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7)
2015 (42)
台湾之行,期待已久;一旦成行,回味无穷,感慨良多。
世人云:“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若套用此言,我恐“台湾归来不食人间烟火”。八日行程,美食如潮,体重猛增数磅,归美后唯有节食赎罪。胃口被彻底惯坏,一时竟不知该拿什么犒劳它。
苏轼有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若让我日日如此,我亦甘愿化作岭南人。书归正传,台湾之行印象绝佳:人美、景美、食更美,三美合一,铸就宝岛真谛。此为感想之首。
一、归属:原来家就在这里
中国地图展示台湾四面环海。可我到此数日,感受最多的却是“五面邻水”——天上之水,频频光顾。
这是否上天对宝岛的特别眷顾?雨水滋润了土地,孕育了人杰地灵:人均收入世界第17,降下了张忠谋、黄仁勋、苏姿丰等让全球华人扬眉吐气的科技翘楚。
我初抵台湾,竟无丝毫陌生之感,仿佛归家。我生于1949年10月1日前,那会儿还是民国纪年;长于其后的新中国年代;如今是美国公民。因此,我横跨民国和新中国两段历史、更有双重身份,却同根同源。小时候学过繁体字、注音符号,后改简体字、汉语拼音——字形虽有别,但文化一脉相承。
多年前,两岸宣传针锋相对:又是汉贼不两立,又是不共戴天。一边说对岸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边说对岸的百姓“吃不起茶叶蛋”。说穿了,不过兄弟阌墙,窝里斗。正如周恩来对尼克松所言:“我们之间的联系,比你们深得多。” 这联系看似在天边,实则在眼前。《传奇》唱道:“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岂止是前世有缘,本是同根生,何必相煎太急?过去是爱恨交织,而今恩怨已翻篇。
二、园山大饭店:帝王之气
走进园山大饭店,如一步登天穿越至玉皇大帝的宝殿。144根朱红擎天柱、巨型红灯笼、厚重红毯——满眼是中国味,每一步都踩在“九五之尊”的节奏上。我们就像孙悟空误入蟠桃会,飘飘欲仙,尽情享受这人间少有的奢华与大气。
三、蒋公纪念堂:历史厚重
步入纪念堂,似重走中山陵。虽无数百级石阶,历史重量依旧沉甸甸,仿佛推开中国近代史的一扇门。
四、故宫博物院:China的深意
面对万千国宝,我独钟情于鼎、钵、陶、瓷、碗——器物演进史。导游讲得绘声绘色,我忽有顿悟:这些不都是容器吗? China,既是瓷器,亦是大容器。五千年文明的底蕴,容量超过太平洋;海峡那点东海水,渺若杯中涟漪。两岸同胞,皆可在此大容器中找到归宿。
五、演唱:借歌声环岛
此次台湾行,借合唱团演出之名,行环岛旅游之实。当我的漫步在中原大学的校园里时,仿佛又年青了,真想穿越回到大学时代,年轻多好啊!神州的演出大获成功,现场掌声如潮,网上好评也如潮。我仅是个“滥竽充数” 者,只敢在一众人群中大声歌唱,这不,也跟着嗨翻天——越到高潮越稳重,越唱越轻松,越唱越来劲。皆因全神贯注看指挥,才能唱的像一个人。唱好了音乐会才有心思放胆去游玩,才敢放开肚皮去吃。
六、刘妈妈的爱情圆舞曲
神州合唱团的灵魂,是84岁的刘妈妈。她与刘爸爸的爱情故事,传颂了近二十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神州团员。
2013年海峡两岸三地合唱节福州举办,我重逢大学同学——时任海盟合唱团的团长。2024年谈起台湾行时,我问:“你们去吗?”他答:“海盟解散了。”沉默中,我懂了:缺的不是歌喉,是爱——那种把华人拧成一股绳的神秘力量。而我在神州就一直能感受着这种神秘力量。
这次台湾之行,在日月潭的豪华大宾馆里,我等晚辈再次又机会聆听她讲述与刘爸爸的爱情故事。现场的感受如同在欣赏朗读优美的散文诗。浪漫而优雅,情真意切,沁人心扉 (一位团员的原话)。

刘妈妈说:刘爸爸从未伤过她的心,她也从未动过分离念。普通夫妻几十年,起码闪过五十次离婚念头;而他们没有。更动人的一句:“若有来生,我还要做你的新娘。” 我信,刘爸爸听见了。爱就像物理学场论中的“场”,无处不在,穿越阴阳,量子纠缠,抹平时间与距离。
杨振宁写给翁帆的绝笔,亦有同款深情:“来生若重逢,我仍想牵你的手。”
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开篇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的家庭,皆因爱而圆满。刘妈妈夫妇的人生,如一支华丽圆舞曲,因彼此而完整圆满。
七、惊魂登机口:路不拾遗
到了离台时刻,过了安检走到登机口坐下,百感交集,我急于把这种感觉记录下来,于是奋笔疾书。不知不觉地2时过去了。起身背包时,却发现背包很轻很轻,笔记本电脑不见了!
我找回安检处,庆幸地看见它安然“酣睡”。三小时分离,有惊无险,完璧归赵。
曾以为“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为特征的中国的50年代,似乎达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那会儿助人为乐,未然成风。后来又接着学雷锋。以为天下道德风尚之好,唯我一处独好。但台湾同胞未必认我的自我标榜。人类至善的美德,早已先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存在。看来, 中国的鸡蛋未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上帝早有安排。我又上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