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瓦尔特》再现英雄本色 ..

(2012-12-20 21:34:33) 下一个
田宇



《瓦尔特》记录了我们的过去和现在,记录了我们曾经拥有而现在缺失的东西。电影穿梭于传奇和现实之间,穿梭于电影角色和人物原型之间。
——塞尔维亚电影导演安德烈•安钦
上世纪70年代,一部南斯拉夫故事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把民族英雄瓦尔特的形象深深印刻在一代人心里。40年后,由塞尔维亚新锐导演安德烈•安钦执导的纪录影片《瓦尔特》于11月8日登陆塞尔维亚各地院线,这部影片,将真实人物与银幕上的瓦尔特交织在一起,试图探明现实与传奇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怀着对瓦尔特的敬意和对新片的好奇,笔者日前与《瓦尔特》的导演安德烈•安钦进行了一次远距离的对话,了解影片背后的故事。

经典之作引发共鸣

纪录片《瓦尔特》的拍摄是与故事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产生的巨大反响分不开的。当年瓦尔特这个银幕上的英雄曾让亿万观众痴迷,并跨越国界广泛深入人心。
1972年,《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南斯拉夫公映,那一年,安德烈•安钦刚刚出生。长大后他开始关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更像一部好莱坞的动作电影。
传统的游击队题材影片中塑造的多是些不修边幅的绿林好汉,他们往往最后会因伤病而死去。但是瓦尔特独树一帜。影片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衣着得体、风度翩翩的男主人公,他足智多谋,身怀绝技,一次次化险为夷。影片公映后很长时间,人们才在诸如《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碟中谍》)等影片中,看到类似在行驶的列车顶上打斗等一些精彩的动作场面。所以安钦认为,瓦尔特就像英国电影《007》中的詹姆斯•邦德一样,是南斯拉夫的超级英雄,也使得这部电影成为南斯拉夫历史上最卖座的影片。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精巧的剧情设计以及创新的动作场面,可以说它的上映集“天时、地利”于一身。它没有沿用当时流行的游击队影片的老套路,比如游击队员要无时无刻地表现出爱国热忱、追求自由和理想、为祖国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精神等等。片中主人公更像是一位侠士,类似于中国武侠片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英雄。因此,在当时同类影片中显得尤为独特,成为一部划时代的经典影片。
谈到当年这部影片在中国产生的轰动效应,安钦认为,一方面这部影片上映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中国那时还很难看到西方国家的电影;另一方面,当年中国与南斯拉夫的制度相近,而该片反法西斯的主题与中国的抗日战争又非常契合,因此引发众多中国观众的共鸣。

还原真实追寻高尚

纪录片《瓦尔特》记录了上世纪70年代的“瓦尔特现象”,记录了一个随时准备为他人献身的民族英雄的银幕形象是如何在当时掀起热潮的。然而真正的弗拉基米尔•佩里奇•瓦尔特与演员巴塔•日沃伊诺维奇扮演的瓦尔特,从某种意义上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电影瓦尔特的原型弗拉基米尔•佩里奇•瓦尔特1919年生于普里耶波列(现波黑塞族共和国境内)。二战期间,为了保卫祖国,只身前往萨拉热窝。在与法西斯的斗争中,他智勇双全,事迹被广为传颂。1945年萨拉热窝解放前夕,这位英雄不幸牺牲。他是萨拉热窝的灵魂,萨拉热窝因他而成了当时南斯拉夫不屈的象征。
然而随着南斯拉夫的解体,有关瓦尔特的故事也出现了众多版本。今天,当人们谈论起瓦尔特时,往往只是一个影片中的人物,而不再是那个活生生的民族英雄。一切有关他的传奇也都被电影剧本编撰的故事所代替。人们已经不再记得真正的瓦尔特和与他相关的事迹了。
“《瓦尔特》记录了我们的过去和现在,记录了我们曾经拥有而现在缺失的东西。电影穿梭于传奇和现实之间,穿梭于电影角色和人物原型之间。”
安钦表示,纪录片《瓦尔特》试图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为什么当时社会掀起了瓦尔特热潮,为什么《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会从众多同类型影片中脱颖而出,瓦尔特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人的偶像……电影也向广大观众揭示了电影中瓦尔特的原型弗拉基米尔•佩里奇•瓦尔特的一生。
安钦在这部纪录片中首先将一段段碎片式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希望为观众再现英雄所处的那个特殊年代。影片中出现的人物都是和弗拉基米尔•佩里奇•瓦尔特本人或他的扮演者有联系的人。通过这些人的讲述,向观众揭示了一个英雄的善良和美德,而这些可贵品质现在正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而被渐渐遗忘。安钦说,如果今天有人愿意为另一个人付出生命,一定会被认为这个人疯了。正因为当代人身上太缺乏人性中的真、善、美,才显得英雄更为可钦可敬。

相约中国明年再见

纪录片《瓦尔特》在贝尔格莱德、萨拉热窝(波黑首都)、普里耶波列(波黑塞族共和国境内,瓦尔特的出生地)和古巴拍摄完成,影片主讲人巴塔•日沃伊诺维奇由于身患坏疽病,需要在古巴治疗,因此古巴成为一处重要的拍摄地。片中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弗拉基米尔•佩里奇•瓦尔特的亲姐姐伊林卡•戈鲁博维奇、历史学家以及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制作班底的部分成员,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瓦尔特。其中瓦尔特的姐姐向人们讲述了英雄作为普通人鲜为人知的故事。
安钦告诉笔者,《瓦尔特》原定今年9月在中国举行首映式,因为当年《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中国引起的轰动远比在南斯拉夫大,而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至今仍是很多中国人心中的偶像。但因巴塔近来健康状况欠佳,无法长途旅行,首映式最终还是定在了贝尔格莱德。但是明年初,这部影片将会与中国观众见面。
“我很乐意和你们讲述瓦尔特的故事,也希望你们爱听他的故事。当然你们随时可以选择离开,而我将永远守候。”演员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坐在哈瓦那一处拍摄地,深情地望着镜头,讲完了影响他一生的瓦尔特的故事。他的话耐人回味,寓意绵长……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14期,摘自2012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