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知青忆北大荒~

(2012-11-16 00:12:17) 下一个
给黑龙江八五四农场(原兵团33团)知青战友的信 Zt

2012-03-31 13:16:13| 分类: 16.知青信息 |字号 订阅


给黑龙江八五四农场(原兵团33团)知青战友的信

2012-03-31 13:16:13| 分类: 16.知青信息 |字号 订阅

诸位八五四农场知青战友:你们好。
八五四农场需要统计2004年以来各地知青回访农场的情况。现在将我整理的部分材料发给你们,由于仅是我个人的经历和了解,并没有向大家作调查,因此,我的这份材料肯定有不全或错误之处,请你们大家谅解,并补充。而且许许多多的知青战友已经对八五四农场的回访中为北大荒作出了许多新的贡献,更需要请你们大家都来补充收集,许多感人的故事我们的《黑土情》杂志也需要做报道。   
请你们大家将各自了解的情况直接发给八五四农场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周春华女士,她的邮箱:zch854@126.com。电话:0467-5962074。谢谢。
                           翁德坤 2012.03.31

八五四农场上海知青回访北大荒简况

翁德坤

北大荒的开发建设是毛主席、党中央的决策,是人民军队组织开发的,辽阔的黑土地上处处都有党和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的痕迹和影响。1967年开始的京津沪浙哈大规模城市知青上山下乡来到北大荒,许多知青下乡时还都是16-7岁的未成年孩子,知青们的身体是在北大荒长大的,世界观是在北大荒形成的,作风是在北大荒培养的,能力是在北大荒锻炼的,知青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全都无私地献给了北大荒。因此,知青们从下乡的第一天起,就与黑土地结下了永远的不解之缘。虽然,知青们后来大都回到了城市,但是,情系北大荒,回报黑土地成了所有知青的共同愿望。不管什么时候,不管走到那里,知青们对北大荒的这份情、这份爱,都浓得解不开,深得化不了,铁得砸不碎。因此,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几十年来,每年都有各地知青自发回访当年自己下乡的农场。但那时主要还是个人的、零散的小型探亲回访。

新世纪初,黑龙江农垦总局从佳木斯搬到哈尔滨市,2004年8月24日北大荒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黑龙江农垦总局邀请了上百名京津沪浙哈五大城市知青代表来哈尔滨,举行了黑龙江农垦发展战略高层论坛暨北大荒博物馆开馆庆典。八五四农场有四位知青(上海的翁德坤、朱爱文,北京的王啸文、天津的杜鸿林)有幸受到邀请,参加了农垦总局的这个庆典。黑龙江农垦总局的这个活动也揭开了各地知青大规模组团式回访北大荒活动的大幕。紧接着,2005、2006、2007、2008、2009年,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知青先后都组织了知青回访专列,每个专列都是七八百人以上的规模,不仅回访各自当年下乡的农场,与父老乡亲联欢座谈,还一路顺道参观旅游,回访农垦总局、各相关分局,参观农垦总局的北大荒博物馆和九三、红兴隆等分局先后建立的各自垦区的博物馆和各农场建立的历史纪念馆等。

我个人1968年8月9日下乡八五四农场,在农场一干就是十年,结了婚安了家,并将母亲接来八五四农场照顾孙子。直到1977年末首次恢复高考,才离开八五四农场。我是1994年才第一次回访八五四农场。九十年代中期起,我几乎每年都回访八五四农场一次。

1994年8月在牡丹江镜泊湖召开《现代农村》杂志社工作会,邀请京、津、沪、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九省市农委领导50多人赴牡丹江分局和八五四农场参观访问,受到八五四农场领导的热情接待;

1995年8月10-14日组织上海知青回访团(40多人规模),回访八五四农场;

1996年8月,组织上百名各地知青参加八五四农场建场四十年庆典活动;

1997年8月,邀请上海市计委、农委和郊区的闵行、奉贤、南汇三区县农委主任考察八五四农场,奉贤区农委租赁了八五四农场5000亩水田种植水稻。

1998年8月回访八五四农场帮助联系农场在上海奉贤县购置20亩地新建稻米加工厂。



2004-2011年八五四农场知青几次大型回访活动:

就我个人经历和了解的2004-2011年八五四农场知青大型回访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次:

