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龍易经风水

谈风水论赌道。投资预测。破解百家乐。
正文

易经---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学说

(2014-09-10 17:17:24) 下一个

易经中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学说




易经中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学说

 

什么是太极两仪四象

《系辞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正确地理解这段话的内容,对正确理解《易经》内容是很有益的,故对这段话的含意也作如下探讨:

一、关于“《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唐代鸿儒孔颖达曰:“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列子》曰: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我们可以理解为“太极”就是一个事物的起点;“两仪”是指每一事物都分为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言。 

二、关于“两仪生四象”。“两仪”是指每一事物都分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那么阴仪和阳仪再各自分阴阳两个面,就形成了四象。四象名曰: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象是对太极的细分。

三、关于“四象生八卦”。将四象的每一象再分成阴阳两份,就成八分。那么从两仪到八分将其阴阳组合贯穿起来就正好是八个卦象。这八个卦象的阴阳组合不同,代表的吉凶也不同,故曰:八卦定吉凶。

八卦可以指代万事万物,也可以判断万事万物的吉凶。既然运用八卦可以确定吉凶明了进退,那么大业可成矣。这就是“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何谓太极两仪四象

一、何为太极?

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太,即大;极,指尽头,极点。物极则变,变则化,所以变化之源是太极。

对太极的解释分为三大流派。

 a、以邵雍为代表,以数说太极。指出“太极一也,不动生二,神也”;以一分而为奇偶解释太极生两仪。并认为在人则“心为太极”,在天地则“道为太极。”

b、以朱熹为代表,以理说太极。“极是道理之极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朱子太极图说解》)“太极者,其理也。"(《易经本义•系辞上》)太极乃天地万事万物之理的总和,而在具体的事物中也有太极之理。故曰:“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朱子语类》)

c、以张载“一物而两体,其大极之谓与?”为代表,认为无有阴阳,其合一则变化莫测,其对立则相互推移,以此说明太极乃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源。王夫之阐发张载的学说,坚持以对立统一观说太极。断言太极和两仪是体用关系,非父子关系。并认为太极为阴阳二气合一的实体,此实体自身具有运动的本性和变化规律。且寓于天地万物之中,一切现象都是此阴阳统一体不同的表现形式,发挥了以“太和之气”为世界本原的思想。

二、何为两仪?

孔颖达疏:“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金、木、水、火)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

《吕氏春秋•大乐》:“太一出太极,太极出阴阳。”

关于“两仪”,综合历代易学家的理论,计有七说:一说为阴阳,一说为天地,一说为奇偶,一说为刚柔,一说为玄黄,一说为乾坤,一说为春秋。但通常是指阴阳。

三、何为四象?

四、象即为:太阳、太阴、少阴、少阳

从数学角度论四象为:七、九、八、六。

从方位角度论四象为:东、南、西、北。

从一年季节论四象为:春、夏、秋、冬。

四象还有两种说法为:

一说为:金、木、水、火。

一说为:阴、阳、刚、柔。

易经基础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太极,我国古代哲学上指宇宙的本原,为天地原始混沌之气。《易经•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即是阐明太极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最早出自《易经•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四象,《系辞》又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属于我国传统文化范畴。

四象的不同概念:

易经中的四象:

太阳----少阴 ----少阳 ----太阴

《乾坤谱》中的四象:

《乾坤谱》中有大四象和小四象,

大四象: 纯乾(纯阳)----变乾(变阳)----变坤(变阴)----纯坤(纯阴)

小四象:  太阳----少阴----少阳----太阴 

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于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凡两三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 太有至的意思; 极有极限之义, 就是至于极限, 无有相匹之意. 既包括了至极之理, 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 放之则弥六合, 卷之退藏于心. 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 以上是太极二字的含义.太极图是研究易经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象, 它包含了天地万物的共通规律在内, 所以有人说它是宇宙的模式, 是科学的灯塔。

但太极图由于阴阳两面方位的移动和变换, 而又出现了不同的图象. 先天八卦图, 坤震离兑居左, 坤为母, 离再索而得女, 兑三索而得女, 三卦皆阴, 只震一索而得男为阳. 故太极图左面用黑色表示属阴, 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乾巽坎艮居右, 乾为父, 坎再索而得男, 艮三索而得男, 三卦比阳, 只巽一索而得女为阴, 故太极图右而用白色表示属阳,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本后天八卦图而绘制的太极图则恰与先天八卦图的太极图方向相反."太极元气, 含三为一", 为什么呢? 从太极图可以得出结论, 太极图这个圆圈, 就是代表的一, 代表的宇宙, 代表的无极. 太极是有限之天, 无极是无限之天; 太极是有, 无极是无; 太极是三, 无极是一. 图象的黑白二色, 代表阴阳两方, 天地两部; 黑白两方的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道生一, 就是无极生太极; 一生二就是太极生两仪; 二生三, 就是阴阳交感化合; 三生万物, 就是太极含三为一, 因万物由阴阳而化生, 故万物各具一太极, 也就是说, 太极不仅包含了阴阳两个方面, 还包含了划分阴阳的界线和标准在内. 若分而言之, 每卦有三爻, 也是代表天地人三才, 这也是含三为一之象. 又天有阴阳, 地有阴阳, 人亦有阴阳, 天之阴阳加上划界标准, 构成了含三为一的太极之象; 地之阴阳加划界中点构成含三为一的太极之象; 人部阴阳, 如男女雌雄亦各有它的划界标准, 所以万物也各有一太极, 也都是按照含三为一的规律而存在的.宇宙有无限大, 所以称为太极, 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 即有实质的内容. 按易学的观点, 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 所以无极而太极.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 即宇宙在运动, 动则产生阳气, 动到一定程度, 变出现相对静止, 静则产生阴气, 如此一动一静, 阴阳之气互为其根, 运转于无穷. 自然界也是如此, 阴阳寒暑, 四时的生长化收藏,即万物的生长规律, 无不包含阴阳五行. 就人部阴阳而言"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 阴阳交合, 则化生万物, 万物按此规律生生不已, 故变化无穷. 这些内容提出了立天之道, 立地之道, 立人之道三纲领, 也就是三才之道, 所谓"六爻之动, 三极之道也."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先贤从用兵和较技中认识到一条真理:天下有常胜之道日柔,上善若水,柔可以克刚,避实以击虚,持后而处先。

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沼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在《易经》里有详细的论述。八卦相传是伏羲所造,后来用来占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