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 静放千年的沙漠玫瑰 (约旦篇)

(2013-12-20 12:30:27) 下一个

据《旧约全书》记载,当年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越过红海后,大家感到干渴。摩西以手杖击破岩石,神奇的是泉水从岩石喷出。这就是“点石出水”的摩西泉。摩西泉的位置就是在佩特拉(Petra)。Petra一词源于希腊文Petrus,是岩石的意思。

jordan2013-petra

 

佩特拉到底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尚无定论。根据其中陵墓半埃及半希腊的样式估计,佩特拉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之后,很可能是托勒密王朝时期(Ptolemaic Times),即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Nabateans所造。公元前2世纪末,随着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国的衰落,纳巴特(Nabataean)王国开始兴盛。公元106年,纳巴特王国被罗马帝国军队攻陷,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政省。3世纪时,可能是由于波斯帝国的崛起和红海海上贸易的兴盛,作为陆路交通要塞的佩特拉渐渐衰落,7世纪被阿拉伯军队征服时,已是一座废弃的空城。11世纪时十字军东征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国统治该地一个多世纪。13世纪末埃及苏丹拜巴尔一世到过此地。1812年瑞士探险家J.L.伯尔克哈特(Johann Ludwig Burckhardt)是第一个描述该地的欧洲人。从此Petra被引入“文明世界” (部分内容摘自维基百科)。

诗人培根(John William Burgon)在1845年获Newdigate奖的诗《佩特拉》形容佩特拉是“如同时光般古老的玫瑰红城”。佩特拉也就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玫瑰红城’(Rose-red city)。1985年12月6日佩特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1989年电影《圣战奇兵》中印第安那琼斯到此地寻找圣杯,使佩特拉蜚声远扬。2007年7月8日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我们在Petra待了2天(实为1天半)。感觉如要玩透,得要2个整天。

petra-map2-2


1. 进入到真正的古城之前,会经过一段1.2公里长的Siq峡谷(峡谷分裂出来的小道),最宽处仅7米,最窄处2米。这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
DSC_0497_Enhancer


2. Petra有巧夺天工的水渠,全部开凿在峡谷两侧的峭壁上DSC_0500
 

3. 突然,从峡谷的缝隙中出现了一个雄伟的红褐色的宫殿,我的玫瑰红城!DSC_0506_Enhancer
 

4. Al-Khazneh,也叫宝殿(Treasury)。此情此景,令人想起诗人的赞叹:那两千年前老去的眉宇间的少年般的忧伤色彩,正是令我如此震惊的在东方大地上那时光般古老的玫瑰红城DSC_0510_1_2_3_4_5_tonemapped 

5. Treasury是Petra最负盛名的建筑。宫室雕凿在陡峭而坚固的岩石上,共上下两层,高50米,宽30米。底层由6根直径2米的大圆柱支撑着前殿,构成堂皇的柱廊。顶层6根圆形石柱附壁雕成,柱与柱间是神龛,供奉着圣母、带翅武士等神像。这些像比真人还要大,栩栩如生,颇具神韵。然而真正使Treasury声名远扬的还是其独特的色彩。由于整座建筑雕凿在沙石壁里,又因周围的山崖挡住了阳光直射,当阳光折射在沙石壁上时,整个宫殿呈现玫瑰般的红色
DSC_0591
 

6. 宝殿前的骆驼DSC_0516 

7. Street of Facades(巨大广场)的本地女游客DSC_0527 


8. 巨大广场里有民居,也有墓地DSC_0538
 

9. Theater(罗马式露天大剧场)。有45排座位, 可容纳6000多人DSC_0596 

10. Ad-Deir又称修道院(Monastery), 是Petra的第二个最著名的景点。经过800级台阶的攀爬,达了Ad-Deir山的顶峰,突然出现了一片开阔地,这就是修道院。它高大雄伟而不失精雕细琢。同宝殿如出一辙。DSC_0544_5_6_tonemapped 