一、2004年8月20-23日。翁德坤、朱爱文(原16连指导员、上海知青)借参加哈尔滨农垦总局举办的高层发展论坛之机回访八五四农场,并陪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黄道霞局长、香港凤凰卫视副台长陈汝平夫妇和女儿来八五四农场参观,这次考察我们四家共计出资80万元,购买了八五四农场林业管理局自费开发的人工造林1800多亩。据了解,这一年,还有哈尔滨知青姜丽琴、李彦夫妇等几家也购买了几百亩人工造林。

二、2005年7-8月。八五四农场天津知青杜鸿林多次回访八五四,采访写作了大量文章和书籍;

2005年夏,原八五四农场上海知青丁伟中和儿子帮助几名美国、法国大学生来到北大荒社会考察,其中访问八五四农场,调查、收集当年知青的材料,准备写作相关论文。

三、2006年8月8-12日。翁德坤带领120多名(其中有八五四农场4连、7连、16连、科研站、水利队等知青40多名)上海知青组成的 “我爱北大荒,情系黑土地——2006年上海知青考察团”,在先后参加了黑河中国知青博物馆奠基仪式、第28届哈尔滨之夏艺术节五市知青专场后,来到牡丹江农垦分局参观,在游览了兴凯湖、档壁镇、密山、虎头镇、虎头要塞后,专门来到八五四农场,受到农场领导热情接待。八五四农场党委还专门联系了珍宝岛守备部队,120多名知青分五批乘船登上了珍宝岛,其中有10多名知青当年曾经在珍宝岛前线的五林洞一带战备执勤,大家共同回忆了当年战斗生活,并与驻岛官兵举行了现场联欢。这次回访,上海知青采访了八五四农场的一批老铁道兵,在上海知青编辑出版的《黑土情》杂志上做了报道。

8月末,农场举行建场50周年庆典,有数百名老知青回访。正是这次回访,知青们与农场党委领导共同萌生了在农场举办“知青论坛”的想法,由农场邀请回访老知青给农场干部、职工开讲新信息、新思想、新科技讲座。翁德坤、黄铸、隆振亚、吴维圈等四位上海知青先后在八五四农场连续举行了《农业信息化技术》、《现代服务业发展》、《企业发展需要艰苦奋斗精神》、《增强品牌意识,打造北大荒品牌》等四场知青论坛。上海知青创办的《黑土情》杂志又作了连续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四、2007年4月11-17日。黑龙江农垦总局在上海举办《2007年上海·北大荒绿色特色农产品大型展销会》,牡丹江农垦分局在上海专门举行了《牡丹江分局经济发展研讨会》。为配合这次大型展览会和牡丹江分局的论坛,上海知青专门举办了《北大荒开发建设60年上海宣传活动周》,举行了三场大型文艺演出,帮助北大荒作家郑加真编辑出版了《北大荒六十年》一书,并为《北大荒六十年》以及八五四农场老干部吕士恒新著《北国春晓》共同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同时,上海知青还在上海云峰剧院举行了建三江分局《北大荒风光摄影展览》,这是黑龙江垦区首次在上海举办《北大荒风光摄影展》,美丽独特的北大荒风光在上海首次展出,震动了上海的摄影界,产生了了极好的社会影响。

五、2007年8月8-18日。应黑龙江农垦总局和建三江分局邀请,翁德坤率“2007年上海知青考察回访团”前往建三江参加《纪念北大荒开发建设六十年·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慰问北大荒大型文艺演出》,途中回访团又专门到牡丹江分局和八五四农场参观考察。参观了八五四农场的黑熊、梅花鹿等特种养殖和刺五加木耳特色种植场等,考察团成员对八五四农场的特色种、养殖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了解,2007年7-8月北京知青佟颖华、吴旭光等一行五人回访八五四农场,采访、拍摄了原五连的干部、职工等大量录像资料,准备撰写回忆录、小说等。

六、2008年6月18-28日。翁德坤率上海知青艺术团在先后参加了黑龙江农垦总局举办的首届北大荒知青文化艺术节、第29届哈尔滨之夏艺术节知青专场演出活动后,又带领部分知青回访八五四农场,对八五四农场大力推进水稻种植经营留下了深刻印象。

