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马观花巴尔干 (四)

(2019-07-24 10:38:45) 下一个

   5月29日又是很长一天,经过了三个国家。第一站为黑山共和国(Montenegro)的古城科托尔(Kotor), 科托尔位于杜布罗夫尼克南边、亚得里亚海的一个蝴蝶结状的峡湾处,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峡湾这个名词,峡谷被海水倒灌,并与大海相连,就成了峡湾。杜城离科托尔很近,但要沿着峡湾走大半个蝴蝶结,90公里开了2个小时,好像有渡轮,也许会省点时。早在公元前二世纪科托尔已经有先民居住,6世纪时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大帝在此开始建城。11世纪初为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占领,后来又割让给塞尔维亚帝国。15世纪初被威尼斯共和国统治。18世纪末被并入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托尔属于南斯拉夫联盟的一部分,2006年,黑山共和国独立。由于该古城保护完好,在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我们从主门海门进入,海门建于1555年威尼斯统治时期,融合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风格,由厚重的石砖和石柱所构成。在海门的门楣上,有一排南斯拉夫语: “Tu?e ne?emo, svoje ne damo” 是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的名言,是别人的我们不会拿,是我们的别人休想抢”,下方的21-XI-1944”是科托尔在二战中脱离纳粹统治的日期。古城中有14个教堂和修道院,9个宫殿,还有10多个城市防御工程。这些建筑绝大部分建于15-18世纪,最早的建于12世纪。1979年4月15日黑山沿海地区发生大地震,一半老城区被毁。现在看到的有些建筑是经过修复的。

 

 

科托尔还拥有地中海城市至今都很少有的防御系统,环绕古城在山上绵延蜿蜒的长城,也是科托尔能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主要题材和原因。长城有4.5公里长,最高处达20米,2-16米厚,远远望去很像八达岭长城。

 

 

 为了上长城,进城后我和化首先去城东头的圣约翰山(st.john mountain), 可从山上进入长城,比直接爬长城要近得多,圣约翰山虽不高,但不规则的岩石石阶高高低低很不好走,半山腰还有个圣母教堂(Church of Our Lady of Remedy), 从山上可俯瞰科托尔古城和峡湾,景色迷人,边走边照相,在山的高于2/3处,已很接近山顶的圣约翰要塞(St.john’s fortress), 当时已2:30pm, 要求3:00pm在海门集合,只好叫上Y,一路狂奔下山,下来2:55pm, 还到科托尔东正教代表的圣尼古拉斯教堂和luke 教堂看了一下。很遗憾科托尔古城和长城没时间游览,科托尔虽不大,但古城、长城还有峡湾,游览地很多,一对德国游客说他们在科托尔玩了一周!

 

 

 

 

 3点出发去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Podgorica), M2.5公路是一条山路,远处山峰层峦叠嶂,近处或是碧蓝的大海,或是散落着红屋顶的小城,景色如画,在山上一处大美,司机还停车让大家照相,可惜有点雾,相机也不给力,要不然能出大片呢。5点到波德戈里察, 参观了一个刚建好的东正教大教堂(Saborni hram hristovog vaskresenja), 十字型教堂,中间圆穹顶,四周为半圆顶,彩绘绚丽夺目。

 

 

 晚饭后继续南下前往阿尔巴利亚第二大城市斯库台(Skodra)。进入阿尔巴利亚境内时天色已黑,但完全能感到与黑山的不同,这边是平原,很荒芜,零零星星的房屋黑黢黢的,还以为停电,仔细看有灯,就像我们70年代电压不足,灯泡功率又小,光线弱的不行!到斯库台城区已9:30pm, 旅馆旁一大清真寺,凌晨3点还宣礼!

