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泽东离开我们的日子

(2016-07-28 12:26:08) 下一个

  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我们刚刚升入高中二年级,那一天的遵义乌云密布,一丝阳光也没有,虽然贵州除夏天外晴天不多,但这天尤为阴暗压抑。
   那 天下午是体育课,在前大搂前的马路上100米短跑,我跑了14秒,男生中倒数,觉得很没面子,就故意走到几个女孩面前指着我穿的黑皮鞋说: “ 这鞋不怎么得劲”,意思是如果是穿了当年时兴的黄胶鞋的话,那是能跑飞起来的,女孩们正忙着说话没搭理我,自觉没趣,有些郁闷,一下课就灰头土脸地回家去 了。
 回到家没有多久,听见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吴强,他面色凝重地说到:“毛主席逝世了”,我听了脑袋轰的一声,一片空白。 愣了一会后,我们俩决定到学校去,一路上没说什么话,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脑子里乱遭遭的。在前大楼前遇见几个同学,大家都木呆呆的。过了一会,董蓉来 了,她把高二两个班的同学组织到一起:“我们要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她坚定地说到,“大家要化悲痛为力量,以班为单位进行悼念活动”,董蓉当时是校团委书 记,没比我们大几岁,精明能干。
  晚上7点我们在教室集合,开始制做花圈,那天的气氛十分沉重,连平时喜欢胡打胡闹的李波也认真起来。当晚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重播了“告全党、全 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后,喇叭里又传来政教室王姓常委的声音:  “向伟大领袖毛主席默哀”,我们停下手中的活,走到窗边站直低头哀悼,我依稀记得他的山 东口音很重。差不多十点钟时,花圈有些模样了,一个女生说应该有绿色陪衬,要些松枝,几个男生跑下楼去,找了棵松树,爬上去掰了几枝松树回来。十一点过 后,花圈还未完成,有同学提出我们应该彻夜奋战,我心中暗喜,正不想回家呢。天蒙蒙亮的时候,我们散去,各自回家。
  回家没能睡上 2个小时,早晨8点又赶回学校上课,一晚上没怎么睡觉,大家都蓬头垢面的,连平日光采照人的女孩子们,也都无精打采的,一点儿也不水灵了。接下来的几天, 每天都有不同形式的悼念活动,各类口号、哀乐声从未间断过。一个星期后,在大礼堂举行追悼去,礼堂入口上方挂着巨大黑色横幅:  "伟大领袖毛主席永垂不 朽"  。我们四人一排排成队,缓慢登上礼堂的台阶,整个队伍鸦雀无声,安静极了,能听到只是我们的脚步声和自己的喘气声。马上就要步入大门时,突然听到 “卟”的一声,不知是谁放了个响屁,大家不由地停下脚步,沉默几秒钟后,人群中有人轻声哧哧笑了起来,我也憋得头晕,气都喘不顺畅,跟着笑出动静来了。
  我们那时都是些十七八岁的孩子,天大的事儿能让我们正儿八经一个来礼拜,己经很不容易了。

  毛主席离开我们十天后,九月十八日下午三点是全国追悼大会。那天的遵义又是一个大阴天,我们上午十点提前下课回家吃饭,十一点半在学校集合,大家都身着当 年的正装礼服:白衬衫兰裤子,胸前佩戴着小白花。十二点钟从前大楼出发,途经北京路口,沿后街穿过群力影院到丁字口,再沿湘江河一直走到市体育场。下午一点多钟到达时,诺大的体育场己是人山人海,我惦量着有个两万余众,当年的遵义城号称有二十万名城儿女,全城十分之一的人都来了。
  那年头还没有视频直播,体育场内安装有大功率喇叭,让我们能听到北京天安门的追悼会现场。我们学校被安排在左侧偏后靠近体育馆的地方,天阴乎乎的,还好没 有下雨。张祯海站在我右侧,离追悼会开始还有差不多两小时,我们就无声地静立等待着。站了一会发现身傍的小海面色苍白,前额布满汗珠,他实在站不住了,就 蹲下去歇息了一会。
  三点钟终于到了,喇叭里传来王洪文的声音,这位当年响当当的副主席虽从上海滩造反起家,但他是吉林人,年富力强,说起话来有些京味、中气十足。接下来是华 国锋致悼词,他说了些什么己经记不清了,站了半天实在是有些累了,感觉他的悼词很长。整个体育场荘严肃穆,人们默默地站着,只有华国锋那带有浓郁山西味的 讲话声在空中回荡。

