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90)
2016 (5)
2017 (183)
2018 (212)
2019 (250)
2020 (211)
2021 (193)
2023 (187)
周末,我经常只吃两顿饭,就不是很饿。
早晨吃晚一点,吃饱一些,吃得皇帝一点,中午就可以延迟到下午两三点再吃,如果是出门吃,肯定会吃得有些油腻有些饱,我的晚饭经常就省略了。不是为了减肥,就是没有吃的需要。不饿!
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填饱肚子的食物,小时候,我刚上小学那会儿,我记得我们班的班主任老师在一次春游的时候,对我们说:“小朋友们,你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样,你们长大了,就不会饿肚子了!”
那个年月,我体会过饿的滋味。
很多东西凭票供应,虽然家里不缺米饭和蔬菜,可是鸡蛋和肉类等等,都是凭票供应的,经常有吃了一顿想两顿的感觉。而且还想不到,当时我们家里来人了,父母都是把为数不多的几块肉留给客人,我都不能抢。爷爷到我们家住,父母专门为他买了麦乳精,我都不能吃。
爷爷让我尝过一点,父亲看到马上阻止,说是小孩甜的吃多不好,这个是买给你吃的。
老爸在孝顺父母这件事上,重来不含糊,哪怕在他背了一身债的时候。
在那个年月成长的我,普通的美食,经常不能随心所欲地拥有。而饥饿感,就一直存在的,一天三顿都不饱,想吃四五顿也是有的,到了发育的年龄,生活宽裕了,初三时候竟然吃成个小胖子子,体重103斤,当时学校体检,校医在问了我每顿饭添不添饭以后,还半开玩笑半夸了我一句:“这个女孩好,不搞减肥,不怕胖!”以至于高中时候,我就开始减饭量,非要把体重降到琼瑶小说里描写的女孩子那样。最后终于整成苍白面孔和长发!
那个时候,为了美,能忍住饥饿。但是读书期间,真的很容易饥饿,用脑子,比用体力更想多吃肉类和油腻的东西,真是怪了。
那时候大多数人,吃什么都香!
有一年秋天回国,朋友带我去吃香辣蟹,我就觉得有点可惜,那么鲜美的螃蟹,做得那么辣,原来的鲜甜哪里还能吃出来呢?!
亲友答曰,不弄点辣的,都吃不下了,现在的人,都觉得鸡不好吃,鱼不好吃,鸭不好吃,肉也不好吃,来点刺激的,找个感觉,那才叫做吃,吃它个酣畅淋漓,吃它个痛痛快快。
我真是迷茫了,现在的好日子,好到人们已经食不裹味了。
人性是不是真有这么一种弱点,太容易得到了就不知道珍惜?!
谁也不愿意再回到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并不愿意以那样的代价来体验生活原来的好滋味的,但是调节,也非常必须。
所以,我常常会在家做忆苦饭吃。我记得小时候看的一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里,有一个情节,去帮人做女佣的淑芬,得到了大厨给她的一包冷饭和几根肉骨头,马上拿回家给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的奶奶,奶奶拿着肉骨头让孩子闻闻,说了一句话:“孩子,香不香啊,有了冷饭和肉骨头,我再去菜场拾点菜叶子,放在一起煮,我们就可以吃好几天了!”
我当时看到这段的时候,特别感动,所以记的十分清晰,这样的饭菜在我心里成了一种最底层生活的写照,让我流泪。也让我想起幼时那些飘雪的傍晚,在饥饿中等待父母回家,当他们做好一锅菜饭,盛起一碗,加一小勺猪油,端到我面前时候的那种温暖与满足感。
这样的记忆,让我在加拿大经常做这样的饭给孩子吃,买来的卤猪蹄吃了外面的肉,下一顿可以再用蹄膀中间的骨头和饭煮在一起(我饼并没有把肉去得太干净),加些青菜或白菜叶子(经常是菜心),这样一锅忆苦饭味道其实很好,每次一边吃一边跟孩子讲这部电影里的故事,告诉他要珍惜现在的好日子。告诉他,你是个幸福的孩子!
我希望我的孩子不会有一天对我说,妈妈,我觉得鸡不好吃,鱼不好吃,鸭不好吃,肉不好吃,每次这样忆苦一次,第二天他的胃口就特别好,吃什么都很香。
人能够感觉到生活里的甜,是件很幸运的事情!
食物浪费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比如很多人在盘子里剩下不少的食物倒掉,超市买买买但是经常过期再倒掉。超市要是把过期食物捐给慈善机构会被揪出来批评的,其实过期几天又如何?
一个有趣的现象,见过的犹太人都不浪费,要么不点,点了就吃的干干净净。
我们这里也改时间,现在已经九点了:)
我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回去住酒店天天有很丰盛免费的饭菜,虽然没有外面好餐馆那么好吃,但是总觉得不吃有点浪费,吃又会增肥。
和楼主一样,有时候看到电影里面各国老百姓省吃俭用的画面,会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随波逐流,变得和美国人一样。不过和大环境抗争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