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第九届珠海航展观感(五)人才与航空工业

(2012-11-25 22:12:16) 下一个
  本次航展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航空航天科技水平的机会,就航天,导弹和航空工业水平在世界所处的地位来看,航空工业仍然是中国的短板。发展航空工业需要巨大投资,要烧钱,不过钱烧了后能否达到设想的目的,最关键的还是要有高水平,数量足,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在此,笔者想主要从人才资源的角度,对中国今后航空工业的发展做一点推测。
  1. 歼击机 通过歼十的研制,中国解决了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可以说,中国在歼击机研制方面的人才水平不比美,俄两大国差,枭龙在短时间里研制成功,歼20和歼31的试飞就是证明。从目前已知的点滴信息,歼20的试飞进度正常,在10年内服役应该没有问题,到时中国空军与美国空军的歼击机将处于同一水平,没有代差。目前美国已经开始进行第五代(俄罗斯为第六代)的预研,估计中国也已经开始了一些初步的工作,比较正式的预研应该在三,五年内开始。我们以往的研制工作里跟踪模仿较多,到了五代机时,中美双方的差距更小,能够模仿跟踪的就更少,这对中国航空人是个考验,不过以中国现在的发展趋势,过这一关没有任何问题。
  2. 发动机 太行发动机逐步批量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质量逐步稳定说明中国的发动机人已经从涡扇6项目中止的灾难中踹过气来,但目前面临的形势却使他们没有丝毫轻松的感觉,国外发动机制造巨头已经开始了新一代飞机发动机,如变循环发动机等的研制,中国发动机人还在“传统”涡扇发动机的圈子里打拼。有种说法认为太行发动机项目的意义最重要的还不在发动机本身,而是建立了一支队伍,知道了发动机研制规律。以往发动机研制,比如太行,都是以型号牵引来进行,现在的普遍看法是型号牵引是应该,但大量的基础预研更是必须的。最近中央决定将飞机发动机作为国家工程,将投入巨资予以扶持,如果顺利,在10至15年间应该能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到那时,即使我们与国外发动机巨头还有差距,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不入流”。
  3. 大客机 从运十项目下马后,中国就没有大客机研制团队,在外国人那里碰得头破血流后,才下决心重新组织队伍,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比较运十和ARJ21的研制过程,后者的条件比前者要好很多而进展却老是磕磕碰碰的,研制节点总是后延,难以按时完成,其原因还是和研制队伍的水平有关。在ARJ21项目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就上马C919,应该说风险还是很大的,能够坚持上C919一方面说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急迫性,另一方面说明国家对大客机团队有足够的信心。笔者觉得国家的选择是正确的,和军机不同,大客机主要是总体,是系统集成,其它所有的子系统可以买到,军机则必须完完全全自己搞;军机造好了就基本完事了,大客机是完全商业化的,除了制造,还有销售,运营维护等,但只要总体搞好,即使研制节点后延,也只是商业损失而已,中国的市场有耐心等,一旦C919能够成功,被市场接受,中国的大客机就进入自由王国了。
  4. 运输机 中国在运输机方面的情况比发动机和大客机要好很多,陕飞一直在生产和改进运8,同时以运8为基础开发新的中型运输机,有稳定的研制队伍,从中型运输机到大型运输机的研制有一定难度但应该比较容易解决。从俄罗斯2005年反悔中国的伊尔76合同后,中国就一直在加紧大型运输机的研制,从时间上推测应该在近期试飞,五,六年内开始服役。中国的大型运输机很可能同伊尔76类似,后者的性能符合中国军队在今后相当时期内的需求。在完成该型号后是否还将发展更大的型号,则要看军方的需求而定,就研制难度而言没有任何问题,
  5. 轰炸机 中国空军现有的轰炸机是轰6,以及飞豹和苏30等战斗轰炸机,从中国周围的几个战略方向和范围来看,今后相当时期里现有机种似乎可以满足轰炸攻击的需求,对是否要研制新的轰炸机应该还有争论。
  6. 无人机 中国的无人机技术应该说与先进国家,如美国的现有装备水平相当,从单兵无人机到战役,战略级的无人机都可以提供。无人机今后的发展主要是三个方面:更先进的气动外形,智能化,其它子系统如动力,观瞄设备等等。中国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人才水平和研究条件属世界一流,为无人机开发先进的气动外形没有任何问题。人工智能方面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主要问题也是人才数量不够,不过这个问题近年来正逐渐好转(人工智能研究的商业需求也很大)。其它子系统随着中国制造业水准的提高也会水涨船高,完全能够提供所需产品。总的来说,在无人机方面中国能够持续保持先进水平。

楼主:z0807hz 时间:2012-11-21 20:45:00 点击:1010 回复:4


回复 收藏 举报 1楼
作者:猫道长 时间:2012-11-21 20:52:00
  经核实为原创,绿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