  一九七六年十月下旬,追悼大会后的一个月,我们又回到了市体育场,参加全市粉碎四人帮庆祝大会。那天的遵义晴空万里,秋高气爽。我们走过湘江河边时,不时 传来阵阵鞭炮声。游行队伍中举着毛泽东和华国锋的大幅画像,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华国锋的标准照,原本朴实的平头也梳理得讲究起来,一双大眼炯炯有神,他己登 基成为党主席,时称英明领袖。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深入揭批四人帮,搞大批判是我们这一代的强项。上了小学批刘少奇,小学沒毕业批林彪。进入初中以后跟孔子也过不去了,把林彪和孔子捆绑到 一起批,到今天我也沒搞明白这孔夫子和我们的林副主席到底有什么干系。七五年高一开学沒多久,把宋朝的宋江也拉了进来,评水浒,批投降。等到高一下半学期 时,反击右倾翻案风越演越烈,再次批起邓小平来。有段时间我写写画画,在学校出墙报,画刘少奇时总是大酒糟鼻子,林彪则是大秃头,可能年少时胡画乱画太多 了,长大以后我也跟着秃起头来,还好鼻子没给酒糟了。
  在这一浪高过一浪的斗争声中,我们到是相对平静地成长着,等到高中的最后一 年,人都折腾皮实了,很少有人还在认真读书,大家开始准备上山下乡。七七年春天,毛选五卷出版,我们开始每周三、五下午集中学习,那一年上了些什么课记不 太清了,对毛选五卷到是印象深刻。夏天来临时,做为毕业旅行,我们去了趟韶山和长沙,那是我到遵义以后的第一次远行,见了不少世面,回到遵义以后得瑟了好 一阵子。
  许多年后,在儿子高中的毕业典礼上,看着兴高采烈的儿子,我不由地回想起我们毕业时的情景,两者间隔了整整三十二年。我们当年并没什么正式的仪式,只是高 中两个班在第二阶梯教室开了个会,唯一还有印象的是二班叶进的一段讲话:“我谨代表毕业班同学,向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们表示十二万分的衷心感谢!”  她 声音清脆响亮, 我坐在下面听着不知怎么遛起号来: “都是说万分感谢,今天为何如此慷慨? 非十二万分不可? 二十二万分又如何?” 大会结束后我们去礼堂前的阶梯上照毕业照,可就这么珍贵的照片我还站歪了。
  就这样我们稀里糊涂地完成了十一年的学业。高中毕业前夕,我曾在一遍作文中写到:“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我们伴随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进军号角 走进小学,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凯歌声中高中毕业”。今天重新读起来,虽然时代色彩浓厚,我仍然能够感受到当时写这段话时是何等的幸福和满 足,要知道,那年头我们常惦记着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沒有得到解放,美滋滋地为自己能落入受到解脱的那三分之一而庆幸。
  从有些角度来讲,我们这一代确实是幸运的。虽然经历过各种折腾和物质匮乏,和今天的孩子相比,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学业压力和考试磨难,我们是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
  叶进是对的,我们应该十二万分地感谢我们的学校、感恩我们的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谢谢你们陪伴我长大。

     2016年7月8日于波士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6)
评论
注册很麻烦 回复 悄悄话 好记性,那时还小但有同感,真实。
十全老人 回复 悄悄话 从有些角度来讲,我们这一代确实是幸运的。虽然经历过各种折腾和物质匮乏,和今天的孩子相比,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学业压力和考试磨难,我们是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
-------------------------
估计这句话犯了天条。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人敢说自己“幸运”,“无忧无虑”,而不是控诉和诅咒,是政治不正确了。其实,人家当时的经历和感受就是这样,不管你多恨老毛,你也得尊重别人的感受。鄙人也讨厌老毛,但是更尊重真实。
高斯曼 回复 悄悄话 springdale 发表评论于 2016-07-29 06:35:00
毛应该早死几十年,最好早于1949年。

=== === 错!最好早于1946年
haiwaiyouzi 回复 悄悄话 你写的很真实!是那个年代绝绝大大多数人的感受! 不要离那些撒谎的马后炮屁!!
Wiserman 回复 悄悄话 毛泽东精神与世长存!
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斗争的霸气。。。
springdale 回复 悄悄话 毛应该早死几十年,最好早于1949年。
云本无心 回复 悄悄话 严重的斯德哥摩综合征,不自知。
coach1960 回复 悄悄话 马路上穿黑皮鞋跑100米14秒,距离也就是个大概齐吧?呵呵。

要说“感受”大家都差不多吧?那个时代允许有别的感受吗?真实记录就好,谢谢分享。
560103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好,有时代感,是当时人们的心理感受。不要去理那些满嘴里跑舌头的家伙的胡言乱语。有些东西如果没有亲身的经历是得不到也感受不到的。你真实的记录可信,可敬。不要管别人怎样说,忠实的记录事实的真相。是我们每一个经历过这段历史人的义务,谢谢你的文章。中国进步了,社会发展了,那个党也在改革也在反省去其糟粕。我们期待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团结友爱。
bigsea 回复 悄悄话 作者当奴才还当上瘾了。被欺骗被压迫竟然还觉得很光荣,病得不轻。老魔鬼不死,你恐怕这辈子也别想出国,来到西方世界享受自由。你还要怀念那个魔鬼,活的可真扭曲。
eRandom 回复 悄悄话 永远记得那天下午4点,我在家里,把门窗关起来,躺在躺椅上,听着外面的广播喇叭喧嚣,心里无比地开心快活——那个老B养的终于死了。
木愉 回复 悄悄话 70年代高中生100米跑14秒,应该不算差吧。那时13秒几就可以得中学运动会冠军的。
不言有罪 回复 悄悄话 毛死时我上高一。但从小学五年级起,我就意识到毛和政府毫无信誉可言始终在撒谎在骗人,政府关于旧社会新社会的宣传都得倒过来看。所以毛死时,我一点悲哀的感觉也没有。去公社的灵堂时见到我表哥在站岗,冲他就笑。被他狠狠滴瞪了一眼
wgp66 回复 悄悄话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要治
十全老人 回复 悄悄话 真实细腻
metro2015 回复 悄悄话 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我们伴随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进军号角 走进小学,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凯歌声中高中毕业”。今天重新读起来,虽然时代色彩浓厚,我仍然能够感受到当时写这段话时是何等的幸福和满 足,要知道,那年头我们常惦记着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沒有得到解放,美滋滋地为自己能落入受到解脱的那三分之一而庆幸。

同感。 现在常常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当然只是一个人的回忆, 因为周围找不到有同样感觉的人, 大家都以能诅咒那个时代而自豪。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