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美国步步为营正“将中国赶出缅甸” 12-01
(2012-12-08 23:32:34)
下一个
美国步步为营正“将中国赶出缅甸”
分享: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更多 复制 0 返回[标点-韶韶-记者版] 关闭窗口 | 隐藏边栏
笑看楼市崩盘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2-12-01 23:00 [只看该作者]
笑看楼市崩盘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2-12-01 23:00 [只看该作者]
缅甸叫停中国承建水坝事件持续发酵,美国鼓掌叫好,为事件推波助澜,称此举是缅甸倒向西方的“投名状”。而中国对中顷关系急转直下,显然缺乏心理准备。
当缅方公布有关决定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尚不知情,表示要“查核”,显然对缅甸悍然叫停项目毫无心理准许备。之后出来表态的也不是中国政府,而是投资大坝的中资公司,显示北京仍想息事宁人,大事化小。
密松大坝总投资三十六亿美元,主要由中方出资,所发电力出售给中国云南省。大坝自动工以来,就被缅甸反对派及西方抨击,表面理由是有关工程将导致多个村庄的迁移,并扰乱重要粮食产区伊洛瓦底江流域的生态,但实际原因是担心缅甸因此受到中国控制。
英国《卫报》曾披露一份由美国驻缅临时代办签署的电报,表明美国驻缅甸大使馆曾通过“小额资金”支持了反对修建密松电站的民间组织。也就是说,在幕后搞鬼离间中缅关系的是美国政府。
11月19日,缅甸第一大城市仰光刮起一阵“奥巴马飓风”,美国总统与国务卿的6小时历史性访问,获得了缅甸从政府到在野党,从小贩到大学生一片欢腾。就在同一天,在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180公里外的莱比塘铜矿外,两百僧人与五百民众堵住营地大门,“反华”口号与缅甸国歌交织回荡。美国与中国就这样被放到缅甸的天平上。
公共空间的开放,也使缅甸民间团体瞬间从地下转为地上,以民盟、“88学生组织”为代表的一系列民主组织开始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角,他们需要“搭台唱戏”,争取国内外支持。
11月19日的抗议中,多名组织者戴着印有美国支持的NLD(民盟缩写)字样的帽子,使民盟在这一事件中的角色明朗化,美国驻缅甸大使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缅甸有人曾称,L矿是对缅甸“民主化进程的最好检验”。对中国在缅投资而言,L矿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风向标。前几年,中国投资进入缅甸的速度很快,投资额最高达203亿美元。但在密松水电站被停之后,再无新的中国投资进入。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金洪根是一位在缅工作多年的“老缅甸”。他是中缅近几十年友好关系的见证者,对中国对缅援建的纺织厂、水泥厂、胶球厂、剧院、体育馆等项目如数家珍。但是,这些项目没能使中国投资在缅甸社会转型期获得支持和优势,很多像他一样的“老缅甸”已经开始反思。一个基本的分析是,很多国家对缅援助是雷声大雨点小,而中国大量援助工程却是“只做不说”,放在政府层面操作,缅甸民众并不了解,因此也没有感激之情。民间感情交流的缺失加上资源采掘业的敏感,使一些民众听到有关中国企业的传闻后容易轻信。只要有人煽动,这种不满情绪就会扩大,最后中国企业便成众矢之的。
缅甸不用再依赖中国投资,这也是很多缅甸民众的想法。他们认为,政治开放会使缅甸成为全球投资的热土,西方企业将带来更大的利益。但金洪根参赞认为,就缅甸刚刚出台的外国投资法来看,它只是笼统地开放了外资投资电力、油气、矿业等领域,却没有列出细则。此外,招商引资需要一定的条件。从硬件来讲,缅甸大多数城市经济水平很差,无法做到基本的“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在软件方面,缅甸的法律体系老旧,法治也并不完善,国民素质失衡,而且社会转型期也存在不稳定因素。外国投资者可能还需要一段观望期。
此外,随着奥巴马的高调访缅,中缅与美缅两对关系一再被对比,世界似乎都在等缅甸做一个单项选择。金洪根参赞分析说,结交西方新朋友,并不意味着要与中国这个老朋友疏远,多样化的竞争才会使缅甸经济受益。“开放后的缅甸与西方的互动一下子频繁起来,但它也需要跟西方磨合,中缅关系一直很友好,缅甸不可能把中国一脚踢开。”
疏远中国 另觅靠山
中国在缅甸有巨大的利益,截至今年七月底,有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缅甸投资逾三百六十亿美元,其中中国居第一位,占外国对缅投资总额的四成四。除密松大坝,还有正在铺设贯通缅甸南北的石油管道,这是中国石油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大坝被突然叫停,让人联想到中缅石油管道也岌岌可危,中国将被赶出局。
缅甸政府突然变脸,既有美国幕后发功的原因,也有中国不争气的缘由。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改变了布什时代企图以武力变更缅甸政权的做法,通过经济利诱,承认其执政地位的方式,诱使缅方与美国谈判。值得注意的是,缅方宣布停止大坝建设声明之前,美国特使刚刚结束访缅,两者之间有何联系,让人联想万千。
缅甸受西方制裁多年,一直想重新融入国际社会。但是欧美各国一方面压迫缅甸改善人权,实行民主选举,一方面要缅甸远离中国,甚至充当反华前哨。而缅甸当局也企图脚踏几船,利用中美关系谋取最大利益,改变了对华一边倒的政策。
http://www.xici.net/d179642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