    一早上车去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地拉那有点像我们90年代中期的水平,甚至更早些,街上还有警察指挥交通;街上的车倒不错,奔驰、大众为主,但都像旧车,据说很多在欧洲偷的车,在这里上个牌照就可用。人还是比较友好,在去地拉那路上一加油站,一老头与我们正在拍照的大妈打招呼并说“beautiful”,另一团友赶紧把大妈拉走,担心被骗,搞得阿族大爷一脸尴尬、不解,出来是碰见小偷,也有人被盗,但毕竟是少数,巴尔干有些地区稍落后一点,但整体素质还是不低,我们在马其顿奥赫里德街上,遇到不少小学生主动给我们打招呼,其实出来旅游,小心安全是第一位的,但还是应该持开放的态度,我们旅游的不仅是自然、历史文化,也是社会人文;有不少人旅游时喜欢住民宿,就是想近距离的了解感受真实的民间生活。到地拉那时正好下大雨,我们首先去国家历史博物馆, 馆藏三层,不大,东西不多,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建国、二战...几个馆,不过大部分的介绍、展品没有配英文。

 

 

   博物馆外面正面上方巨幅的马赛克镶嵌壁画,是广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描述了从2000多年前伊利亚人时代到二战时,阿尔巴尼亚人为国家民族奋战的历史。博物馆外面的斯坎德培广场,镶以彩色石板,光亮照人,相当漂亮,广场因民族英雄斯坎德培(Skanderbeg)骑马的雕像而得名。斯坎德培在1440到1460年之间是抗击奥斯曼帝国入侵的民族英雄,他以弱抵强,智勇双全。被誉为阿尔巴尼亚的亚历山大大帝。他使用作为自己标志的黑色双头鹰,就成为自1912年独立后至今的阿尔巴尼亚国旗及国徽标志,代表“山鹰之国“的阿尔巴尼亚。

 

 

 

 

   在去吃午饭途中,正好路过金字塔,这个锥体建筑并不高,但很大,占地近万平方米,它本来是由霍查作建筑师的女儿女婿设计的霍查纪念馆,于1988年落成,使用不到四年被关闭,现杂草丛生,外部被涂鸦,装饰玻璃和铁架也破损锈蚀,完全荒废了。门外坐着一老者,表情惆怅落寞,可能是在这里对霍查及那个远去时代的缅怀,往事已矣,可忆不可追。

 

 

   从地拉那开始向东去马其顿的奥赫里德(Ohrid), 奥赫里德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公元前353年第一次被希腊文献所记录,称为阳光之城 因为一年之中有230天阳光明媚,在公元879年,更名为奥赫里德。现在的奥赫里德,主要是在公元7世纪至19世纪建造而成。在拜占廷时期,奥赫里德成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东正教的主教中心。奥赫里德曾经一度拥有过365座教堂,每天可以去不同的教堂做礼拜,而得名巴尔干的耶路撒冷,但目前只有二十几座了。1/3在阿尔巴尼亚,2/3在马其顿境内的奥赫里德湖是巴尔干半岛第二大湖,奥赫里德湖湖水较深,最深处286米,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和山泉,它是欧洲少见的未受污染的淡水湖。我们首先随导游去建在奥赫里德湖边悬崖上的圣约翰教堂(Church of St.John), 教堂可能初建于13世纪,这是一个基座为正方形的十字型的建筑结构,从教堂带瓦屋顶可推断它受亚美尼亚教堂建筑风格影响。从这里可以远眺奥赫里德湖,正好是太阳下山,夕阳从云层中穿出,光芒直射湖面,如撒上一层金光。出来这些天一直多雨,多阴天,今天的湖边夕阳很给力。

 

 

 

 

 

 

 

 今天导游心情好,自掏腰包请大家坐船去吃晚餐。L导,是北京小伙,已有近20年的职业生涯,他走遍欧洲,穿越历史,深谙人文地理、风土人情,视野广及文学及歌剧,尤其熟悉欧洲线路,哪里上车下车,哪里有卫生间,是否收费,对景点了如指掌,重要景点的时间还是留的充裕,他一路上滔滔不绝,我等受益匪浅。晚餐是西餐,沙拉、土豆汤、烤鱼配米饭及阿拉伯甜点,烤鱼相当不错,大家都很喜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