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美联社:蒙古国与中国刻意保持距离

(2012-12-05 23:00:11) 下一个
  美联社12月5日文章,原题:对蒙古国来说,与中国太近,反而感到不舒服 经过多年的激烈辩论,蒙古国今年春天终于破土修建一条将要穿越大戈壁把煤炭运往中国的铁路,但有一个昂贵的条件。

  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理由,规定铁路的两轨间距为1520毫米,这是从苏联继承下来的标准规格。这个宽度确保它无法与中国铁路相连,因为后者要窄85毫米。因此,到了边境,火车要么得更换底盘,要么得把煤转移到卡车上,从而提高了向蒙古国最大客户运输燃料的成本。涉及中国,蒙古国只能走到这一步,不能再远了。

  蒙古国矿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巴曾格勒•戈托布说:“这是一个政治决定。”他的公司正在修建这条铁路,铁路的起点是该公司价值连城的煤矿,距中国北部边境有几小时的卡车车程。


  蒙古国是内陆国家,280万人口散布在两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面积的土地上。蒙古国在中国面前相形见绌,后者有13亿人口,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蒙古国有多达90%的出口商品,包括煤、铜、山羊绒和牲畜,流向中国;中国反过来向蒙古国输出机械、设备和其他消费品,占蒙古国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本社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数据的分析显示,不断上升的对华贸易额目前占到蒙古国经济的四分之三,这个比例属于世界最高之列。

  蒙古国的另一位邻居俄罗斯仍然很重要,该国为蒙古国提供燃料,并且拥有蒙古国一半的铜矿和一半的铁路,这是蒙古国作为苏联附庸70年所留下的遗产。但是,有巨大人口和贪婪需求的中国比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的俄罗斯重要得多。

  蒙古国通过与其他世界强国建立关系,以尽量减少莫斯科和北京的影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今年7月访蒙时赞扬这个国家“给人鼓舞,是个榜样”。

  与日本和印度等中国邻国不同,蒙古国没有中国城。被蒙古国繁荣的矿业吸引来的数万中国工人极少露面,都生活在广袤戈壁中用围栏隔开的采矿场里,或者首都乌兰巴托高墙后的建筑工地上。他们被告知不要上街,以免被小流氓殴打。屈指可数的几家中餐馆打出的广告是“亚洲”菜肴,而非中餐。

  煤炭是蒙古国平衡行为接受考验的领域。中国对铜和煤炭的需求推动这个仍然贫困的国家,使它成为全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让一些人致富,并降低了贫困水平。中国则希望在蒙古国的资源中占据更大份额。

  朝格特车齐充满活力,是与蒙古国矿业公司的煤矿和那条计划修建的铁路两者距离最近的城市。一座新机场和一幢幢大楼在空旷的褐色戈壁拔地而起。满载炼焦煤的卡车驶出公司铺设的一条公路,奔向中国边境,轧过骆驼和羊群啃食的草丛。在蒙古国一侧的边境有几座供士兵居住的水泥建筑。边境对面的中国城市光鲜亮丽,四处扩展,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提醒人们,蒙古国如果彻底对中国开放将变得多么富裕。

免责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huanqiu.com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周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