,虽然我诺贝尔奖作品几乎没有看过,但是读过内容简介。
凤香这个卡打得好,非常文艺 :)
谢谢菲儿。
我要感谢你呢。 读了你的那篇博文,我才想写这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