七、2009年8月8—18日。翁德坤率“上海知青2009年北大荒文化学习考察团”一行40人在哈尔滨与黑龙江农垦总局共同举办了《北大荒文化发展论坛》,又率300多上海知青前往黑河市参加了中国知青博物馆开馆典礼,最后又和4连、16连、水利队、科研站等50多名上海知青回访八五四农场。每次16连、水利队、科研站老知青回访,都与父老乡亲举行了联欢、捐助活动并祭扫在北大荒亡故的转业官兵和知青兄弟,场景很感人。这次,我们上海知青回访团还拍摄了录像,回上海向其他知青汇报介绍。

水利队李红兵、刘惠芬夫妇等许多知青每次回访都精心制作录像和摄影作品照相册,向其他知青宣传。进一步扩大了改革开放以来北大荒的新变化和八五四农场的新面貌。

2009年9月9-14日,原30连指导员上海知青赵明福、龚海华夫妇、原11连副指导员郭兴元、贺东光等北京知青回访八五四农场。赵明福写了六篇八五四农场回访观感,先后在《黑土情》杂志和上海知青网发表,对宣传北大荒垦区城镇化建设成就产生了巨大影响。

八、2010年8月10-20日,应黑龙江农垦总局邀请,翁德坤率“上海知青北大荒经济文化参考考察团”一行50人在黑龙江农垦总局进行了参考学习与农垦总局的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座谈。在参加了第30届哈尔滨之夏艺术节知青专场演出后,又带领上海黑土情知青艺术团赴佳木斯、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三个分局进行参观学习,并在各农场举行了六场慰问演出。其中专门到八五四农场,受到了八五四农场领导热情接待。上海知青艺术团与八五四农场干部职工共同举行了广场文艺联欢演出。调查了解了八五四农场群众文化活动,亲身感受到北大荒垦区的干部、群众具有很强的创作能力,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几首歌曲具有相当水准,八五四农场的几名业余歌唱演员也很有发展潜力,总之对八五四农场和北大荒群众文化工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期间,许多上海、北京、天津知青也先后相继回访八五四农场,有三对上海知青夫妇甚至在八五四农场一住就是2-3个月。这说明,北大荒是老知青旅游度假的好去处,北大荒对老知青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2010年9月23-30日,翁德坤等陪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禹鹏一行参加了第三届“中国·佳木斯三江知青节”,并在佳木斯、建三江等地举行了北大荒城镇化建设讲座,受到了佳木斯、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分局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好评。

九、2011年6月13-22日。

2011年元月上海东北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北大荒知青工作部正式成立,3月25日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这二个组织的成立,为上海知青对接黑龙江,服务北大荒建立了正式的联络窗口。

2011年6月13-22日,应黑龙江省政府邀请,翁德坤组织协调了上海知青企业家考察团一行40多人参加了第23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海知青企业家首次集团参展哈洽会。应佳木斯政府邀请,上海知青企业家一行30多人参观考察了佳木斯、建三江地区,对佳木斯的投资环境作了初步考察。

2011年7-8月,八五四农场1连、2连、6连、26连、修配厂等上海知青分批、分期共计200多人先后回访八五四农场。

原先,上海知青准备在9月上旬组织知青专列参加第四届佳木斯知青节,顺便回牡丹江、红兴隆、建三江、宝泉岭四个分局。由于佳木斯相关部门准备工作不充分这次知青专列取消了。延迟到2012年9月再实施。

12月27-28日,翁德坤又一次回访八五四农场,对建立八五四农场纪念馆进行了调查,并表示愿意动员联系各地老知青大力支持、协助农场共同建好这件传承北大荒文化,弘扬北大荒精神的基础性工作。

                             翁德坤

                           2012年3月30日



注:本文作者现是【黑土情】杂志社主编









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喜欢:
世博,让黑龙江离知青更近
2011.11.06
世博,让黑龙江离知青更近
【引用】“知青历史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座谈会”纪要
2011.09.29
【引用】“知青历史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座谈会”纪要
【原创】现代诗:为何难忘你
2011.10.31
【原创】现代诗:为何难忘你
【原创】上海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说明了什么
2011.09.29
【原创】上海市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说明了什么
《黑土情》杂志出版双月刊致读者
2012.03.19
《黑土情》杂志出版双月刊致读者
分享到: 阅读(532)| 评论(28)| 转载 (1) |举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