11. 沿着旁边的小道向上攀登,从高处看夕阳下的修道院。美妙得不可思议!DSC_0561_2_3_tonemapped 

12. 山顶的简陋的临时屋棚里,住着一位不寻常的贝都因人。。。DSC_0576 

13. 他是一位民间歌手,在装修他的礼品店。曾登在Lonely Planet里。他热邀我们坐在他的屋棚里,喝茶,听他唱歌并一起看日落DSC_0573 

14. 就这样,我们与这位热情的歌手,在他的歌声里,喝着热茶,与另2位素不相识的以色列青年一起,聊着,笑着,体验了Petra最美的黄昏和日落DSC_0579 

15. 第二天的行程是去祭祀高台(High Place of Sacrifice)和皇家墓群。从走向祭祀高台的山道上俯视巨大广场,可想象当年的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DSC_0636 

16. 早听说从High Place of Sacrifice可走岔道山路到一观景点从高处看Treasury。但地图上是找不到路的。也没有路标。一定要找当地的导游。贝都因导游阿布由此出现。他说服了我们自己找路是不可能的。他甚至打赌免费带路以证明他是正确的。DSC_0600 


17. 这条所谓的岔道其实是一半山路另一半是没路!得靠爬,跳,摸,滚才能到达。还没到终点,就服了阿布,并后悔没让他带走另一条稍安全但略长的小路DSC_0609


18. 沿路看到的‘大剧场’。我有恐高。有的地方简直就是悬崖峭壁,对我来说是极大的心理挑战。阿布说:‘close your eyes; open your mind and leave your heart strong’。听上去挺诗情话意的,在我耳朵里却成了‘一直走,不要朝两边看;否则你将融化在这蓝天里’!DSC_0618

 
19. 这就是唯一的一张我颤抖着双腿拿下的宝殿俯瞰。当我回到山下,立即后悔没多捏几张!DSC_0613
 

20. 再次爬高,走向祭祀高台
DSC_0635
 

21. 祭祀高台的神殿残墙
DSC_0626


22. 祭祀高台是Nabataeans祭神和葬礼的场所DSC_0628
 

23. Urn Tomb是皇家墓群的第一座。是Nabataean皇帝的墓
DSC_0668 

24. 从墓室里望外看DSC_0663_4_5_tonemapped
 

25. Palace Tomb,是模仿罗马尼禄帝的墓所建DSC_0655


26. Corinthian Tomb虽然破的厉害,其华丽程度和宝殿有一拼DSC_0668


27. Urn Tomb是最大的皇家墓。建于公元70年间。后曾作为拜占庭教堂
DSC_0680


28. 据说还有上百人居住在Petra。不这位大叔是否是其中之一,还是小贩。至少不会是看墓人
DSC_0672
 

29. 贝都因式的只看重今天的悠闲生活DSC_0678

 
30. 这位贝都因兄弟与一位香港女子结婚。曾在香港生活了13年。会讲一口流利的广东话。因嫌香港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终于携妻回归沙漠。。。我的朋友,为何你脸上好似挂着忧愁?
DSC_0647_Enhancer
 

31. 山坡上的贝都因人DSC_0533
 

32. 笛声悠扬,回荡在玫瑰之城
DSC_0650
 

33. 骑骆驼归去的游客DSC_0639
 

34. 入夜,‘佩特拉之夜’(Petra By Night)华丽启幕。上千烛光映亮古城。当地民间艺人的表演把人们带入那遥远的年代。。。末了,游客手中的手机,相机闪光灯及手电筒同时照亮这千年宝殿DSC_0702
 

35. 诗人培根(John William Burgon)心中的Petra是这样的 --

不是能工巧匠的惊天之作,
而是魔法般的岩石在永恒,无声,美丽的岁月里孤独地成长;

不似往日雅典娜举行圣典时的老多立克神殿那??圣女般的洁白;
也不是冠立在山顶,供奉于大地的教堂神庙那圣洁的灰色;
而是犹如黎明初现时那尚未褪却的玫瑰般的腮红;

那两千年前老去的眉宇间的少年般的忧伤色彩,正是令我如此震惊的在东方大地上那时光般古老的玫瑰红城。

DSC_0709

 
原文在此。一直没能找到全文的中文翻译,只能斗胆凭着初中语文功底翻了一把!有意思的是,诗人本人并没有亲眼见过Petra。如你能亲临其境,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



原文链接: http://bbs.wenxuecity.com/jordan/394014.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