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悠游丁蜀镇
宜兴丁蜀鎮舊稱丁山,声名远扬被誉為陶都。
对于钟情于陶瓷和紫砂收藏的爱好者,我的这趟旅行有点像是朝圣。不指望有淘到宝的期望,带着开眼界、交朋友的心情开车上路,直奔丁蜀镇。
烟雨迷蒙一片江南春早,心仪已久的古镇——丁蜀终于到了。有点失落,我感觉不到远古怀旧的遗风,与一路开车经过的无数千篇一律的小村落、小镇没什么不同。同行开车的朋友体贴且善解人意地说:现在在中国能保存有古意的地方大概只有云南麗江那些偏離都市的地區了。对呀,成千上万的游客到访,什么古色古香的气场都会被商业这只无形的手给搅的踪影全无。我们只能从各自的慧根中发掘、探索一丝丝的古道遗韵,满足我们所剩无几追索中华古文明的欲望了。
朋友是老地主了,与丁蜀镇有不解之缘。对这一古镇的历史和现况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有这么一个熟悉当地情况的导游陪同真的是一种福气。我们一路谈笑风生,交流着不同的心得和经验。沿着鱗次節比的店鋪观赏着风格迂回、形态不一的紫砂艺术品,那种惬意、轻松和大饱眼福的满足真是难以笔墨形容。
自古做紫砂壺都是用当地出土的紫泥、紅泥和團山泥矿。古法它是将矿砂细研磨后再放回地窖发酵3年以上才算是适合做紫砂壶的紫砂泥,严格地讲紫砂是一种结晶矿。辨别是否真正的紫砂壶有一个实用的好方法,就是在强光和显微放大镜下可看到壶的表面布满晶莹透亮的晶体,我们称之为紫玉金砂。对于智慧的古人如何发明这么一个匪夷所思的方法,就像先人对瓷器上釉高温后窑变使之产生色彩如玉、明艳照人的艺技一样,我们现代人真是一脸的茫然和感慨,更加深了我们寻幽探秘的激情和對先人所創造的技藝贊賞不已。
哎!过来看看这只壶,好特别哟。挲抚着一只温润精巧的小壶,赶紧招呼同伴来鉴赏分享。哎,是不错,料好工精。现在紫砂矿限採,紫砂原料大涨。净是成本都值这价,何况是名家手笔,值!真的值。千年前的宋代就有了“寸土寸金”一词,现在更是紫砂等同黄金般的珍贵。朋友的一番话评,加上这只紫砂所特有的金玉之声像是敲击我的心菲,经一番讨价还价网入囊中。哈,回来后再细细欣赏,看到壶底刻一行小字:紫砂一廠研究所特制天南紫云竹珍品系列。哗,真的是淘到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